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常客黃曉娟:與初戀結婚恩愛37年,如今兒子是她的驕傲

代軍哥哥 2024-05-15 16:46:18

提起黃曉娟可能有些人有點摸不著頭腦,可是說到黃曉娟的作品,很多人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是她啊。

她與趙本山搭檔的小品《相親》讓她一夜爆火,之後趙本山、潘長江、魏積安等小品演員爭著與她合作,于是就有了《我想有個家》、《歪打正著》、《橋》、《實誠人》等一系列的小品。

那些年,黃曉娟是春晚常客,每年都會給廣大的觀衆帶來無數的歡笑,黃曉娟的事業一度達到巅峰,可是事業有成背後是無數的付出,爲了事業黃曉娟一度無法陪伴自己的兒子和家人,每談到此她就會覺得有很多遺憾。

讓我們去看看這些年黃曉娟的幸福與遺憾吧。

01.

1962年,黃曉娟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煤礦的工程師,母親是一位小學教師,黃曉娟在家裏排行第二,上面還有一個姐姐。

小時候黃曉娟和姐姐一直都是在姥姥家長大的,但是姥姥卻更加偏愛姐姐, 不過好在姥爺喜歡她。

後來姥爺去世了,黃曉娟待在姥姥家不受待見,于是11歲的時候,黃曉娟沒有告訴父母就給自己辦理了轉學手續,等到父母去參加學校運動會的時候,才發現黃曉娟早就已經不在那所學校裏了。

之後黃曉娟回到了父母的身邊,也成爲了家裏最大的,作爲大姐她義無反顧地承擔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家裏的孩子多,沒有辦法周到的照顧,所以黃曉娟自小就非常獨立,她是一個有自己的想法的孩子,很多事情自己都特別有主意。

黃曉娟的獨立和懂事有時候讓父母都很吃驚,看到黃曉娟如此有主意,母親也很放心將一些事情交給她去做,黃曉娟的獨立就更加步步登高。

1976年,只有14歲的黃曉娟自作主張報名參加了阜新市文工團的選拔,並且因爲擁有較好的舞蹈功底,被成功錄取爲學生班的學員。

當父母知道的時候,黃曉娟已經在文工團裏開始了緊張的學習生活,兩年後,黃曉娟成爲了文工團的正式演員,從此開始了四處演出的日子。

1983年,作爲二人轉演員的黃曉娟憑借著二人轉《畫中人》獲得遼甯省演出獎,彼時趙本山剛剛在小品行當內風生水起,他看了黃曉娟的演出,看中了黃曉娟。

1989年,黃曉娟和趙本山第一次合作,打造了小品《麻將豆腐》,上了遼甯春晚的舞台,一夜爆紅,彼時,黃曉娟年僅27歲,事業就有了登峰造極的苗頭。

1990年,趙本山和黃曉娟合作的《相親》登上春晚舞台,一夜爆紅,黃曉娟被很多人記住,而趙本山更是因此紅得發紫。

此時潘長江也看到了黃曉娟的潛力,要求與黃曉娟合作,于是就有了1991年春晚舞台上的《歪打正著》。

1992年,趙本山繼續與黃曉娟合作,爲大家奉獻出了經典小品《我想有個家》,讓觀衆笑得肚子疼。

那些年,黃曉娟是一位很旺男的女搭檔,可以說無論與誰搭檔作品都能夠火得一塌糊塗,也因此黃曉娟成爲了好多小品男演員爭著搶著要搭檔的女演員。

黃曉娟的事業如火如荼,觀衆們只看到了黃曉娟舞台上的精彩表現,可是舞台之下,是黃曉娟與搭檔對每一個作品仔細打磨的辛苦與付出。

因爲事業上的成功,因爲忙于工作,黃曉娟在那段時間很少陪伴家人,甚至後來年幼的兒子面對黃曉娟竟然喊出了“阿姨”。

02.

黃曉娟不僅在事業蒸蒸日上,感情生活也完全沒有落下,在該結婚的年紀,父母想要給她張羅對象的時候,黃曉娟卻告訴自己的父母,自己已經有了心上人。

父母本來以爲黃曉娟會找一位同行,或者是一名老師,可是黃曉娟自己卻與一位姓李的商人談起了戀愛,人生軌迹並沒有按照父母期望的方向運行。

面對父母的質疑,黃曉娟依然很有主意,她認爲從事什麽行業並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兩個人能夠心靈相通,能夠彼此照顧。

當時的黃曉娟在遼甯省已經是一位很有名氣的演員,而她的男朋友是她的初戀,初戀總是特別美好的,但是初戀能夠成功的很少,而黃曉娟屬于幸運兒裏面的幸運兒,第一次戀愛就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

1986年,黃曉娟與自己的男朋友走入了婚姻,結婚後不久,黃曉娟就生下了自己的兒子。

那段時間,黃曉娟的事業正處于上升期,每天都很忙,不得不將照顧兒子的重任交給自己的父母。

兒子其實是父母幫著帶大的,父母十分支持她的工作,母親總是說:“孩子交給我,你就放心吧,保准給你帶好。”

