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看懂嶽鍾琪一舉取代年羹堯,才明白背後的雍正帝心多毒

楊角風發作 2024-05-13 09:18:18

在《雍正王朝》中,西北大將軍職務一直是朝廷各方勢力爭奪的熱門,甚至可以說,誰控制了西北大軍,誰就控制了大清的半壁江山。

所以,在雍正帝還沒當皇上之前,就已經開始謀劃去控制西北大軍。雖然大將軍王是老十四胤禵,但老四胤禛通過年羹堯和李衛控制其糧草供應,也等于間接卡住了西北大軍的脖子。這也導致,雍正帝即位以後,老十四胤禵縱使一萬個不願意,也只能無奈的接受現實,交出了兵權。

可是,作爲當初卡老十四胤禵脖子的執行者,也是繼任的西北大將軍。年羹堯爲什麽不吸取教訓,苦苦經營西北多年,卻被手下心腹伊興阿和嶽鍾琪給算計了呢?

(注:全文5000多字,閱讀時長約12分鍾,後面的分析更精彩!)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文章:看懂嶽鍾琪臉上的傷疤,才明白他爲什麽能取代年羹堯?

一、

年羹堯作爲雍正帝的絕對心腹,原本應該給主子撐腰的,可惜此人過于飛揚跋扈,目中無人,居功自傲,到頭來反倒成了雍正帝的心腹大患。

所以,他在取得青海大捷並回京述職之後,口碑急轉直下。不僅因爲“百官跪迎”的事得罪了百官,還因爲“卸甲”的事惹怒了雍正帝。在利用孫嘉誠的彈劾和求雨,以及雍正帝的三個請求,都未能讓年羹堯醒悟的前提下。

雍正帝決定把第一個蹦出來彈劾年羹堯的孫嘉誠,派往西北。一方面查一下西北大軍的賬目,另一方面,也監督年羹堯,讓他有所收斂,並在西北推行新政。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用後來雍正帝在江蘇,向李衛抱怨時,所說的那樣:

“不知道他是沒有領悟到朕的苦心,還是有意和朕頂著幹。孫嘉誠在那推行火耗歸公,竟然寸步難行,而且從他年羹堯開始,就在跟他過不去了。”

是啊,本來把孫嘉誠派到年羹堯那裏,就是讓他一見到這個人就有所警覺,有所收斂。結果,現在京城裏轉過來的折子,全都說年羹堯在西北更加專橫跋扈了,孫嘉誠的日子自然很難過。

李衛是什麽人?

是雍正帝的鐵杆粉絲,急主子之所急,想主子之所想,就跟他肚子裏的蛔蟲似的,都不用多說,一個眼神就全懂了:

“既然這樣,幹脆把他的大將軍給免了,邬先生早就跟我說過,年羹堯這個人,遲早會闖出天大的禍來。”

二、

雍正帝此次南巡,費勁八叉的又是稱贊田文鏡整汪家奇,又是表揚李衛幹黃倫的,其實他等的就是這句話。

畢竟,汪家奇也好,黃倫也罷,都是年黨成員,田文鏡和李衛能沖他們下手。就表明自己後面撤年羹堯的職務,不會讓自己的這些心腹産生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感覺。同時,也能通過處罰年羹堯,警告他們兩個,即使是皇上的心腹,也不可胡作非爲。

果然,李衛前腳剛說要雍正帝撤了年羹堯,後腳劉墨林就遞上來了“刀子”——孫嘉誠被年羹堯殺了的奏折。

那麽,年羹堯後面被免職的結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罷免年羹堯,年大將軍的大戲,是雍正帝遠程指揮,由老十三胤祥和張廷玉連夜負責落實的。當晚,爲了確保能順利拿下年羹堯,他們一共派出去三路人馬:

第一路人馬,帶著厚厚的信件,裏面估計還有兵符什麽的,限十五天內將東西交到嶽鍾琪手中。

另一路人馬,同樣帶著厚厚的信件,限五天之內交到伊興阿將軍的手中。

第三路人馬,則由圖裏琛帶隊,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前往西北大營。末了,張廷玉將代表皇上親臨的金牌令箭,以及一塊虎符都交到圖裏琛手上,並特意強調了一句:

“該怎麽辦,十三爺都交代了,差事辦砸了,提頭來見!”

