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老四胤禛下的最毒一步棋,他爲啥要火燒《百官行述》?

楊角風發作 2024-02-21 08:41:43

在《雍正王朝》中,曾存在這麽一個“大殺器”,人人既恐懼它,又想擁有它,爲此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爭鬥。

這個大殺器不是別物,而是原江南巡鹽道任伯安,利用職務之便搜羅的三百多名官員見不得人的事情。並將這些隱私也好,把柄也罷,全都記錄在冊,編纂而成的《百官行述》。

正因如此,任伯安才能在官場上如魚得水,連前去江南赈災的老四胤禛都不放在眼中。可惜,他千算萬算,沒算到老四胤禛如此記仇,竟然派出年羹堯血洗了江夏鎮。不僅任伯安的小命沒保住,連帶著有關百官行述的線索也暴露了,並被老十三胤祥順利從萬永當鋪搜出。

可是,老四胤禛爲什麽看都不看,卻當衆一把火燒掉了《百官行述》呢?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文章:爲什麽說火燒《百官行述》,是老四胤禛下的最毒的一步棋?

一、

老四胤禛突然對《百官行述》感興趣,其實是有個前提條件的,那就是太子胤礽二次複立之後,竟然跟任伯安産生了聯系。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太子胤礽,一方面自己的老爹擔心皇權被架空,不停給其他皇子們升官加爵。這也導致原本沒有奪嫡之心的衆皇子們,也一個個想入非非,與此同時也搞得太子胤礽整天憂心忡忡,疑神疑鬼。

另一方面,這些皇子們一個個暗中使壞,硬是把一個好好的太子胤礽給“逼瘋”了。再加上熱河八大山莊被圍事件發生,康熙帝一口氣封了四個親王,這可要了太子胤礽的命了。

所以,他複立之後,一方面嚴厲打擊對自己構成威脅的八爺黨成員,另一方面也開始敲打自己的手下。同時,他也看到了舉薦新太子時,百官的重要性,開始動了歪門邪道的心思,打起了百官行述的主意。

他認爲,只要拿到了百官行述這個大殺器,就能控制百官,不僅能讓他們唯命是從,還能瓦解其他皇子的勢力。

可是,要想獲得《百官行述》,那必須得付出點代價,這個代價便是放了因爲刑部冤案被抓的劉八女。

于是,太子胤礽便派出了老十三胤祥,一邊放了劉八女,一邊去處理掉自己的老情人——鄭春華。可惜,老十三胤祥已經不是熱河事變前的他了,看破太子胤礽的心思之後,迅速找到了老四胤禛商量對策。

二、

自從熱河狩獵,康熙帝將象征著儲君意味的金如意賜給弘曆,並親自教授他之後,老四胤禛的心態就變了。

老四胤禛不僅被封爲雍親王,還獲得領侍衛大臣的職務,甚至有一次他送奏折時,還看到弘曆騎康熙帝“大馬”。興奮之余,他也有點得意忘形,竟然看向了鏡子裏反射的龍椅,對著它整理了下衣服。

所以,康熙帝再次南巡之後,見太子胤礽胡作非爲,老四胤禛決定跟其徹底割裂。表面上看他辭了差事,閉門不出,背地裏卻聯合老十三胤祥下了一步大棋。

就這樣,年羹堯被老四胤禛神不知鬼不覺的派往了江夏鎮,並血洗了那裏。不僅報了當年“下馬過鎮”之仇,還無意中獲得了太子胤礽跟任伯安的書信來往,以及《百官行述》的藏身之地。

一番操作之後,扮演敗家子的李衛,成功“陷害”了萬永當鋪,並在老十三胤祥親自搜查的前提下,獲得了全套四箱《百官行述》。

可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這邊老十三胤祥還在搜查《百官行述》的下落,那邊老四胤禛卻擺下了一場“鴻門宴”。邀請了太子胤礽,還有老三胤祉、老八胤禩、老九胤禟等衆位皇子,外加一個尚書房大臣馬齊赴宴。

更讓人意料不到的是,全套的《百官行述》,老四胤禛連翻都沒翻一頁,就當著衆人的面一把火燒掉了。

三、

那麽,連太子胤礽都夢寐以求,且百官忌憚的《百官行述》,老四胤禛爲什麽要當著衆人面一把火燒掉呢?

其實不僅我們有這個疑問,在場的各位同樣有疑問,爲此老四胤禛也給出了一個答案:

“一來可以安百官之心,以免人心浮動、影響朝局。二來,也避免了有人利用它,亂了朝綱!”

