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庫長城(5)

丁道師 2024-04-26 19:29:11

5

時間的巨輪滾滾向前,不以任何事物的興衰和生命的悲喜而稍微停下步伐。

又一個20年過去了!

新疆,克拉瑪依北部。

在一片高低足有兩三米的梭梭林裏,有一只小老鼠鑽出洞口,骨碌碌轉了幾圈腦袋,確保沒有危險後,便開始了外出覓食。

不遠處,還有很多螞蟻窩,小螞蟻們出窩開啓了一天的奔走。林子裏,還有很多長得像屎殼郎的蟲子往來穿梭。遠處飛來幾只不知名的小鳥,在林子裏低空飛行。

哦,這竟然是一個梭梭林生態!

在沙漠灌木林也能孕育出生態體系,這真是大自然的奇迹。

在梭梭林30米開外,停著幾輛中央電視台電視轉播車。一位飽經風霜但英氣勃發的中年人,領路在前,引導攝制組走進了梭梭林深處。

“嚴主任,我們都知道,這個地方原來都是荒漠戈壁和沙漠,後來你們是怎樣改造的沙漠,形成了這麽一大片林子?”

“不,我們並沒有改造沙漠。”看著記者一臉疑惑,嚴主任繼續補充道:“我們是在和大自然做朋友,大家仔細看,這個地方不僅僅有沙漠,還有裸露的碎石地塊,有灌木帶,有水窪。我們順應自然,通過多年測試,也就是自然的、人工的篩選和淘汰,最終大家看到梭梭樹脫穎而出。梭梭被證實在甘肅、內蒙古的沙漠裏種植,會有更高的成活率和相對最經濟的生態價值。梭梭對生態涵養和生態修複的作用已經經曆了無數次考驗,以甘肅民勤縣爲例,早年飽受沙塵暴、沙漠化侵蝕威脅,後來種植了幾條數百公裏的梭梭“長城”,生態環境明顯變好。這幾年,我們尋找到了改良品種,又開啓了在新疆的大規模培育、種植。”

“那這附近還有沙漠嗎?”記者單刀直入,又問了一個問題。

“對于土地荒漠化,很多人第一印象裏都是一望無際的荒涼沙漠。實際上,荒漠化土地並不都是沙漠。再往前走10公裏,能看到大片的沙漠地貌。梭梭的到來,和這塊大地和諧相處。”嚴主任繼續耐心解答。

“我再問一個大衆最關心的問題:後來,你們是怎麽解決水源問題呢?”記者下意識的看了看遠方那個矗立著的水庫圓環大壩,那是失敗的水庫長城計劃的一個工程節點。

“我們也並沒有解決水源問題。”嚴主任攤了攤雙手。

“什麽?”記者發出一聲驚呼。

“是的,我們沒有解決水資源問題。事實上,水就在那裏。看似幹旱的新疆、甘肅、甯夏等地,富含極爲豐富的地下水。梭梭林只需要汲取少量的地下水,利用少量的降雨就可以存活。梭梭樹的壽命可以達到100多年,最高可以生長三四米高。”

嚴主任仿佛想到了什麽,又補充道:“當然,這些地區不止可以種梭梭,還可以種植紅柳、花棒、沙棘等樹木,我們也在探索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格局。俗話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這些樹種成林後,會形成一個大的生態體系,各種動植物自成食物鏈體系,繁衍不息。”

“這個地方似乎沒有多少人,如此規模的林子,你們是怎麽種下去的?”記者又問了一個多數人會關心的問題。

“還記得科幻作家劉慈欣在《圓圓的肥皂泡》中提到的飛機投放冰彈的技術嗎?”嚴主任終于忍不住,露出了玩世不恭的一副表情。

“你是說,你們把飛播造林技術變成了現實?”記者眼中充滿期待。

“不不,剛只是開個玩笑。”嚴主任笑了出來,周圍的一圈人跟著笑了起來。

沒錯,這裏的嚴主任,正是當年的嚴正。今天的嚴正,已經是國家資源部發展中心的負責人,他選擇了與老師完全不同的兩條道理,踐行心中的夢想。

“不過也差不多。我們啓用了大規模的無人機矩陣,投放了經過改良的種子。每一顆種子都被包裹在一種特殊的包衣中,這種包衣的材料是一種由多種有機物質和微量元素組成的複合物,可以爲種子提供所需的營養和水分,同時還能夠防止種子被病蟲害侵蝕,也能讓種子更好的紮進土地裏。”嚴正又一次嚴肅起來,耐心的重新做了解答。

……這檔電視節目,錄制了三個多小時。

夕陽西下,響起了畫外音:我們在沙漠裏種樹以及治理沙漠不能盲目行動,不能爲了人定勝天而人定勝天。要尊重科學,尊重常識,尊重實踐,探索到人類和沙漠共存的最佳方案,找到各方生態利益平衡的最大公約數。

0 阅读:2

丁道師

簡介:資深互聯網觀察家,知名科技自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