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坡之變僅是場嘩變?本想殺死楊玉環,爲何李隆基連皇位也丟了

經濟史話 2024-05-05 19:51:49

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讀史

中國古代有幾大堪稱經典的愛情故事,唐明皇和楊貴妃之間也算是一個,雖然說這倆人的起點不太好,畢竟楊玉環當年是壽王茂的妃子,那是唐明皇的兒媳婦,爲了得到楊玉環,唐明皇也真是使了一點手腕,先勒令壽王和他老婆離婚,然後把楊玉環發配到道觀去做道士,最終又把她引回到宮中,納爲妃子還封爲貴妃。

咱們得說一點,唐明皇時代已經沒有皇後了,貴妃就是後宮之中品位最高的女子,所以唐明皇對楊玉環的喜愛,那真是無可複加,甚至楊家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玉環的幾個姐妹都被封爲夫人,楊玉環的兄弟楊國忠,後來也變成了大唐的宰相。所以我們確實能從中看出,唐明皇對于楊貴妃的喜愛。

然而後來衆所周知,也正是因爲唐玄宗後期的不理朝政,導致了安史之亂,兩人的愛情最終也走向了悲劇。馬嵬坡前在衆將士的逼迫之下,楊玉環選擇了自盡。當然後來也有很多傳說,比如說楊玉環是假死,她被別人帶到了日本,這都是民間美好的傳說。在那樣一個群情激憤的夜晚,說實話楊玉環是活不下來的。

但是當然後世也有很多人在推算,說以唐明皇對楊玉環的喜愛,他如果當時就是要力保呢?他如果當時跟起義的士兵講說,你們把他哥哥楊國忠殺了也就算了,我也可以下罪己诏,但是我就是有這麽一個玉人在側,我實在是不忍心她死。你們能不能給老皇帝一個面子,讓她活下來呢?唐明皇當時有沒有能力這樣做,他如果有又爲什麽不這樣做呢?

說實話,馬嵬坡的兵變,那也是一場赤裸裸的政變。唐明皇李隆基能從那場政變中活下來,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一個奇迹,安史之亂突然打破了大唐幾十年來的繁榮,也使得唐明皇過往幾十年的執政,化爲了泡影。

三軍將士是非常氣憤的,爲什麽?他們想好端端一個大唐天下,是當時世界全球最繁華的國家,突然之間一場兵變,就使得連皇帝都被迫要離開自己的京城,像喪家之犬一樣,當然廣大的將士迫于無奈,跟著皇帝跑,可是他們的家人都留在京城,他們要忍受妻離子散,未來命運多舛。這個時候他們把憤怒,一股腦的就發到了楊家兄妹身上,他們覺得,就是因爲皇帝偏聽偏信這個女人,並且任用了他的兄弟,導致了這場浩劫。

所以當時三軍將士想的是什麽?是簡簡單單的把楊國忠殺死,把楊玉環逼死就算了嗎?他們其實也都明白,罪魁禍首就是李隆基本人,而中國古代,各種各樣的政變兵變多了去了,誰都知道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道理,什麽意思?

這個兵變的核心目的,難道真的只是除掉楊國忠,除掉楊玉環嗎?不是的,廣大畸變的士兵,可能想的是要把老皇帝也殺死,另立新君,國家才有希望,所以在關鍵的節點,李隆基自己的性命能不能保得下來,都不一定。

說不准,並不是廣大將士要求楊玉環死,而是廣大將士直接逼宮,要求李隆基死,而這個時候李隆基身邊的人出來打圓場,包括禁軍頭領陳玄禮,他們可能跟士兵講的是,皇帝是被小人蒙蔽了,是楊國忠楊玉環這對狗男女的問題,不是皇帝的問題。

皇帝過去幾十年的政績,大家都看得到,所以我們這次只要,把奸人小人處決掉,大唐就有希望。甚至李隆基可能自己都得出來,假模假樣的表演一下說,朕真是被小人蒙蔽,以至于國家有此災難。三軍將士個個都是好樣的,幸虧你們及時把小人揪出來了,才使得國家免于進一步的危難。也就是說在那個時候,李隆基不單不敢去保楊玉環,甚至他要主動的把楊玉環抛出來,當作替罪羊,他得讓三軍將士認爲,只要把楊氏兄妹處決,那麽第一,國家不會秋後算賬,李隆基不會在政局穩定之後,報複這些起義士兵。

另一方面呢,這些起義士兵實際上是在替國家,立了一大功,包括我們看到後來禁軍頭領陳玄禮,沒有遭到任何的懲罰,一方面他確實是李隆基的心腹人,另一方面可能李隆基也心知肚明,在晦暗不明的情況之下,幸虧陳玄禮他們抛出了楊氏兄妹,說把楊國忠楊玉環殺死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對皇帝動手,才保證了李隆基的性命,也就是說李隆基根本就沒有能力,能去救楊玉環。

而且經此事變之後,皇帝本人的威名也從此大打折扣,所以我們看到,太子李亨趕快離開了逃亡的隊伍,自己北上去率領勤王之師打回去,這也是李亨的一個正確選擇,你繼續跟著你老爹去四川去逃難,那有意義嗎?沒有,北方是需要有朝中重臣主持大局的,而經此兵變之後,在朝堂之上,老皇帝已經徹底的顔面無存了,沒有任何威信了。

所以當太子李亨自立稱帝之時,李隆基竟然不敢做出任何的反對。

要知道當年李隆基在位之時,李亨是多麽的謹小慎微,甚至跟李隆基吃飯的時候,有一次李亨拿著刀切了一塊羊肉,他注意到父親的目光突然掃向了他,他馬上拿起刀把羊油抹在饅頭之上,以便告訴父親說,他是一個非常勤儉之人,這樣李隆基才微微的點了點頭,要知道李隆基當年盛怒之時,可是一日殺三子,李亨這個太子之位完全是撿來的,可是馬嵬坡兵變之後,李隆基的威望徹底掃地,他再也不是那個開創開元盛世的君主了。以至于兒子自立稱帝之後,他也只能黯然地表示同意,是啊,李隆基在馬嵬坡,也算是做了正確的選擇,他稍有不從,那恐怕掉腦袋的不止楊玉環,還有他了。

原作者:李承偉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