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當年的幾項規定,上至天子、親王,下至百姓,都必須嚴格遵從,網友:讓我先笑一會

正說曆史秘聞 2024-05-05 18:45:40

也許是從來沒有當過皇上,也許是農民出身,朱元璋建立明朝以來,將皇權極大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他沖破層層限制,無所不管,隨心所欲。這不,他集思廣益用了數年時間,制定出了《大明集禮》等衆多等級森嚴的規章制度,來規定人們的生活准則,甚至包括他自己。

1.穿戴方面

上至天子親王,下至黎民百姓,穿什麽顔色的衣服、花紋是什麽樣的、用什麽料子,衣袖長度是多少、開衩高度到哪裏,都有嚴格的標准。

官員:衣服不能繡飛魚、大鵬、獅子,不能用四寶相花、大西番蓮、大雲花樣,不能用黑、紫、綠、柳黃、姜黃、明黃等顔色,只能皇族使用。

百姓:不許戴四帶巾、改成了四方平定巾,農民只能穿綢、紗、絹、布,如果家裏有人做生意,則不能穿綢穿紗,商賈只能穿絹、布,只有農民可以帶鬥笠、蒲笠。

《明史·輿服志三》中記載:”洪武三年,庶人初戴四帶巾,改四方平定巾,雜色盤領衣,不許用黃。“

洪武末年,在朱元璋的“特別開恩”之下,讀書人准許在天熱的時候帶上遮陽帽,這本是對讀書人的“天大恩賜”,然而他們居然“得寸進尺”,在洪武朝之後的冬天居然戴起了耳暖,因此萬曆朝時規定,讀書人也不可戴耳暖,簡直事無巨細。

2.居住面積

公侯級別:住七間、九架的房子;

一品、二品:住五間、九架;

三品至五品:住五間、七架;

六品至九品:住三間、七架;

普通百姓:住三間、五架,並不准用鬥拱或者裝飾成彩色。

3.生活細節

你看看,生活細節這種小事都要管,他不覺得累嗎,就拿喝酒用的壺來說,一二品官員可以用金子做的酒壺,三至五品用銀壺,老百姓呢,只能用錫壺。

還有更誇張的事情,朱元璋甚至連女子的發型都沒放過,沒出嫁的姑娘、丫鬟、小丫鬟應該梳什麽樣的發髻都有嚴格的標准。

這些不過是他那些規定中的鳳毛麟角,如果一一列舉,按照他的細致程度真要出本書了。一件衣服、一個頭巾、一個發型,就能關乎帝國存亡了嗎?

0 阅读: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