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汽」在變與不變中,北汽愈發“外圓內方”起來

人汽 2024-04-25 00:13:34

作者:管宏業

從首都機場東跑道起飛的航班上就能看見,機場外側還有一個酷似航站樓的宏偉建築,那便是位于順義區的北汽集團研發基地。由于臨近機場,北汽人親切地稱之爲T4,意爲又一個騰飛的起點。而在主體建築北側,嵌入了一個六層高的設計造型中心。曾經到訪的北京市委領導將之比喻爲“核心筒”,叮囑“核心技術都要從這裏走出去”。

T4也好,核心筒也好,北汽人對于自主自強的殷切期望溢于言表。

走入2024年,這個期望開始更多地落地發芽起來。

3月中,北京汽車在鳥巢拉開“春季新品發布會”,以“即刻開野”的號角發起總攻;4月初,極狐汽車舉行技術品牌發布會,在事關三電、安全等核心技術上繼續“用力過猛”;4月末,全新極狐阿爾法S5上市,選擇“與輝同行”……不長時間裏,北汽集團以東道主的雄姿,催熱北京車展。

車展前夕,北汽集團進一步放大招,通過舉行北汽科技沙龍,將已量産以及計劃中的核心自主技術和盤托出。

溝通會上,北汽集團副總經理劉宇先生表示,北汽將以“匠人之心”作爲科技創新標准,“每一分投入都實實在在,每一個技術細節都當作使命”。

北汽集團副總經理 劉宇

在筆者看來:所謂“科技賦能 品質平權”,這不僅是北汽造車的新主張,更是制勝未來的殺手锏。

1

周末的T4人不多,但科技沙龍的成果琳琅滿目。流量爲王人心浮躁的時代裏,有些好的東西需要拿出來細細品讀。

無論是“2021年在國內最先推出800V高壓超充,充電10min續航260公裏”;還是“66075Nm/deg,僅次于蘭博基尼Aventador全球第二的車身扭轉剛度“;抑或是由BJ60現場演示,其實早在4年前就已經研發上車的原地360°掉頭;以及量産車最低,由極狐阿爾法S5實現的0.1925的風阻系數,北汽的黑科技與家底,遠比外界所感知的更深厚。

“我們就是想讓大家看到,北汽造車是認真的,我們自己的科技也是幹貨滿滿的“,一開場,劉宇實實在在地說道。

從去年延續至今,中國車市陷入了激烈的價格沖殺、拉踩互黑的高度內卷。北汽對此看得很清楚。劉宇說:電動車就像是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釋放出了大量的黑科技,這其中也包括妖魔鬼怪。北汽該怎麽做?歸根到底,還是要回歸“人“,聚焦人、車、生活,通過多種努力來解決消費者生活品質不斷上升的需求和目標。

那麽,什麽樣的技術能控制得住潘多拉魔盒?這也就是此次科技沙龍的主題:“以匠爲心 科技向光而行“。

這樣的表述不止是說說而已,更有支撐和底氣。

去年8月,北京山區發洪水,一位極狐阿爾法T車主的車子被泡了三天,大水褪去後,尋求保險公司賠償對電池包進行鑒定,通過檢測竟然發現:電池組件各項指標均無異常,車輛可以正常啓動。這樣的結果讓車主和保險公司都倍感驚訝。

去年9月,定位爲“全球首款智能親子車”的考拉,一定程度上確立了車類健康標杆。由北汽與中科院合作打造的高分子吸附材料,讓考拉擁有近乎“0苯”“0醛”的母嬰級健康座艙,而且使用周期遠超一般車輛使用時限,長達24年之久。

很顯然,電池安全,車內健康,北汽的關注點和市場上不少其他做法不一樣。大家都在卷,其他人卷價格,卷誰的牛皮吹的大,北汽卻不走尋常路。它卷用戶的實際需求,它卷極致化滿足和體驗。如劉宇所說:在汽車每一個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地方,都拿出最大誠意、下足功夫。

2

剛剛舉辦的科技沙龍,就是要在以往極致基礎上更進一步。其所依托的——更大比例、更高強度的研發。

實際上,過去4年裏,北汽研發投入節節攀升,從2021年的75.4億元增加到今年的132.1億元,近乎翻番。所占比例也從6.2%提高到了11.7%。投入力度之大、上層之重視,可見一斑。