圖裏琛在接受命令之前,略帶疑惑的看了一眼老十三胤祥,並最終應了下來。

三、

那麽,問題也就來了,伊興阿和嶽鍾琪都曾經是年羹堯的鐵杆部下。老十三胤祥和張廷玉爲什麽放心派他倆完成扳倒年羹堯的大業,並且送信時間還有十天差距呢?

嶽鍾琪將軍自不必說,當初年羹堯任四川提督的時候,就一直將其帶在身邊。嶽鍾琪將軍也確實給力,剿除四川匪患和血洗江夏鎮,都是頭功。

後來年羹堯去西北任大將軍時,同樣將嶽鍾琪作爲嫡系帶了過去,留在自己身邊。在首次軍事會議上,嶽鍾琪還帶頭頻頻點頭,贊同年大將軍的作戰理念。甚至爲了維護年羹堯的權威,還帶領士兵和不服管理的富甯安對峙過,雙方因此還差點幹起來。隨後在富甯安將軍作戰失利後,配合年羹堯的命令,率兩萬軍馬去抵禦叛軍。

也正是出于對嶽鍾琪將軍的信任,年羹堯才將其升爲副帥,並讓其駐守裏塘、巴塘和黃勝關,嚴防羅布藏丹增入川。換其他將領,年羹堯必然不會放心,將這麽重要的任務交出去。

後來甘肅巡撫範時捷前往西北大營要軍需時,還特意拿嶽鍾琪將軍說事:

“上次甘東誓師,您登壇閱兵,嶽鍾琪是您的副帥,您告誡衆將有事要隨時禀告您或嶽將軍,哎,這在座的諸公都聽見了。”

在座的諸公都知道嶽鍾琪將軍是副帥,也是年羹堯的絕對嫡系,特意從四川帶到青海來的,雍正帝不知道嗎?爲什麽相信嶽鍾琪收到信後,不會將情況告訴年羹堯?

四、

再說一下伊興阿將軍,他是在嶽鍾琪離開西北大營去駐守四川後,年羹堯最倚重的將領,等于是接替之前嶽鍾琪的位置。

而且,之前嶽鍾琪在的時候,年羹堯做什麽決定,大都會詢問一下對方的意見,畢竟是自己帶出來的。而對伊興阿將軍來講,顯然,年羹堯立威的方式,更多是嚴格的軍法。

比如老九胤禟帶領十名禦前侍衛去西北,並跟年羹堯的幾名親兵發生沖突後。就是伊興阿跟著年羹堯去處置,並在年大將軍下達“剁手”的命令後,伊興阿二話不說,直接扔刀讓親兵們剁手。

包括出去打探情報,也是伊興阿安排的,並在打探失利後,被年羹堯下令斬:

“斬,都給我斬了,再派一些有家室的人去,如果探不到叛軍的下落,我殺他們全家!”

要知道,叛軍主力就在法輪寺,這件事年羹堯很清楚,伊興阿同樣很清楚,根本不存在查探不清楚的情況。之所以年羹堯要這樣說,其實就是演給其他將領看的,證明自己確實在努力查找叛軍下落。

所以,他才會在派出伊興阿再去查探之後,馬上就命令桑成鼎給各省下咨文,問下個月的糧草什麽時候運到?

如果年羹堯不信任伊興阿,自然不可能把查探消息的任務交到他手上。不然的話,真回來彙報叛軍主力就在法輪寺,那年羹堯是出動大軍呢,還是不出動呢?

五、

可是,年羹堯如此信任的兩個人,爲什麽卻成了扳倒他的重要人物呢?

顯然,扳倒年羹堯最重要的人物是嶽鍾琪,他趁年羹堯去蒙古王那邊聯姻,不在大營的機會。利用手中的金牌令箭和聖旨,以及自己副帥的身份,升堂換將,完成這一壯舉。並在年羹堯回來之後,嚴陣以待,配合欽差大人圖裏琛,完成拿下年羹堯的任務。

而整個過程,貌似沒有伊興阿將軍什麽事,其實不然!

首先,我們看伊興阿將軍究竟是什麽身份,爲什麽會反年羹堯?

