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告急大前鋒,邱彪揮淚3選1

文字拯救男籃 2024-03-06 09:22:47

本文收錄于本號合集【西北之光】。

本號其他往期文章都收錄于【技戰術】【球隊建設】【永遠的主隊】【球迷問答】【人物】【付費】【國籃賽後前瞻】【外援來了】【東北兩隊】【廣東三隊】【京津三隊】【魯晉川閩五隊】【江滬浙六隊】和【詩詞與籃球】等合集中,歡迎閱讀。

窗口期,朱旭航隨新疆與浙江的內部教學賽中,在一次突破上籃時,無對抗的情況下不幸受傷,記者薛思佳報道:傷病爲胫骨骨折,並且本賽季提前報銷。傷筋動骨一百天,更何況是高對抗的籃球運動員,“賽季報銷”的判斷不無道理。倘使恢複神速,季後賽中段得以回歸,狀態如何姑且不論,遭遇二次傷病的風險也屬實不小。

腿是腿哥的命根子,腿哥是新疆二陣的命根子,腿哥傷退,大腿何在,方解邱導燃眉之急?這是未來第三階段和季後賽,新疆想要知道的答案,甚至,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新疆到底能走多遠。

朱旭航的任務並不算複雜,扔3分、小陣容、掃蕩防守和替換阿隊。

他在新疆沒有比在浙江出場時間多,但回合占有率緊隨阿隊,排名本土第二,也就是說,在更短的時間內,他的出手次數反而更多了,邱彪的思路很明確,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阿隊一下,朱旭航上場隨時准備——開炮!

在同樣都是6次左右3分出手的球員裏,朱旭航用時最短,在同樣都是19分鍾左右的出場時間裏,朱旭航3分出手最多,可以跟幾個射手對比,每扔出1粒3分:

王睿澤用時5.01分鍾,原帥4.80分鍾,姜偉澤4.63分鍾,齊麟4.63分鍾,朱旭航只用掉3.00分鍾,跟瘋狂扔3分的吉林小外皮特森的2.48分鍾相差無幾,也就是說,在朱旭航上場的這18.9分鍾裏,在外線的戰術地位上,接近于一個超級小援,這無疑是邱彪對一位替補射手莫大的尊重,聯盟裏的確沒有比這更誇張的了。

但戰術地位對比實際效率的話,從整個賽季交出的數據中看,似乎有點“溢價”了,新疆的3分本來就不好,整個賽季勉強交出33.9%,而朱旭航的外線只有32.3%,明顯拖後腿了。

爲什麽朱旭航的3分會變差,或者說,爲什麽沒有在本賽季吃到新疆團隊籃球的紅利,跟齊麟一樣手感回暖?幾個方面原因:

1.二陣缺少更多的牽制點,朱旭航出手環境不好;

2.二陣進攻有非常明顯的外線傾向,對手防守針對性強;

3.朱旭航外線強投較多。邱彪大概允許他這麽做(適量),就像允許、鼓勵阿隊背打和于德豪投3分一樣,短期來看,效率雖然不高,略有陣痛,但長期來看,對塑造朱旭航冷面射手的角色——頂級射手意義重大。

朱旭航的真實命中率其實只有50.9%,排名隊內倒數後幾名,聯盟裏只超過了18%的大前鋒,單從進攻來說,單從個人的終結來看,艾孜麥提或者王泉澤未必不能替代,更何況,如果沒有什麽特別大的意外,艾、王替補上場,兩人不太可能擁有此前朱旭航那麽高的球權地位,但,這不是一件壞事,新疆二陣的進攻有可能會趨于合理化——不過分追求外線、外線低效強投大幅減少,也就是說,上述造成朱旭航外線命中率下降的3個原因(其實也就是新疆二陣進攻效率低的部分原因),基本得到了解決。

如果這麽分析的話,朱旭航豈不是一無是處了?

絕非如此!

