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神車”桑塔納:中國合資轎車的開山之作

經緯車語 2024-05-09 18:22:44

桑塔納,是無數人心中的一代神車,也是所有汽車人的經典記憶。

1983年4月11日,在上海安亭,第一輛CKD桑塔納轎車駛下生産線。僅僅三年時間,桑塔納便完成了國産10000輛的任務,這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堪稱一個奇迹。隨後,桑塔納便在中國開啓了輝煌的一生,風靡大江南北,持續暢銷30多年。那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語“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至今仍被許多車迷津津樂道。

一輛轎車,改變了一個國家的汽車工業、照亮了中國普通家庭的轎車夢,也見證了中德互信合作的發展曆程。這就是“國民神車”桑塔納,許多人知道它的名字,卻少有人了解它背後的故事。

時代選擇了桑塔納

作爲中國第一輛合資轎車、中德合資合作的開端,桑塔納注定被載入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桑塔納其實並非當初中德雙方合作考慮的首選車型。當時人們更青睐于豐田皇冠、日産公爵王,即使提到德國車,也會首先想到奔馳。那麽,爲何最終“花落”桑塔納?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中德雙方合作之初,被稱爲“中國汽車工業之父”的饒斌就建議:中國真正需要的車型,並非大奔,而應是一款經濟、安全的汽車,不只爲公務領域服務,還要走進老百姓生活。根據當時的國情,中方明確引進車型是中級轎車,而且車型使用場景也要非常寬泛,要盡可能的覆蓋公務、商務、公共出行等層面。

按照這樣的訴求,車型就需要具備全面領先的素質,在中方挑選合資轎車的方案時,同時對比了同級別的奧迪80等多款車型,綜合判斷下,無論是外形設計、空間大小,還是技術實力、車身結構的安全性等方面,桑塔納都是最優之選。而後桑塔納在中國的成功,也證明了中方的獨到眼光和雙方的決定完全正確。可以說,是時代選擇了桑塔納。

但是,從敲定引入桑塔納到第一輛桑塔納成功組裝下線,這一路也曆經了諸多波折。

一代神車何以煉成

第一輛桑塔納下線之前,上汽大衆合資項目經曆過挫折。其中,最難跨越的坎就是“一下二停三撤”:一是國民經濟調整,“年産15萬輛”的合資項目太大,要下;二是德國大衆財政困難,要停;三是國內觀念跟不上,要撤。重重困境之下,項目組爲了長遠發展考慮,決定將規模壓縮至2萬輛,同時用所獲利潤再投資的滾動發展方式,終于力排萬難,保住了項目。

對此,1983年德方提出先在中國組裝一批CKD轎車,甚至下發了最後通牒——當場拍不了板,談判就中止。面對這一要求,時任上海市機電一局局長的蔣濤向市領導請示後當即拍板:“可以!”于是,在當時國內極其有限的汽車生産條件下,7位工人師傅在上海的總裝車間裏,僅靠著葫蘆吊、锉刀、榔頭等工具,加班加點,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手工拼裝出了第一輛桑塔納。

一輛桑塔納,讓中方看到了中外汽車工業的巨大差距。幸運的是,當時中國正在籌備向市場經濟轉型,並不遺余力地支持中德汽車合作的推進,這讓德方看到了中方幹好轎車的堅定決心。1984年10月10日,上汽大衆合營合同簽字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兩天後,上汽大衆奠基儀式順利舉辦。中國轎車産業的現代化之路由此開啓。

在此後的30多年的時間裏,桑塔納車型在中國經曆了多次叠代。桑塔納2000、“時代超人”、“自由沸點”、“俊傑”、“時代驕子”、“時代陽光”等改款車型,出現在各行各業的各種出行場景之中,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國民車”,也成爲一個時代的印記。

桑塔納是上汽大衆與中國用戶之間連接的開始。40年來,上汽大衆始終以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爲出發點,踐行“In China for China”的發展理念,持續創新,打造了朗逸、帕薩特、途觀、ID.3等新一代的“國民神車”,延續桑塔納的品質與口碑佳話,與萬千用戶續寫未來更出衆的大衆故事。

0 阅读:0

經緯車語

簡介:發現有趣的汽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