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爲什麽必須要除掉藍玉?

換種方式看曆史 2024-04-15 17:12:14

他是明朝開國名將,曾經極速跨越2000多裏端掉的元朝老撾,朱元璋稱其爲西漢衛卿。可是原本能夠成爲明朝的中流砥柱,最終卻被朱元璋師以剝皮萱草之行,落下個株連三族的下場。那麽南于爲何必須要死?他的結局又是否值得惋惜?公元1393年,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以謀反之罪將開國名將難于滿門抄斬,前後牽連人數多達15000余人,是明初洪武四大案的終局之安。藍玉的前途本來可以一片光明,首先,他的姐夫是赫赫有名的開平王常遇春,他的女兒又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雙方結成了兒女親家,再加上常遇春的女兒嫁給了太子朱彪,因此藍玉還是太子的舅舅。其次,他在打仗方面有勇有謀,爲明朝創造了很多重要戰功,朱元璋甚至把他比作西漢的名將衛卿。

可是這蘭玉的結局雖然有些可惜,但是對于朱元璋來說,他的死其實一點不冤。一方面是他純屬自己作死,另一方面則是皇權的需要,他必須得死。對于藍玉爲何自己作死,還要從他的戰功說起,他在從軍之初就一直跟隨姐夫常遇春到處征戰,並且有勇有謀,逢戰必勝。常遇春也因這個出色的小舅子倍感榮耀,經常在朱元璋面前誇贊藍玉。不過由于當時的猛人實在太多,藍玉的表現並不突出。直到明朝建立之後,隨著朱元璋對開國功臣的清楚,他這才有機會逐漸凸顯。他在1371年隨軍出征四川,攻克了今天的四川成都,1372年跟隨朱元璋第二次北征,並且作爲先鋒大敗北原遊騎,然後一路追擊到今天的蒙古國烏蘭巴托附近,被朱元璋稱爲天下奇難的元朝將領王寶寶再次戰敗遁逃。1374年,他又因此帶兵攻占了今天的張北,同時還俘虜了原國官員59人。七年之後,以左父將軍的官階南征雲南昆明,不戰而降,隨後攻占大理,藍域也因爲此戰被朱元璋拜爲大將軍。

1388年,藍域在這一年迎來了自己的封神之戰。當時的北元經常騷擾明朝邊境,藍玉于是率領十五萬大軍從今天的赤峰、甯城而出,再次北征。他在出軍之後,探知原主正在捕魚洱海,也就是現在位于呼倫貝爾的貝爾湖,隨即便日夜兼程駐紮到了距離敵軍的80裏處。我們通過地圖可以看到,以現在的交通條件,從甯城到達貝爾湖長達2500多裏,所以援軍完全沒有想到明軍居然追擊如此之遠,結果倉促迎戰,遭遇大敗,除了元主成功逃跑之外,整個元朝都被整握端掉,並且俘獲公主嫔妃上百人,各級官員3000人,男女百姓7萬7000多人,甚至還得到了元朝的傳國玉玺。藍玉這樣的戰績確實牛批,朱元璋對他也是優待有加,可是藍玉卻在之後仗著自己的功績恣意驕橫,橫行霸道,並且明目張膽的違抗律吏。比如在貝爾湖大捷之後,藍玉率軍回師夜底洗封關,但是由于天色太晚,守門官吏必須確認無誤才能開放城門,結果藍玉竟然雷霆大怒,直接毀官而入,雖然不是造反,卻也形同造反,包括一名被俘的元朝妃子,藍玉不顧副將的勸阻,將其強暴,這名元妃最後羞愧自殺。此事在朱元璋看來有辱皇權,所以非常憤怒,于是把原本封給他的梁國公改成了梁國公。

作爲底層出身的朱元璋,深知買賣奴仆對于百姓的桅害,再加上爲了避免百姓對新政府的不滿,所以堅決禁止奴仆買賣。但是藍玉不顧皇命,收買人數居然多達百人,他甚至還在軍中廣收義子。要知道,就算常遇春和徐達這樣的人物都不敢爲之,而藍玉卻直接收了幾千億子。還有藍玉的一名手下曾經強行霸占民田,結果此事傳到了朝廷,朱元璋于史派出禦史調查,結果藍玉非常憤怒,剛一見面就將其轟走。而禦史的職位代表著皇權,他的職責可是監督百官,所以南域的這一做法就等于蔑視皇帝,他甚至在朱元璋設立的酒宴之上,因爲酒罪而大放厥詞,狂言自己掌握著將士的升降大權,這讓朱元璋的心理更加不爽。所以在一系列這樣的事情之後,朱元璋對藍玉已經非常不滿。可是盡管如此,當時的朱元璋並不准備將其殺掉,其原因在于太子朱彪。朱彪是朱元璋最疼愛最看好的兒子,成年之後便參與處理朝政。朱元璋更是給他配備了一個豪華班底,藍玉就是其中一位,而藍玉對朱彪又是非常的忠心,還曾。口告訴朱彪要提防朱棣,所以朱元璋認爲太子完全可以駕馭藍玉,爲了給他留下一員猛將,便對藍玉的種種行爲選擇隱忍。

可讓朱元璋沒想到的是,太子朱標居然在洪武二十五年突然病逝,他出于其他皇子的情況以及對兒子的思念,最終決定將儲君之位傳給朱彪的嫡長子朱允文。可是朱允文太小,將來能否穩坐皇位成爲了朱元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結果他首先想到的便是藍玉,他在朱彪的手中的確是把利劍,可是到了朱允文的手裏,這個驕橫跋扈甚至不把皇權放在眼裏的人物,柔弱的朱允炆又怎能將其鎮住,甚至可能會顛覆朱家的江山。所以朱元璋出于皇權的需要,藍玉就必須得死。于是在朱彪去世的第二年,錦衣衛便告發藍玉意圖謀反,藍玉在不久之後被施以包庇,萱草之行牽連的人數多達15000多人。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