朱旭航在進攻端最重要的,並不是他的3分投得好不好,而是他能投3分這個事實本身。

舉個簡單的例子,日本的河村勇輝在B聯賽橫濱海盜隊外線命中率只不過31.2%,另一個替補後衛富堅勇樹在日本千葉噴氣機外線也只有32.5%,倆人比朱旭航的命中率都要差,但在比賽中什麽效果?霍金森上擋拆,趙繼偉和胡金秋甯可漏掉霍金森的下順,也要夾擊這倆小個後衛,也正因如此,側翼的馬場雄大得到了很多空位機會,于中國男籃而言,不幸的是,馬場雄大把握了這些空位,投進了4粒3分。

河村勇輝和富堅勇樹利用自己的持球威脅和3分威脅,給隊友創造了機會,這就是他們在場上的價值。朱旭航沒有持球,但有3分,無論某一場准還是不准,他身上的標簽永遠都是——射手,沒有球隊會像對待于德豪那樣,給朱旭航一個又一個大空位投籃的機會,這就夠了,他能牽制對方防守,拉出對方大個,這就是所謂的空間型鋒線的空間價值。

王泉澤有3分和中距離,無論是廣州龍獅僅有的3場比賽,還是NCAA4個賽季的34場比賽看,他在外線出手的比重都不低(在NCAA,場均6.91次出手,其中2.97次3分),算得上是一位空間型鋒線,但至少目前爲止,因爲參賽較少和衆所周知的傷病,在證明自己的空間屬性,被聯盟貼上“空間鋒線”的標簽之前,沒有人會覺得王泉澤的外線有多大的威脅,“沒有人會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這就意味著,無球時,對方4號位會優先收縮和參與協防,那麽,其他位置將面臨更多的防守,進攻自然也更困難。

這便是他無法替代朱旭航的地方。

當然,對王泉澤來說,也可以是個機遇,朱旭航傷退,他有可能會上場(與稠州內部教學賽上了),上場之後,有可能被對手忽略——一定不比朱旭航面臨的防守壓力大,與此同時,新疆在聯盟裏最講究團隊籃球,王泉澤起初有可能會得到比在廣州龍獅更多的機會,他需要把握那些空位。

如果跟朱旭航一樣,王泉澤交出50.9%的真實命中率,那麽,說明在進攻端對球隊的貢獻不如朱旭航,如果要達到這個標准,既然比不了朱旭航利用空間牽制給隊友的貢獻,那麽,通常來說,王泉澤的真實命中率要遠超50.9%,除此之外,指望那些少量的籃板和策應並不可靠。

若撇開這些微觀數據,不考慮他的進攻方式,得分多少或效率幾何等等,個人進攻效率值(該球員在場時,球隊百回合得分)這個宏觀數據比較有說服力,朱旭航在場時,新疆百回合能得到109.4分,王泉澤略低于109.4都能接受,畢竟,大概沒人覺得王泉澤能完美替代朱旭航,當然,若高于這個值,自然也是新疆球迷求之不得的了。

另一個可能上場的4號位——艾孜麥提,以中距離爲主,基本沒有3分,空間價值和防守牽制有,但不多,同樣不如在外線上等牽制的朱旭航。相比于王泉澤這個未知數,大家都比較了解艾孜麥提了,過去,零零星星、斷斷續續,艾孜麥提總共打了10場比賽,場均7.4分鍾2.2分,看家本領——中距離——命中率只有37.5%,聯盟下遊,整體的真實命中率是46.3%,比朱旭航更差。

不過,年輕的艾孜麥提被忽略的一點是——不算差的策應能力,過去幾個賽季,在本來就比較少的時間和球權裏,艾孜麥提送出的助攻數比較可觀,超過了大多數4號位球員,這是朱旭航不具備的東西。理論上,艾孜麥提倒是可以通過更少的出手、更精准的中距離和更多的策應,成爲朱旭航完美的替代,但,這個理論上的概率可能不到5成。

因爲,比起進攻端,對于防守端的朱旭航,短時間內,王泉澤和艾孜麥提都無法真正替代。

新疆長期穩居聯盟防守第一,靠的是團隊防守的結果:先拒敵千裏,後固守城門,前者的重要性遠大于後者(跟其他隊不同)。在後場撕咬主力後衛的先決條件之下,其他位置輪轉積極、協防迅速,用腳步移動的速度搶進攻方傳球的速度(也就是說,一個人通常要防守1.5個人),最後才是大個的護框。

具體表征很明顯,對比聯盟各隊,在新疆防守之下,越往外,對手出手越多,但命中率越低,越往內,對手命中率越高,但出手越少。

這種高度協作的防守,不是一聲令下就能完美執行,需要的是大量的訓練、實戰,需要不斷地磨合、試錯,我認爲團隊防守戰術比團隊進攻戰術更難于駕馭,因爲你得先熟谙大量進攻戰術,接著才容易明白防守戰術如何更好地執行。

所以初來乍到的王泉澤和參賽場次較少的艾孜麥提,都無法立馬趕上朱旭航在邱彪防守體系裏的修煉進度,這是必然的,也是極爲重要的。當然,我認爲這倆人球商都不算低,相對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修煉的進度。

