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被志願軍打敗,杜魯門威脅要打原子彈,計劃爲何夭折?

陳冠任 2024-04-12 17:40:55

1951年11月,彭德懷指揮志願軍對美軍發起強大進攻,史稱第二次戰役,重擊美第2、第7師和陸戰第1師,重創美第25師、騎兵第1師,斃傷俘敵3.6萬余人,其中美軍2.4萬余人。

這使得美國朝野一派震驚。

11月30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在記者招待會上發表關于朝鮮局勢的聲明,他說:“我們可能又像以前一樣,遭到失敗。然而聯合國部隊不打算放棄他們在朝鮮的使命。”爲此,他還鄭重地說:

“爲了挽救失敗,不排除使用原子彈的可能。”

12月3日,麥克阿瑟向美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對中國報複的“封鎖中國海岸”、“轟炸中國本土”等四點建議:杜魯門的威脅,麥克阿瑟的狂叫,沒有嚇倒中國,但卻嚇壞了他的盟國。

英國下院工黨100人簽名請願,聲稱如果首相艾德禮對杜魯門使用原子彈的意圖給予支持的話,他們就集體退出工黨,使政府垮台。這樣,英國首相艾德禮在倫敦再也坐不住了,急急忙忙于12月4日越過大西洋飛抵美國。

從這天起至8日,艾德禮在華盛頓和杜魯門舉行了五天會談。

杜、艾會談一開始,就發生激烈的爭論,艾德禮說:“讓中國參加聯合國,可以將它帶到正常的談判中來,從而實現停火。”

美國國務卿艾奇遜立即插話:“不相信中國人會停火,不能讓大陸中國取得聯合國席位,美國絕對不能讓步。”

艾德禮說: “從朝鮮和福摩薩撤退,並把聯合國的中國席位給共産黨中國,這並不能算是過高的代價。……沒有什麽比保持亞洲對我們的好感更爲重要的了。”

艾奇遜立即尖刻地頂上去:“美國的安全更爲重要。”

杜魯門也說:“我們將呆在朝鮮繼續打下去。如果我們得到別人的支持,那很好;倘使得不到,我們也無論如何要呆下去。”

艾德禮還是力主停火:“達成停火協議,可以使中國同俄國人分裂明顯起來,我要他們(指中國)在遠東抵消俄國的勢力。”

他還說:“我們單純把中國看成蘇聯的衛星國那才是中了俄國人的詭計!”

這一場談判,對艾德禮來說很不痛快。他除口頭上強烈表示一下“盟國”的願望外,其實沒什麽大作用。但是,艾德禮不遠萬裏來美國計議謀略,不僅代表了英國的態度,也代表了法國、加拿大等盟國的態度,他們反對杜魯門輕率使用原子彈,也擔心麥克阿瑟繼續闖禍。最終,他還是達到了一個目的。美、英終于達成了一個協議:

“在沒有與對方事先磋商之前,任何一方都不會使用這種武器(核武器)。”

就這樣,美國在朝鮮戰場上打原子彈的計劃夭折了。事後,彭德懷說:“杜魯門要打原子彈,就犯下反人類罪行。不過,我們也不怕它!”

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解放軍十大統帥鮮爲人知的曆史》一書記述了此事。該書爲該社的年度暢銷書,銷量已過百萬冊,曾名列中國軍事暢銷書熱賣榜第一名(如圖)。

2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