在“剁手”事件發生後,穆香阿曾頂撞年羹堯,說自己身份尊貴,並且是穿黃馬褂的,憑什麽給你下跪?

年羹堯就特意介紹了一下,同樣穿黃馬褂,並在自己手下辦事的伊興阿將軍:

“鑲黃旗佐領下將軍,伊興阿,和碩簡親王三世子,按愛新覺羅宗譜,系當今皇上叔輩。”

要知道,縱使跟雍正帝鬥了半輩子的老八胤禩,都會因爲同爲愛新覺羅子孫,而擱置爭議。甚至不惜跟老九胤禟、老十胤誐、老十四胤禵撕破臉,也要全力支持西北戰事。

如此,年羹堯的飛揚跋扈,心狠手辣,早就惹得百官不滿了,那麽,在他手下做事的伊興阿將軍能好受?

所以,于情于理,伊興阿都是雍正帝的人,不可能被漢人年羹堯收買。這也是老九胤禟和十名侍衛,包括同樣有密奏權的穆香阿,被年羹堯嚇破膽收買之後,伊興阿就偷偷向雍正帝傳遞真實信息的原因之一。

六、

那麽,張廷玉派人去給伊興阿送信,爲什麽要求五天送達,而給嶽鍾琪送信卻要求十五天呢?

除了距離遠近以外,更重要的是,伊興阿在年羹堯身邊,對其行蹤了如指掌。之所以年羹堯去蒙古王那聯姻,從而被嶽鍾琪端了大營,其原因就在伊興阿這裏。

書信先送到伊興阿那裏後,他便開始隨時彙報年羹堯行蹤,並時刻警惕這邊的動靜,防止消息泄露。並在某天確定,甚至慫恿年羹堯將去蒙古王那後,將這個消息及時傳遞給了嶽鍾琪將軍。

所以,年羹堯前腳剛去了蒙古王那邊,後腳嶽鍾琪就偷偷到了西北大營,並升了帳。爲此,年羹堯的絕對心腹,也就是管家老桑在那裏直嚷嚷,今天誰當值,不知道大將軍不在嗎,誰升的帳?

就是伊興阿高喊一句:

“我!”

隨後高喊一聲“誰說大將軍不在”的嶽鍾琪拿著金牌令箭和聖旨,後面跟著欽差大臣圖裏琛,走了出來……

也就是說,伊興阿將軍越早知道雍正帝將向年羹堯下手的消息,才越能提前謀劃。不僅在大營中想方設法屏蔽年羹堯的外部消息,防止消息泄露,同時還能神不知鬼不覺的利用自己當值的機會,將嶽鍾琪將軍迎到大營。

也只有提前十天讓他知道消息,才能給嶽鍾琪足夠的准備時間,以便一舉拿下年羹堯。

七、

當年羹堯終于得到消息,並帶著幾名親兵急匆匆趕回大營後,一切都晚了。

還沒進大營呢,年羹堯就注意到了,大營的旗子已經從“年”字換成了“嶽”字。心中還在嘀咕呢,就見一隊嶽鍾琪的親兵攔著了他們,讓年羹堯下馬並一個人進入大營。

到了裏面一看,除了穩坐大帥座椅的嶽鍾琪,和站在一邊虎視眈眈盯著自己的伊興阿,其他將領,也就是年羹堯任命的都統一個都沒了。

爲什麽說嶽鍾琪這一招非常高明呢?

首先,將年羹堯任命的都統全都升爲將軍,並調往別處,而不是就地免職,換上自己的人。就是爲了防止他們在年羹堯的命令下,犯上作亂,同時有奶就是娘,升官了哪有不接受的。

況且,留下他們,注定是個隱患,畢竟是自己的同僚,還不知道服不服自己呢。

其次,新換的都統也都不是自己的人,而是從外地調過來的。一方面,這些人跟年羹堯沒有瓜葛,接到拿下年羹堯的命令時,也不會手軟。畢竟,嶽鍾琪曾經是年羹堯的鐵杆部下,他提拔的人,理論上曾經都在年羹堯帳下效過命,任命他們當都統,存在一定的風險。

另一方面,嶽鍾琪這樣做,也不是做給年羹堯看的,畢竟欽差大人圖裏琛就在帳後面待著呢。而圖裏琛代表的就是皇上,嶽鍾琪自然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要想讓雍正帝繼續信任自己,自然不能提拔自己人。

不然的話,提拔了自己人,那在雍正帝心目中,嶽鍾琪跟年羹堯有何兩樣?

