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以舊換新”行動有何不同

奎文發布 2024-05-01 23:03:00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郭志強丨北京報道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産品等大宗消費。早在3月1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會議指出,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黨中央著眼于我國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3月13日,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可以推動先進産能比重持續提升,使得高質量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既能促進消費、拉動投資,也能增加先進産能、提高生産效率,還能促進節能降碳、減少安全隱患,可以說,既惠企,又利民,一舉多得。“國內進入新一輪穩增長政策發力期,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政策組合拳中的一環。”天風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宋雪濤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宋雪濤認爲,其背後的邏輯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在傳統的基建和地産出現變化之後,擴大制造業投資和擴大內需正在成爲新的穩增長抓手;二是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推動重點行業設備大規模更新有利于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提高經濟增長潛力;三是發揮能耗等標准的牽引作用,強調建立健全回收利用體系等則是對綠色環保目標的落實。

新一輪“以舊換新”有何不同事實上,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要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准爲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2月2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加快産品更新換代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要鼓勵引導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緊接著3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3月13日,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顯示,行動方案對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作出了全面部署,重點將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准提升四大行動。多位市場分析人士透露,隨著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部署落地,今年促消費政策在重點領域提前發力,將推動打通以舊換新的難點堵點。在過去的10多年裏,我國經曆了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等行動。新一輪“以舊換新”和以往有什麽不同?財信證券研究發展中心總經理袁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回顧這幾年由地方商務、財政等相關部門通過消費券方式的鼓勵消費,實際效果與預期有差距。期待本輪以舊換新舉措從地方政府的小範圍支持,轉變爲中央和地方政府間的聯動,通過更直接更惠民的方式來刺激消費者,從而達到真正提振消費的效果。宋雪濤認爲,“相比于此前政策提過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我們認爲本輪以舊換新有四個方面新意。一是技術進步更加有利于促使居民以舊換新;二是以舊換新的潛在市場更大,隨著居民持有的汽車等耐用消費品數量增多,推動居民以舊換新的空間更大;三是本次在強調以舊換新時,政策同時強調要抓緊建立健全回收利用體系,促進廢舊裝備再制造,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水平;四是在地産投資等傳統抓手效果改變的情況下,通過以舊換新等方式擴大內需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釋放産業需求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更好發揮能耗、排放、技術等標准的牽引作用,有序推進重點行業設備、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和老舊農業機械、教育醫療設備等更新改造。具體來看,行動方案重點聚焦工業、農業、建築、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七大領域,推進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結合推進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分類推進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支持交通運輸設備和老舊農業機械更新,推動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更新升級,帶動更多先進設備的生産和應用。中金研報認爲,從設備更新角度看,政策有利于兩個方向,一是基于替換周期、存在技術升級的傳統行業;二是符合長期發展趨勢、具備遠期價值的先進生産力。3月6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舉例稱,以設備爲例,去年,中國工業、農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約4.9萬億元,隨著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設備更新需求會不斷擴大,初步估算將是一個年規模5萬億元以上的巨大市場。對于大規模設備更新,袁闖也從新質生産力角度進行了解讀:“生産領域的設備更新需求有利于推動培育構建鋼鐵、新材料等行業的新質生産力。”宋雪濤表示,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堅持標准引領,更好發揮能耗、排放、技術等標准的牽引作用。今年2月份,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了《重點用能産品設備能效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將用能産品設備能效水平劃分爲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准入水平三檔。指導各地區和相關企業實施産品設備更新改造,鼓勵更新改造後達到能效節能水平,並力爭達到能效先進水平。此外,中金研報還認爲,老行業的設備更新需求,以及先進産能的設備擴張都會受益于本輪“以舊換新”政策機會。例如船舶、煤機、軌交行業在壽命層面處于替換上行周期,若有進一步政策激勵,可以刺激或前置部分替換需求。鄭柵潔表示,隨著新型工業化深入推進,對于先進設備的需求還在不斷增長,我們將圍繞節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産、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等方向,推進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

消費品“以舊換新”,誰會受益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積極開展汽車、家電等消費品以舊換新,形成更新換代規模效應。汽車和家電等大宗消費是擴大國內需求重要著力點。行動方案明確,開展汽車、家電、家居等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促進汽車梯次消費、更新消費,組織開展全國汽車以舊換新促銷活動,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制報廢標准的老舊汽車。“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既是增強當前經濟增長動力、鞏固回升向好的有力舉措,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長遠之策。”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推動汽車、家電、家裝廚衛等消費品以舊換新是今年促消費的重點工作之一。王文濤表示,我國潛在更新需求進入集中釋放期。以汽車爲例,在用國三以及以下排放標准的乘用車超過1600萬輛,其中車齡15年以上的超過700萬輛;平均每年約有2.7億台家電按標准超過了安全使用年限。光大證券研報顯示,按照20年報廢即每年5%的報廢率計算,2023年全國報廢汽車數量已經達到1680萬輛;家電報廢數量也處在上升期,2022年報廢量預計超過2億台。家電和汽車報廢量近年來呈現逐步走高的趨勢,市場潛力巨大。商務部數據也顯示,僅2023年,汽車保有量約3.4億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台,一些家電使用了10多年、20年,更新換代的需求和潛力很大。袁闖分析稱,2009年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出台,經過約10年的自然産品壽命和更新周期,疊加疫情影響,2021—2025年預計會形成集中的換新周期。目前家電行業俨然成爲存量市場,如何加大以舊換新的政策力度和落地效果,需要多方合力推進支持。最近,來自湖南的林女士用以舊換新的方式,置換了家中空調、洗衣機、熱水器等一批家電産品,共花了6000多元,其中很多用了10年的老家電折成現金,順利被廠家回收了。林女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原來這些老家電都被當作廢品賣掉了,現在廠家有專人上門拆卸回收,雖折成現金不多,但我們換新的動力很大,因爲這是家庭日常生活的剛需。”此外,林女士還在和家人籌劃著處置家中的燃油車,置換一輛新能源車。袁闖也表示,除了家電有增長潛力,汽車也面臨大機會。2017年乘用車銷量到頂後,置換需求占比逐步提升,在以舊換新政策推動下,自主品牌銷量具備較強的確定性。同時,積極的置換政策有望促進消費者置換更高級的車型,汽車企業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提升。袁闖還預測:“國內汽車銷量有望得到較大提振,後續需持續跟蹤具體政策落地情況。”鄭柵潔表示,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一項系統工程,做好這項工作要打好政策組合拳。我們將會同有關方面,加大財政、金融、稅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強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和科技創新支撐,深入實施“四大行動”,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紮實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