他是開國將軍,退休後拜雍正第九代孫爲師,葉劍英稱贊:做得對!

正史筆記 2024-04-16 17:37:31

作爲一名將軍,或者作爲一名擅長書法的將軍,也許人們並不少見。可是面對一位只用了三五年時間就在書法上取得驚人成績的老將軍,你就不得不肅然起敬了。

這位老將軍的名字叫李永悌(1916年12月24日—2007年10月25日),離休前在解放軍總參謀部某部擔任主要領導工作。在北京,喜歡書法藝術的朋友們應該對他並不陌生。1982年離休後,李永悌拜啓功先生爲師,專門學習和研究中國傳統書法。他與夫人呂東秀曾和許德珩、啓功、王遐舉、溥松窗、溥佐、董辰生聯合舉辦過一次8人書畫展出,那次在中國美術館以“祖國環境美”爲主題的聯展,引起了書畫界和新聞界的重視。

李永悌

短短幾年時間,取得如此成績,無疑,這首先得益于他獨特的經曆。

李永悌1916年出生于四川省宣漢縣一個佃農家庭,祖輩都不識字。小時候雖斷斷續續上過4年小學,且成績優秀,但終因無力交付5塊大洋的學費而被迫辍學。1933年,他背著家人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參加過川陝蘇區反敵“六路圍攻”,三次走過雪山草地。在以後的革命歲月中,他爲新中國的建立付出自己的心血,立下了功勳。1961年,他被授予少將軍銜。

幾十年的戰爭生涯,造就了李永悌不畏艱難的性格,這給他以後對書法藝術锲而不舍的追求提供了心理准備。就像當年他義無反顧地參加紅軍一樣,一旦他迷戀上書法藝術,他就會堅韌不拔地走到底。

李永悌

可是,說來讀者也不信,李永悌當初迷戀上書法藝術,還是被迫的呢!

由于幾十年的戰爭環境和十年風暴,李永悌的身心都受到了嚴重的損害。他患下了肝炎、心髒病、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特別是1977年,他曾連續50晝夜不能睡好覺。盡管他多次接受治療,但中醫和西醫都仿佛無能爲力。他的朋友、著名畫家董辰生建議他看看書畫展和練練書法,或許可以調節一下常年緊張的工作節奏。

他在偶然的機會下遇到了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愛新覺羅·啓功(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並被啓功先生的書法藝術所折服,于是,他也開始拿起筆揮灑起來。誰知道一揮灑竟一發不可收拾。短短數年,經過啓功、王遐舉等書法名家的指點,他的書法漸入佳境。啓功先生說:“李永悌在幾年時間內書法技術所達到的水平令人吃驚和欽佩!”

李永悌、呂東秀

李永悌在書法上老有所成,本已令人羨慕,有趣的是,他的夫人也是在藝術上大器晚成。

呂東秀是1949年參軍的老戰士。爲了照顧丈夫身體,她總是在李永悌練字時守在一旁,久而久之,她也産生了興趣,開始學起燙畫。幾年下來,碩果累累。他們夫婦倆聯合舉辦了幾次畫展,還出版了書畫作品集。

楊得志、張愛萍等領導,都親自去看他們的作品,祝賀他們取得的進步,希望他們再接再厲,取得更好的成績。葉劍英生前也曾親切地接見他們,說他們做得對!做得好!老同志就是要以這樣的精神過好晚年生活。

葉劍英

李永悌、呂東秀夫婦的晚年生活應該給讀者很多啓示。一個人,只要他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那麽無論他手裏拿的是毛筆,還是槍杆子,他總會爲社會作出貢獻的!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