另外,在身材特點上,艾孜麥提和王泉澤都沒法跟更適配邱彪防守體系的朱旭航比。

在邱彪的防守體系裏,4號位角色很重要,看看阿隊做的事情就知道了,既要錯位防守,又要協防掃蕩,更要在一些必要時刻補防籃下,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錯位和掃蕩,這兩點決定的是新疆團隊防守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拒敵千裏”的質量。

撇開臂展和彈跳的微小差距,在同等經驗和球商的條件下,鋒線的移動速度幾乎決定了這名鋒線在小圈以外的防守能力。

(看看朱旭航的防守輪轉)

從高度上看,艾孜麥提比朱旭航多了一兩塊囊的厚度,王泉澤多了四五塊囊,從噸位上看,艾孜麥提比朱旭航重了100塊馕,王泉澤重了70塊馕,沒啥概念?有沒有可能是馕吃少了?……還是看官方數據吧,CBA白皮書上,艾孜麥提“限制區移動”的成績是13秒171,王泉澤13秒整。

朱旭航呢?

12秒126!接近于後衛的移動速度!

艾孜麥提和王泉澤比朱旭航慢一大截 ,這意味著:錯位防守,可能會被那些超級後衛生吃,需要完成的弱側掃蕩防守任務,質量會降低;在李馕希被對方5號位拉出,可能無法及時保護籃下;對手利用突分強弱側轉移時,無法做到兼顧1到2人;防守對方14擋拆,強、弱延誤防守策略可能會成爲漏洞,被對手中鋒輕松下順……

如果攻防兩端通盤考慮,非要挑一個,作爲朱旭航的最佳替代,我選普遍不看好的未知數王泉澤,從季前賽和本賽季常規賽的表現看,王泉澤整體球風較穩,攻防細節選擇比較成熟,在所剩不錯的比賽裏,作爲替補4號位,穩,是最保險的,只要能保證阿隊下場休息的15分鍾左右不輸分,就算合格。

當然,做這個選擇的前提是,傷病影響不大,作爲局外人,這個很難判斷,畢竟王泉澤上一次打CBA常規賽還是去年12月的事。

若王泉澤沒法上場,艾孜麥提幾乎是必然選擇。若再穩妥點,不排除兩人在同一場比賽或不同比賽中先後出場,然後根據具體表現,之後再做出決定。

王泉澤和艾孜麥提之外,是否還有其他選擇?

只剩下的極小的可能是,不知道是1米96還是1米98的克裏克(各大身高數據官網不盡相同;參考閱讀《米奇·克裏克“援疆”,邱彪死亡五小蓄勢“翻盤”》)。

克裏克在NBL東南墨爾本鳳凰隊確實打過4號位,以他強硬的身體素質和弱側的副攻打法,在攻防兩端其實比上述兩位都要更合適接替朱旭航,畢竟,持球大核趙睿回來了,不用過分擔心特萊斯被裁(目前效力西甲),瓊斯或威金頓下場後的持球問題,但CBA跟NBL不同的是,CBA的123號位身高偏矮,45號位較高,克裏克能在NBL打4,但在CBA明顯尺寸不足,所以,軟肋毫無疑問會是防守和籃板,尤其是面對那些強隊:

對上廣廈,4號位是胡金秋和李金效,對上遼籃,4號位是付豪和李曉旭,對上廣東,4號位是任駿飛和貝爾(沒官宣,不確定),對上浙江,4號位是王子路和劉澤一 ,對上深圳,4號位是薩林傑和周鵬。對此,最多198的克裏克,可能不是個好選擇,倒是可以錯峰出行,對方主力4號位下,克裏克上。

總而言之,淚別朱旭航,“三選一”是新疆第三階段和季後賽的必然,雖說還有一定選擇的余地,但在有限的13場比賽裏,在不改變前期磨合成熟的陣容搭配的情況下,選出那個最合適的替補大前鋒,並不簡單。而且,不可避免地,阿隊可能要比以前打更多的時間,疲勞百病生,傷病隱患也是排兵布陣之外需要考慮的問題。

造化弄人,若時光倒流,也許邱彪不用做選擇,格羅夫斯完美銜接。

後續文章內容預告:爭冠觀察之新疆、廣廈、遼籃、廣東、浙江、上海、深圳、北控

1 阅读:2276
评论列表
  • 2024-03-06 13:40

    朱松玮

    青菜白玉湯 回覆:
    這賽季就別想了[笑著哭]

文字拯救男籃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