事實上,這時候的老四胤禛處境並不好,當初因爲追繳戶部欠款,已經得罪老鼻子人了。臨了了,還被太子胤礽擺了一道兒,弄得他裏外不是人!

如果他手握《百官行述》,不透露出去,沒人搭理他,有或沒有都一樣。透露出去了,反而適得其反,只會更增加百官的厭惡。到時候不僅原本厭惡他的人繼續厭惡他,連原本欣賞他,看中其正直的人,也會失望透頂。

而且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有一個官員知道,就會有更多官員知道,最終肯定會鑽到康熙帝耳朵裏。別忘了,當年追繳戶部欠款的時候,連老四胤禛都沒挖出來的三個蛀蟲,康熙帝掌握的卻一清二楚。

到時候,不僅其他皇子們會合夥對付他,連康熙帝都得質疑其動機,且不容他。他也就跟老八胤禩一樣,後者是拿“仁義”收買人心,他則是以“要挾”左右人心,代替老八胤禩成了“其心可誅”之人了。

所以,握在手中,就算沒有別的想法,也會被別人解讀出想法,皇位也將徹底無緣。

四、

既然自己握有《百官行述》,猶如燙手的山芋,要是交給康熙帝會怎樣呢?

若是交給了康熙帝,則是給他出了個大難題,搞不好就下不了台了。因爲有或沒有這部《百官行述》,都不影響康熙帝控制百官,甚至于這些官員的龌龊事,康熙帝早有耳聞,參考追繳戶部欠款時康熙帝的舉動就能看出來。

康熙帝其實很清楚,自己在位的後期,吏治腐敗,貪墨成風,不然的話,他也不會頻頻跟老四胤禛商討整頓吏治的事,還讓他做一名“孤臣”。

他要想辦哪名官員,隨便辦,都能找出點毛病來。之所以他沒有大張旗鼓的去刷新吏治,除了自己愛惜羽毛,好面子以外,更多的是有心無力。

這一點在康熙帝臨終時,曾親口對老四胤禛說過,希望他能繼承皇位:

“朕把這千斤重擔交付于你,朕相信你一定能夠刷新吏治,匡補朕的過失。”

另外,在雍正帝處死弘時的時候,也曾親口說過:

“他老人家臨終囑咐我,要刷新吏治,割弊除舊,他何嘗不知道留給朕的是一個虛晃的盛世!”

所以,就算康熙帝拿到《百官行述》,也不敢大張旗鼓的嚴懲這些官員,這樣做也會動搖國體,極有可能到最後查不下去,等于是丟了面子又失了威信。

更重要的是,老四胤禛給皇上打小報告,不僅其行爲讓康熙帝厭煩,那些官員們也必將更加記恨他,等于是兩頭不討好。

五、

那麽,康熙帝若是收到《百官行述》後,也學老四胤禛一把火燒掉會如何呢?

也不行啊,皇上的大清律法最後的底線,若是他親自動手燒了《百官行述》,也就等于這條底線也被攻破了。那以後這些官員必然會肆無忌憚,胡作非爲,更是變本加厲違法亂紀了。

所以說,雖然康熙帝事後也撓腦袋,想不通老四胤禛爲啥一把火燒了《百官行述》。但,若是真把這東西給他,他才真正要撓破腦袋了,根本就沒法處理。

當然,有人會舉官渡之戰後,曹操親自燒掉了自己陣營的將領跟袁紹眉來眼去的書信的例子。但是這種情況跟《雍正王朝》中的情況還不同,曹操已經打贏了戰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他手下的將領已經沒有第二個選擇了,也就不存在再給其他霸主聯絡的可能性。

也只有燒了這些書信,才會讓底下的將領們沒有顧慮,全身心爲曹老板奮鬥了。

同理,老四胤禛燒掉了《百官行述》,也會讓這些參與其中的官員們,心中的石頭落了地。也證明了他做事光明磊落,敢作敢爲,走正路,行正道,瞬間拉攏了一批官員。

而且,燒掉了《百官行述》也消除了康熙帝的心頭大患,幫他解決了難題。

最後,此舉還斷送了太子胤礽前期的所有努力,以及老八胤禩被暗中偷了家的沮喪。而自己也終于可以作爲單獨的奪嫡力量,正式走到了前台,進入了康熙帝的眼簾。

六、

可是,老四胤禛火燒《百官行述》後,爲什麽在場的各位誰都不敢彙報康熙帝呢?

