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改善鐵電電容器能量耗散大幅提高性能

知兼 2024-04-20 21:15:55

在美國聖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麥凱爾維工程學院的一項開創性研究中,在鐵電電容器(ferroelectric capacitors)的開發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有可能徹底改變能源存儲技術。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雜志上,介紹了一種使用二維(2D)和三維(3D)材料組合的新結構,以解決鐵電容器的長期挑戰。

鐵電電容器

鐵電材料一直處于科學研究的最前沿,因爲它們能夠保持永久性的電極化(permanent electric polarization),這種極化可以通過應用外部電場來逆轉。這種特性使它們非常適合用于電容器,在從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到電動汽車和醫療設備,電容器都是必不可少的組件。然而傳統上,鐵電電容器的實際使用受到其運行過程中的巨大能量損失的阻礙。

傳統的靜電電容器提供超快的充電和放電能力,這對現代大功率系統和先進電子産品至關重要。然而,它們的儲能效率並不總是達到標准,主要是由于鐵電材料中典型的高殘留極化,這導致能量耗散。

電容器設計的創新方法

該研究團隊開發的創新方法包括通過將鐵電材料(钛酸鋇)夾在新型二維材料二硫化钼的各層之間來構建介電異質結構(dielectric heterostructure)。這種配置允許研究人員更有效地控制放松時間——電容器內電荷消散所需的時間。該方法旨在保持鐵電材料的固有結晶性和最大限度地減少能量損失之間取得平衡,因爲固有結晶性對電容器功能至關重要。

這種異質結構設計的電容器的能量密度爲每立方厘米191.7焦耳,效率大于90%。這些指標不僅僅是數字;它們代表了電容器技術的重大飛躍,有可能影響許多行業。

減少能量損失和熱量産生

該研究的一個關鍵重點是解決能量損失和相關余熱問題。通過巧妙的材料選擇和分層來微調放松時間,研究團隊設法大幅減少了充電和放電周期中損失的能量。這種能源損耗的減少對于需要高效率和可持續性的應用至關重要,例如在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系統中。

選擇二硫化钼作爲二維材料尤爲顯著。二硫化钼以其出色的電氣性能和形成超薄層的能力而聞名,在控制電荷積累的界面方面具有戰略優勢,進一步影響了電容器的整體效率。

未來應用

這項研究的影響是深遠的。對于依賴快速高效供電的行業——從消費電子産品到大型工業應用——使用高能量密度和最小能量損失的鐵電電容器的潛力特別有希望。此外,該技術可以在電動汽車和智能電網基礎設施等綠色技術的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其中高效、可靠和快速的儲能設備充電和放電至關重要。

展望未來,該團隊並沒有停留在他們的桂冠上。下一步包括進一步完善這種材料結構,以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效率,並確保電容器能夠承受多個充電周期,而不會損失容量。之後的目標是將這些先進的電容器從實驗室帶到現實世界的應用中,在那裏它們可以對能量的存儲和使用方式産生重大影響。

0 阅读:1

知兼

簡介:知己知彼,兼聽則明,分享與産業強相關的科技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