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快慢”對壽命有影響嗎?專家研究結果公布,不妨對照自查

醫學原創故事會 2024-04-16 23:22:27

醫生,不知道怎麽回事,我最近一段時間總是有心慌的感覺。58歲的老張來到醫院,通過詢問,醫生了解到,老張確診冠心病已經整整五年了,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心慌,且聽診醫生發現,患者的每分鍾心率高達120次/分,且心律非常不整齊,第一心音也是強弱不等的。

進一步完善心電圖檢查後,證實這名患者罹患了快速房顫。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是指規則有序的心房電活動喪失,代之以快速無序的顫動波,是嚴重的心房電活動紊亂。通常表現爲不規則且很快的心率。導致房顫的原因非常多,其中冠心病就是其中的一種。

如果出現快速房顫,患者往往會出現心慌、胸悶、頭暈等症狀,而且房顫患者罹患栓塞的風險特別高,容易出現體循環動脈栓塞,以腦栓塞最常見。

其實,普通老百姓關注自己的心髒,往往最看中的就是自己的心跳,那麽,正常人每分鍾的心跳次數是多少次呢?

正常人的心率是60-100次/分,小于60次/分,稱爲心動過緩,通俗點來說就是心髒跳的慢了;超過100次/分,稱爲心動過速,通俗點來說就是心髒跳的快了。

問題來了,到底是心跳快一點好呢?還是心跳慢一點好呢?

中國醫藥大學教授溫啓邦曾對此進行過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從1994年開始收集受試者的體檢資料,在過程中共收集了近200萬份。對受試者的體檢資料進行分析後發現,普通人的心率一般在60次/分鍾,不同心跳的人群在預期壽命上也有所不同。

研究發現,當心率增加後,到達60~70次/分鍾時,心率每增加1次,預期壽命可能會縮短4個月左右;心率處于70~80次/分鍾的人群,相較于心率<60次/分鍾的人群,預期壽命可能會平均縮短3年;心率處于80~90次/分鍾的人群,預期壽命的縮短或可達到5年;心率處于90~100次/分鍾的人群,預期壽命的縮短或可達到8年;心率>100次/分鍾的人群,預期壽命的縮短或可達到13年。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溫啓邦看來,心跳越快的人心髒負擔越大,長此以往,心髒不堪重負,就會誘發一系列心髒疾病。

但也有人提出了質疑,人的心率和血壓一樣,可能會隨時出現波動,比如休息的時候心率會慢一點,運動的時候心率會快一點;放松的時候心率會慢一點,緊張的時候心率又會快一點。

所以,一天二十四小時,心率都可能在時刻波動,如何來衡量心跳的快慢呢?

其實,真正與壽命相關的應該是靜息心率,《歐洲心髒病預防》雜志一項Meta分析發現,隨著年齡的增加,靜息心率每增加2.6 次/分,全因死亡率就會明顯增加。研究認爲,靜息心率是一種健康指標,即便是輕度增加,也需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幹預。

所謂的靜息心率,其實就是在安靜的休息狀態下測到的心率。

其實,這和血壓的測定相似,雖然人的血壓與運動、情緒、睡眠等密切相關,但是醫生在測量血壓的時候,通常會測靜息的血壓,判斷一個人是不是高血壓,以及血壓的穩定程度,也是以靜息血壓作爲標准。

由此可見,如果靜息心率增快,的確不是一件好事,像冠心病、甲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熱、心肌炎、心律失常等,都可能引起靜息心率增快。

還有,即便沒有罹患任何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靜息心率往往也會不斷增快,只是壽命長的人,靜息心率增長速度會慢一點,而壽命短的人,靜息心率增長速度會快一點。

靜息心率太快不是好事,那麽靜息心率太慢呢?

同樣不好,心跳<60次/分鍾屬于心動過緩,長期心動過緩會導致心髒的輸出量降低,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一些重要器官容易出現缺血表現,如果靜息心率更慢,比如連40次都沒有,那麽這個時候,發生心髒驟停的風險也很高。

所以,心跳過快或過慢都不好,要想壽命更長,最好把心跳控制在一個標准的範圍內,另外,也要注意心跳次數波動的範圍不要太大,比如一個人20歲的時候靜息心率是60次/分,到了30歲,一下子就到了80次/分,到了40歲,一下子就到了100次/分,即便靜息心率都在正常範圍,但還是應該適當控制。

一般來說,年齡每增長10歲,靜息心率的波動範圍最好不要超過10次/分。

1 阅读:1262
评论列表
  • 2024-04-17 08:15

    滿遍胡說八到 回家去洗洗睡吧

  • 2024-04-17 09:03

    你確定普通人心率60次?現在走在街上的人,身體非常健康的,估計也沒幾個吧

醫學原創故事會

簡介:我們是患者的暖寶寶,健康科普,有趣,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