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汽車以舊換新發力!這些汽車零部件績優股值得關注!

私募排排網 2024-04-24 16:53:14

4月12日,商務部聯合14部門發布《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其中明確了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重點任務之一是開展汽車以舊換新。新一輪汽車以舊換新由此拉開了序幕,目標是力爭到2025年,實現國三及以下排放標准乘用車加快淘汰,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增長50%。

曆史上,汽車以舊換新的政策出台過多次,例如2009年的政策實施至2010年底,主要針對老舊汽車和黃標車的淘汰。優惠力度上,更多關注于新車購置環節,階段性減免汽車購置稅。

相比之下,新一輪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具有不同的亮點,主要體現在政策的工具更加多元化。除了直接的購車補貼,還通過調整汽車貸款政策、優化汽車使用管理(如取消限購)、支持汽車全生命周期信息交互系統建設等多種手段,全方位激活汽車消費市場。

這對于汽車消費者來說是新一輪的優惠,對汽車産業鏈來說更是提振銷量的機會。新車生産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零部件供應,在政策的刺激下推動新車銷售增長,從而直接帶動汽車零部件的需求。

隨著中國汽車出海增加,不少汽車零部件廠商隨之外部建廠,境外收入增加,收入來源多元化。同時A股2023年報即將披露完畢,盈利能力強、收入增長的汽車零部件個股將受到關注,

爲此,筆者根據Choice數據,篩選出去年營收、利潤雙增的汽車零部件個股,以及出海營收占比較高的汽車零部件個股供讀者參考。

更大支持力度的汽車以舊換新政策!

複盤曆史上的汽車以舊換新政策,以減免購置稅優惠爲主,財政補貼爲輔。政策持續往往設定明確的起止時間,如某年年初至年底,形成短期的政策窗口期。

例如,購置稅優惠的政策通常持續一年,對符合條件的新購車輛實行較低稅率或減半征收,連續三年執行,逐步降低優惠力度。如2009年、2015年至2017年以及2022年期間,多次實施1.6升及以下排量車型或2.0升及以下排量車型購置稅減征或減半政策,以此刺激消費者購車意願。

財政補貼方面則追溯到2009年,財政部、商務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汽車以舊換新實施辦法》,對以舊換新的車主最高給予1.8萬元補貼。對報廢老舊汽車、“黃標車”並換購新車的補貼標准,具體包括報廢中、輕、微型載貨車分別補貼6000元、5000元、4000元;報廢中型載客車每輛補貼5000元。

三輪以舊換新政策都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2009年,1.6L及以下排量車型銷量同比增速由當年1月的1%上行至當年12月的109%;2016年,除2月外同比增速均超過10%,三季度同比增速超過40%。

圖:曆史乘用車換購情況

2024年的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則有所不同,優惠力度更大。曆史上的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由中央層面主導,新一輪政策則是由中央財政與地方政府聯動,安排資金支持汽車報廢更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支持汽車置換更新。並且政策導向性明顯,特別鼓勵新能源汽車的換購與二手車出口,契合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推動汽車消費結構轉型升級。

據光大證券研報統計,2024年已有至少13個地區出台了以舊換新政策。山東、廣東、湖南、河南、江蘇蘇州等地的政府已經明確跟進以舊換新政策,這些地區的政策包括量化報廢以及二手車交易目標,並明確了補貼細則。

例如,蘇州市于4月20日正式啓動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總補貼達1.2億元;其中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標准根據車輛價值不同,補貼金額也有所不同,具體爲3000元/輛(30萬元以下),5000元/輛(30萬元(含)以上)

除了補貼以外,本輪以舊換新還通過調整汽車貸款政策、優化汽車使用管理(如取消限購)、支持汽車全生命周期信息交互系統建設等多種手段,全方位激活汽車消費市場。

同時,鼓勵汽車從單純交通工具向多功能生活空間轉型,支持汽車改裝、租賃、賽事、露營、經典車等領域發展,豐富汽車消費業態,挖掘新的消費增長點。

據新華社報道,相關機構測算,目前國四及以下車型保有量約爲1.16億輛,《行動方案》或將加速國四及以下高排放乘用車報廢,進而有效推動國內換車需求提升。在2024年,預計可拉動約100萬輛的乘用車更換需求,有利于激發萬億元規模市場空間。

績優汽車零部件個股出爐!這些個股出海營收占比高

本輪以舊換新政策旨在通過以舊換新加速老舊車輛的淘汰,將增加新車的需求,促進整車的銷售,也可能帶動整個汽車産業鏈。

年初,超過九成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預計盈利,毛利率有所回升,顯示出汽車零部件板塊的盈利能力的持續修複。

值得留意的是,多家汽車零部件公司將海外市場的增長視爲業績預喜的重要原因,表明在全球汽車行業經營環境改善的背景下,受益于汽車整車出海以及汽車零部件産能的擴張,實現業績的增長。

爲此,筆者根據Choice數據,篩選出去年營收、利潤雙增的汽車零部件個股,以及出海營收占比較高的汽車零部件個股供讀者參考:

數據說明:本文所涉及的內容不保證數據完整性與准確性,分析結論僅供參考,所涉及品種均不構成實際投資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風險揭示:本文所涉的文章觀點,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將其用于商業用途。轉載、引用、翻譯、二次創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現作品內容)或以任何商業目的進行使用的,必須取得我司許可並注明作品來源爲私募排排網,同時載明內容域名出處。

0 阅读:13

私募排排網

簡介:查私募,查排名,就上私募排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