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填報的9大坑,家有高考生的速看!

湘考一點通 2024-05-08 20:05:58

高考即將臨近,許多高三家長每天關注著志願填報的信息,但高考志願填報中有許多不爲人知的大坑,如果不了解,很容易踩坑,給孩子的志願填報造成遺憾,今天我們就來一一總結一下志願填報中容易踩中九個大坑:

第一大坑:盲目追求專業和院校,忽視孩子的興趣和職業規劃

許多家長只顧追求985/211或重點院校和熱門專業,卻很少和孩子溝通,對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一無所知,忽視孩子自己的職業規劃,在往年我服務過的志願填報家庭中,經常出現家長覺得很好的學校和專業,但孩子不喜歡甚至反感,導致孩子大學後厭學情緒嚴重,甚至退學的現象。

所以志願填報第一步,一定要多和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興趣和規劃,多聽聽他們的想法,真正做到孩子想學、職業發展廣闊雙贏,這才是志願填報的最終目的!

第二大坑:盲目追求熱門專業

填報專業不能只看當前是否熱門,還要考慮四年後畢業時該專業的發展前景和就業形勢,當時熱門的專業到畢業時或許已經不再熱門,就業前景和機會也已經發生了變化,前些年的土木工程就是極其顯著的例子,而且熱門專業錄取分數高、競爭大,盲目報考很容易造成滑檔、退檔,一定要慎重。

第三大坑:報考前不看院校招生章程

無論是報考提前批還是普通批,建議一定要仔細閱讀所報考院校的招生章程,裏面有院校的介紹和錄取規則,每年每個學校可能對招生規則都有變動,有些是分數優先,有些是專業優先,對專業的限制也有要求,比如小語種、性別、體檢、轉專業限制等,尤其是報考提前批、定向生之類的,一定要仔細閱讀招生章程,避免踩坑。

第四大坑:只看分數不看位次

高考其實是一場排位考試,錄取時基本是按照位次從高到低錄取的,你的分數決定你的位次,由于高考難易程度的變化,同樣的分數每年的位次會有變化,但院校錄取的位次卻不會有很大變動,所以看位次比分數更靠譜。

每年的一分一段表必須要仔細閱讀,填報志願時對照往年的一分一段表來估算今年的錄取概率更准確。

第五大坑:不願意浪費分,沖穩保策略不當

有些家長在填報志願時,對分數看得極重,不願意浪費一分。填報志願一般采取“沖穩保”策略,如果不願意浪費分數,這樣就可能造成志願填報時壓線填報的居多,各志願專業之間沒有拉開分差和位差次,很容易造成滑檔退檔,面對合適的專業該“浪費”的分數必須要浪費,所有志願要有分差有位次差,各層級間拉開差距,避免滑檔。

第六大坑:忽視院校所在地的重要性

這一點張雪峰老師在直播中經常提到,選擇院校時地域的重要性非常大,院校所在城市將在孩子未來大學四年,甚至考研後近十年學習生活的地方,很有可能成爲孩子的第二故鄉。經濟發達區域的就業機會明顯更多,不同專業在不同地域的發展也完全不同,比如深圳的電子信息發展好,而醫學專業的地域性更加明顯,基本是院校所在省內就業。另外還要考慮生活習慣、氣候環境、消費水平等因素是否能適應。

第七大坑:被相似專業名所誤導

志願填報中,許多專業名相似的專業其所學的內容和以後從事的職業完全不同。最知名的例子莫過于:眼視光學和眼視光醫學,醫學影像工程和醫學影像學。眼視光學通俗點說是配眼鏡的,眼視光醫學才是眼科醫生;醫學影像工程是工學,是制造、維修醫學影像相關設備的,醫學影像學才是醫學,是醫學影像相關醫生。所以填報時一定要了解清楚所報考專業所學的課程是什麽,畢業後能做什麽,避免報錯專業。

第八大坑:寄期望于轉專業

很多人在報考目標院校時,發現想報的專業分數較高,就轉而報同校的其他專業,寄期望于入校後再轉專業。然而事實上,大學內轉專業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很多學校有些專業是不允許轉專業的。如果有轉專業打算的,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報考的專業能不能轉,轉專業要求和規則是什麽,以免到時後悔莫及。

第九大坑:誤以爲同一專業在每個學校一樣

事實上,同一專業在不同學校,雖然名字一樣,但側重點和專業特色、行業地位完全不一樣。同樣的車輛工程專業,在同濟大學側重于新能源汽車,而理工大學則側重于特種車輛,這樣畢業後就業方向和前景完全不同,所以在報考時一定要搞清楚每個學校的專業設置、學習內容、側重點和就業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以上就是志願填報中容易踩中的9大坑,希望各位家長在填報志願時注意,志願填報一定要尊重孩子想法,全方位收集資料、全面考慮、綜合評估,必要時咨詢專業人士,做出最適合孩子的選擇!

0 阅读:367

湘考一點通

簡介:初中高中升學信息、高中志願填報、定向軍士、單招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