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欣賞:落魄文人的祝福,辛願《臨江仙·河山亭留別欽叔裕之》

無語者愛文化 2024-04-28 22:01:17

辛願,字敬之,號溪南詩老,金代詩人。他以種田爲生,生活貧困,但卻有名士風範,從不媚俗。

《臨江仙·河山亭留別欽叔裕之》這首詞題目中的“欽叔”是指李獻能,“裕之”是指元好問,兩人都是辛願的忘年摯友。

公元1222年,三人在孟津相聚數日,臨別時李獻能特意在河山亭設下豐盛的酒席,爲年邁的友人辛願送行。窮困潦倒的辛願看著年輕有爲的兩個好友,撫今追昔,不禁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留別詞。

誰識虎頭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清朝無路到公卿。蕭蕭茅屋下,白發老書生。

邂逅對床逢二妙,揮毫落紙堪驚。他年聯袂上蓬瀛。春風蓮燭影,莫問此時情。

這首詞的上片追憶過去,抒發感慨;下片則從邂逅相聚著筆,祝願兩位正當壯年的友人鵬程高舉。整首詞沒有一個字寫“留別”,但卻通過寫相逢和祝願,暗喻留別之意,依依惜別之情盡顯其中。

誰識虎頭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清朝無路到公卿。

詞的開篇劈頭發問,直抒胸臆。誰還認識那個在虎頭峰下的人呢?作者年輕的時候也曾追求功名,可是在這政治清明的時代,他還是一事無成。

以反問句開篇,郁悶中隱含一縷少年豪氣,震人心扉。

蕭蕭茅屋下,白發老書生。

如今作者已經老了,白發蒼蒼,只能住在殘破的茅屋裏。

在茅屋前加“蕭蕭”二字,更顯環境的淒慘,而“白發老書生”則顯落魄憔悴,給人形象立體之感。

詞的下片筆風突變,寫摯友重逢的喜悅和對二人真摯的祝願。

邂逅對床逢二妙,揮毫落紙堪驚。

作者與兩位好友相聚,這幾日相處融洽,情意融融。兩位小友年紀輕輕就文采飛揚,筆下生輝,令人歎服。

“對床”一詞在古詩詞中常常表達兄弟間久別重逢,親切交談之意,而“揮毫落筆”一詞則是出自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中的“揮毫落紙如雲煙”一句,這裏是贊揚李獻能、元好問二人的驚人才華。

他年聯袂上蓬瀛。春風蓮燭影,莫問此時情。

作者在詞的最後表達了對友人的真誠祝願,你們將來一定能進入翰林院,受到朝廷的重視,取得功名,實現理想,那時候就不必以朋友爲念,忘記了今日的歡聚之行吧。

作者辛願一向特立獨行,雖然他窮困潦倒,只能在茅屋中度此殘生,但他已經看淡生死。兩位友人才華橫溢,將來定會有一番大作爲,所以辛願絕對不希望友人像他一樣白發蒼蒼,布衣終身。

作者辛願希望兩位友人努力拼搏,事業有成,不必再想著他這個“白發老書生”,而他則站在遠方遙遙相望,爲他們默默祝福,這是一個落魄文人的風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