最新的規劃是,到2030年研發投入將超過1000億元,實現核心技術位居行業前列。通過“科技賦能品質平權”的造車主張,實現核心技術位居行業前列。

沙龍現場,北汽研究總院院長王磊先生從“更智慧、更節能、更安全”三個方面,講述了研發工程師心中的“品質平權”,以“很抗打”的科技,解讀北汽如何滿足用戶最真實的需求。

北汽研究總院院長 王磊

所謂“更智慧”,就是讓出行生活省心舒適、自在樂趣。北汽是行業首批實現AI大模型上車的車企,極狐考拉、阿爾法T5等産品具備自我認知、主動學習和無限次對話等能力。極狐阿爾法S先行版達到“地表最強”的L3級別智能駕駛,是行業首批實現城市NOA功能的車型。

所謂“更節能”,就是用科技不斷延展新能源汽車的屬性特質,實現車輛“吃得更少、跑得更遠更快”。

所謂“更安全”,這是造車的底線。王磊表示:“安全就是最大的豪華。”北汽産品均采用高于行業的碰撞安全標准打造,新能源鋼鋁混合專用車身在碰撞中吸能效率可提升35%,全新BJ40“整體籠式車身+內嵌式防滾架”技術全球唯一,極狐超60000牛米的車身扭轉剛度堪稱“公路坦克”,極光電池保持著交付至今零自燃的紀錄……在看不見的地方下功夫,也許一時半會兒不會被感知到,但這正是造車的長期主義與腳踏實地,也是北汽保證品質的底氣。

截至目前,北汽申請專利約3.5萬件,專利數處于行業前列,三電、氫能等核心技術6次榮獲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擁有國際頂級的三電、智能網聯領域試驗中心,試制試驗資源位于行業前列,也是行業技術標准制定的“領跑者”。

按照”13357“技術戰略規劃,北汽將根據“立足自主 開放合作”的總綱領,實現三個階段性目標:即,在2025前實現技術叠代升級,2028實現重點領域突破,2030實現核心技術位居世界前列。同時,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電控、電驅、混動、電池、越野車關鍵技術等七個核心領域重點攻關,通過打破價格限制,突破技術壁壘,讓更多人買到同級最好的産品和服務,享受獨一無二的”質價比“。

3

信心很旺,底氣也很足,但有一個問題更迫切:何時重返一線陣營?

劉宇坦承:我們也在反思怎麽辦。解題思路或許隱藏于:在變中保持不變。

“我們還會堅持技術的‘方腦袋’,在技術上保持愚直的一面,把品質、把重要的東西繼續做好。這可能不太討巧,但造車沒有僥幸,安全沒有疏忽,凡是對消費者體驗重要的事情,我們就會堅持。“

但另一方面,北汽也要有一顆營銷的“圓腦袋”,在傳播、在造勢上有更多創新和變通。“過去我們是茶壺裏煮餃子,倒也倒不出來。現在我們不斷梳理,究竟要給消費者交付什麽,有沒有一些冗余的東西?哪些是基于消費者的需求?如何將茶壺裏的大餃子倒出來,這就需要打破茶壺問到底。”

産業大變革時代,主機廠的定位與功能也有必要發生改變。劉宇說:“當前環境這麽卷,主機廠該怎麽辦?我認爲,未來主機廠的核心應該在于:對于消費者需求的洞察理解,對于産品核心利益點的定義。作爲一個OEM主機廠,它的靈魂應該是産品定義的能力,包括解讀消費者的真實需求,以及組織技術在商品的兌現。這是我們對于造車靈魂的理解。通過應用、選型、匹配、定義、重新再組織,這就是北汽未來的核心。”

兩年一次的北京車展,很多發生了改變。關于汽車的功能,關于行業的生態,甚至是遊戲的規則,但如北汽人所說,骨子裏技術的“方”永遠不會改變,營銷打法上的變通,則有必要更“圓”起來。

好的消息是,類似的技術沙龍,年內還將多次舉辦。更大規模的品牌品鑒與産品體驗,也已經提上了日程。在變與不變中,北汽將愈發“外圓內方”起來。

0 阅读:1

人汽

簡介:汽車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