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家彩虹“星”藝術團,用音樂幫孤獨症孩子融入社會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2024-04-23 17:10:18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記者 孔天驕 呼夢瑤)在福建福州,有一家彩虹“星”藝術團,藝術團成員由60多位孤獨症孩子組成。4月22日晚,剛剛結束一天工作的藝術團發起人張秀麗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孤獨症孩子通過在藝術團學習音樂並參與演出,他們的音樂素養能力得到提升,也學會了彼此合作,能更好地回歸生活、融入社會。”

張秀麗(中)和彩虹“星”藝術團的孩子們。受訪者供圖

張秀麗的孩子也是一名孤獨症患兒。11年前,她帶著孩子在醫院反複確認,但最終還是被確診爲孤獨症。“我怎麽也想不到,會唱歌、會背詩的孩子會被確診爲孤獨症。”那一刻,張秀麗感覺天都塌了。

也就是從那時起,張秀麗開始查閱各種文獻資料以及尋找各種康複機構,“我發現有許多和我一樣身處困境的孤獨症家庭,他們迫切需要正確的科學幹預方式,也需要抱團取暖的傾述,爲讓自己的彎路成爲更多家長的祝福。從2014年起,我就開始嘗試做線上公益,建立了微信群,利用閑暇時間爲孤獨症孩子及家屬提供幫助。”

藝術團的孩子們表演。受訪者供圖

2017年底,張秀麗成立了樂隊,隨後幾年又逐漸增設了非洲鼓、架子鼓、辛迪鋼琴、葫蘆絲、尤克裏裏等。“藝術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積月累的成長,音樂可以讓孤獨症孩子舒服情緒,陶冶性情。我們也可以通過音樂這個載體培養孩子的閑暇技能和社會化功能。”

提及爲何叫彩虹“星”藝術團,張秀麗提到,“經曆過人生暴風雨洗禮的他們能有一座彩虹橋鏈接你我他,讓孤獨症孩子通向有尊嚴、有幸福感的社會融入。而‘星’代表孤獨症孩子,我希望每一顆星星都可以閃閃發光,聚螢火之光,彙聚希望之光。”

最初成立藝術團,張秀麗是期待孤獨症孩子能站在舞台上閃閃發光,熠熠生輝爲自倡導助力。然而真正做起來,卻存在很多阻礙。“孤獨症孩子培養周期非常長,比如排練《夜空中最亮的星》這一首歌,就用了近一年時間,因爲這些孩子需要彼此配合學習。”張秀麗談到。

而現在,藝術團的變化非常大,他們有了集體榮譽感。“在排練節目的時候,如果誰的節奏錯了,他們會互相提醒,配合地非常好,一旦完成一個節目,他們都會發自內心的感到價值感的提升。”張秀麗提到,現在他們都有想表演的欲望,每次有節目需要上台,他們都爭著上台,不讓誰上台表演,有時候還會難過。他們也想要去表達,他們也需要掌聲,希望被喝彩。

藝術團的孩子們表演。受訪者供圖

現在在藝術團能上台演出的孤獨症人士,最小的都已經有十一二歲了,最大的三十九歲。張秀麗分享,“我希望將來藝術團培養的這些孩子都能有機會上台,我希望未來能培養更多“星星”孩子,也希望“星星”的守護者,他們父母與手足都能加入藝術團,包括融合夥伴。讓孤獨症人士與大家一起走向美好生活、融入社會,希望他們能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去更好的舞台去展示自己。”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