黃曉娟在父母的支持下,向著事業的巅峰不斷沖刺著,那些年,黃曉娟是春晚的常客。

每年在春晚的舞台上完成了演出之後,才會坐著綠皮火車,咣當咣當奔馳一整夜才回到家裏,母親總是會給她留著年三十的餃子,一進門就是熱氣騰騰的餃子。

黃曉娟除了除夕夜不能陪伴自己的家人,平時也會非常的繁忙,總是要奔赴各地去演出,總是要參加很多的比賽,所以可以說每天滿世界跑。

在兒子一歲多的時候,黃曉娟去日本參加富士山國際青年演劇節,她根本沒有心思觀看富士山的美景,心裏渴望著趕緊演出結束,之後立馬回到家裏,去陪伴自己的兒子。

就是在那次演出回來後,黃曉娟回到家裏,抱起自己的兒子,而兒子卻對著她喊道:“阿姨”,黃曉娟一下子就淚流滿面了,兒子已經不認識她了。

那次之後,黃曉娟刻意地爭取更多的時間陪伴在兒子的身邊,希望能夠盡量彌補對兒子的虧欠,每當此時母親總是說:“小孩子怎麽長都是長,長大了會理解你的。”

可是黃曉娟心裏卻無法原諒自己生了兒子,卻並沒有養育自己的兒子,在面對兒子的時候總是從心裏覺得愧疚不已。

不能陪伴兒子成長是黃曉娟的痛,可是親人的離去對黃曉娟來說更是措手不及的痛。

03.

2008年的時候,黃曉娟的弟弟被查出患上了肝癌,當時是在小醫院裏做的檢查。

黃曉娟不相信當時僅有40歲的弟弟竟然患上了不治之症,她立刻帶著弟弟到了北京的大醫院,可是結果還是一樣的。

弟弟從查出肝癌到離開這個世界僅僅只有44天,弟弟的猝然離世讓黃曉娟心裏很痛,因爲弟弟是她一手帶大的,她與弟弟的感情十分深厚,看著弟弟被病魔折磨,最後瘦成了一道閃電,黃曉娟無數次的偷偷落淚。

弟弟的病情一開始是瞞著父母的,可是後來根本瞞不住了,看著頭發花白的父母面對重病在身的兒子的時候,黃曉娟的心已經七葷八素。

母親在第一次看到弟弟的時候,面對巨大的心痛,昏了過去,醒來後,大哭了一場,而父親雖然並沒有落淚,堅強著,忍著心中的劇痛,可是那段時間父母明顯得蒼老了太多。

弟弟去世還不到一年,黃曉娟的父親就因爲心梗也離開了人世,老母親連續失去了兩位至親,經常是以淚洗面,在巨大的痛苦裏無法自拔。

那段時間,黃曉娟經常帶著一家人出去遊山玩水,親人的相繼離去讓黃曉娟想明白了,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身體,身體好就有一切,身體不好,就會失去一切。

事業的成功是無止境的,可是身邊的親人並不能在你需要的時候時刻都在,所以一定要珍惜身邊的人,盡可能地多陪伴一下自己的親人,不要等到失去再去後悔。

那段時間,黃曉娟放慢了事業的腳步,陪伴著自己的老母親去遊山玩水,經過黃曉娟和姐妹們的努力,母親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每年的清明節,黃曉娟都會去給弟弟掃墓,她看著弟弟小小的墓碑,每次都會落淚:“弟弟,二姐來看你了。”

04.

黃曉娟因爲一直忙于事業,所以與兒子的關系比較淡薄,兒子對黃曉娟一直都是客客氣氣的,客氣得不像是對自己的母親,而像是對待一位遠來的親戚,一度著讓黃曉娟很難過。

後來兒子進入了高中,高中三年可以說是人一生中的關鍵三年,黃曉娟放棄了很多演出機會,放棄了很多可以更紅的機會,陪伴在兒子身邊。

她會給兒子買很多好吃的,每次兒子回家黃曉娟都會妻子下廚,並且給兒子打理好生活上的一切,她希望兒子可以感受到她的愛。

很快高三就要結束了,兒子在母親的影響下,也喜歡上了表演,並且自作主張參加了藝考,取得了極好的成績,遼甯省統考導演成績第一,表演成績第二。

可是黃曉娟不想兒子從事演藝行業,因爲她身在其中,非常明白演藝事業的苦和累,她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成爲一名軍人。

在黃曉娟的堅持下,兒子報考了軍校,成爲了一名光榮的人民子弟兵,可是有時候兒子也會覺得遺憾,因爲不能從事自己最喜歡的演藝事業。

後來,一次機會,母子二人的關系終于回歸了正常,兒子終于可以理解母親的不容易了。

兒子讀研究生的時候,一次打籃球傷到了手腕,他的第一選擇並沒有去醫院,而是打電話給自己的母親,黃曉娟得知後,立刻趕到了學校,帶著兒子去了醫院。

當兒子看著母親爲了自己忙前忙後,不停奔波的時候,他終于明白母親是深愛著自己的,只不過工作的關系不能陪伴在自己身邊,錯過了自己的成長。

黃曉娟後來做婆婆了,很快升級成爲了奶奶,彼時的黃曉娟上了年紀,她將更多的時間用來陪伴家人,享受天倫之樂。

當然事業上也沒有放棄,2017年,她成爲了遼甯省文聯副主席。2019年登上春晚,奉獻了小品《站台》,2021年春晚舞台上奉獻了小品《陽台》。

2022年,黃曉娟已經滿60周歲了,面對自己的花甲之年,黃曉娟閑庭信步,她將自己更多的時間用來陪伴自己的老母親和小孫子,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幸福和睦。

黃曉娟可謂是妥妥的人生贏家,事業有成,家庭幸福,與初戀攜手37年零绯聞,兒子也讓她驕傲,人到晚年,還依然有老母親相伴左右,讓人羨煞。

0 阅读:245

代軍哥哥

簡介:知名自媒體,專注娛樂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