確實,當康熙帝終于得到消息後,震驚之余,躺在床上也不斷感慨:

“這麽大的事兒,胤禛就一把火燒了,事前不請奏,事後不上報。太子、胤禩,這麽多皇子,誰也不吱聲?”

是啊,老四胤禛爲什麽事前不請奏,事後不上報呢?

很簡單!

用《大明王朝1566》中呂芳的話講,就是萬穩萬當,不如一默:

“任何一句話,你不說出來便是那句話的主人,你說了出來,便是那句話的奴隸。”

因爲,不管老四胤禛彙報的時候,怎麽解釋自己火燒《百官行述》的動機。比如,不想看著太子胤礽誤入歧途啊,不想讓百官受脅迫啊,不想讓皇阿瑪爲難啊,不想亂了朝綱啊……

不管他用什麽理由,都會讓康熙帝多想,是啊,他畢竟當了這麽多年皇上,看奏折的本領還是有的。自然不會被你給出的理由牽著走,反而會質疑動機,真相真是如此嗎?也就是說,只要老四胤禛給出自己的理由,那鐵定是錯的,嚴重影響自己在康熙帝心中的地位。

若是不寫理由,那更是惹康熙帝發怒了,不寫理由,你燒個什麽勁?

所以,作爲當事人,自己找到《百官行述》,自己又一把火燒了,回頭又自己去向皇上解釋原因。這是大忌,因爲有些事本就不能言明,只能自己領會。

七、

那麽,其他的皇子們爲什麽也不趁機打報告,控訴老四胤禛呢?

太子胤礽心裏沒底啊,自己的書信會不會在老四胤禛手中,以及還有沒有其他證據呢?

畢竟整個事件就是因自己而起,自己再去彙報皇上,這不是找抽嘛。所以,他是萬萬不敢彙報皇上的,這樣做就等于賊喊捉賊,搬起石頭砸自己腳了。所以,他也只能氣呼呼的沖老十三胤祥發飙,讓他走,再也不想看到他。

可是,老八胤禩爲啥也不趁機“轟”老四胤禛一下呢?

確實,不僅我們這麽想,連老十四胤禵啊,老九胤禟啊,也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

“上折子,咱們趕快給皇阿瑪上折子,告他一個撕毀罪證,居心叵測!”

可是老八胤禩卻不這樣認爲,他覺得老四胤禛敢這樣做,肯定留有後招,還是讓在場的馬齊走正常廷寄彙報皇上吧。

事實上,老八胤禩因爲舉薦新太子的事,剛被康熙帝痛斥過。在他沒搞清楚狀況的前提下,貿然上折子,極有可能弄巧成拙,惹禍上身。

況且,監國的太子胤礽不彙報,輔政的馬齊不彙報,動手的老四胤禛不彙報,自己一個外人彙報個什麽勁呢,這不是沒事找事嘛。

同樣,馬齊也很爲難,誰知道這《百官行述》中有沒有自己的黑料呢,況且自己又不是老四胤禛肚子裏的蛔蟲,怎麽寫理由呢?

當然,最終這個廷寄還是寄給了康熙帝,只不過僅僅陳述了事實。某月某日某時,雍親王家裏失竊,結果在萬永當鋪翻出了任伯安的《百官行述》,後來就當衆燒掉了,在場的有誰誰可以見證。

所以,別看老四胤禛貌似不經意的一燒,這裏面的學問大了去了,實在是毒。從此之後,太子胤礽徹底失去了威信,老四胤禛也成長爲了最強勢的奪嫡力量,並最終贏得勝利。

當然,因爲篇幅關系,我們還有很多疑點沒有分析到,比如老四胤禛要想火燒《百官行述》,可沒那麽簡單。他爲什麽要特意設宴,還請了太子胤礽、老三胤祉和馬齊到場?

他又怎麽保證大家都賞臉到,並能順利說服衆人,當衆燒掉《百官行述》?

事後老十四胤禵,爲什麽不彙報這事,偏偏寄給了康熙帝太子胤礽跟任伯安的書信,以及康熙帝爲什麽又說老十四胤禵動心思了?

關于這些疑問,咱們下回再說!

4 阅读:685
评论列表
  • 2024-04-05 12:34

    康熙帝任用他的兒子們,占據各個要害部位,讓部門主管怎麽辦?

  • 2024-05-30 13:20

    前有任伯安的百官行述,後有普道昭的四柱清冊,真是循環了[摳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