八、

只有任用外地八旗將領,才能彰顯自己公正治軍的形象,打消雍正帝心中自己有“擁兵自重”的可能性,讓衆人信服。

所以,嶽鍾琪這樣做,年羹堯就非常不理解,接連反問:

“我手下的都統呢?”

“恐怕是都被你關了起來吧?”

“新上任的都統是誰?”

“是你的手下吧?”

在得知嶽鍾琪確實沒有關自己的都統,也沒有任命自己人之後,年羹堯有點驚訝:

“好手段,好手段!”

隨後才後知後覺,你搞了這麽一場大動靜,我年大將軍怎麽一點都不知道呢?

嶽鍾琪嘿嘿一笑,並未回答,是啊,嶽鍾琪爲什麽能瞞著年羹堯做了這麽多事呢,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

其實嶽鍾琪貌似對年羹堯忠心耿耿,但並非其心腹,就跟伊興阿一樣,一直都是貌合神離,只不過年羹堯沒有察覺罷了。

嶽鍾琪第一次出場,就展現出了超強的職場智慧,和隨機應變的能力。當時,老四胤禛跟老十三胤祥商議,將劉八女放出刑部大牢後,派年羹堯再去將其捉回來。

之所以派年羹堯去,就是因爲年羹堯任四川提督這一年,就剿除了匪患,是個狠人,也能辦成這件事。

而年羹堯在接到命令之後,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嶽鍾琪,並有了下面這場對話。

九、

年羹堯之所以要找嶽鍾琪商量,是因爲老十三胤祥下達的這個命令不合規矩,根本不能光明正大的進行。

所以,他們一開始就是假扮劫匪,若不是遇到了淮安營的士兵,根本就不會將老十三胤祥的手谕拿出來。

從年羹堯只不過抖了一下肩,嶽鍾琪就心領神會站起來給他捏來看,倆人的關系相當親密。再加上其執行力超強,又是年羹堯下屬,當初剿匪的主力,那找他商量,也就情有可原了。

但嶽鍾琪也有顧慮,畢竟這種事,不出事還好,一旦事發,自己就是那個替罪羊:

“我們是四川的防兵,讓我們去安徽拿人,這于體制不合,十三爺爲什麽會下這樣一道手谕?”

是啊,既然你讓我看手谕,那我作爲下屬,就得看。但看了後,卻發現了幾個問題,只有把這幾個問題搞清楚了,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計劃。

年羹堯也看出了其顧慮:

“什麽體制不體制的,叫你來,是跟你商量一下怎麽去幹!”

是啊,上面有老十三胤祥頂著,中間還有我這個四川提督,你就照做便是了。而且,我也不是命令你,是跟你商量,所以你只能把事情做好,否則也要承擔責任。

當然,嶽鍾琪還是不想承擔責任,只能繼續問:

“是,關鍵是要有個理由啊!”

話說到這份上,年羹堯也就沒辦法藏著掖著,直接回答,捉拿朝廷欽犯算理由不?

十、

在血洗江夏鎮的過程中,嶽鍾琪把自己的權謀和心術,更是發揮到了極致。

在見識到江夏鎮的財富之後,嶽鍾琪就已然明白,年羹堯就要大開殺戒了。畢竟之前四川剿匪,這種闖匪窩,掠錢財的事,他倆也沒少幹。

再有,年羹堯已經在淮安營官兵面前暴露了身份,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再留活口。所以,嶽鍾琪善于揣摩領導心思,也知道自己躲不過,所以在沒有得到明確命令之前,決定先下手爲強。

但是,他又耍了個心眼兒,畢竟阮千總已經繳械投降了,若是此時下手,自己這邊的傷亡基本忽略不計。這樣的話,就有問題了,以後追究起來,責任怎麽負?

所以,他才會下命令:

“阮千總,帶著你的弟兄去領兵器。”

等到他們即將拿到兵器之後,突然就劃了自己臉一道兒,並大喊一聲:

“造反了,弟兄們,殺啊!”

這樣一來,自己這邊就難免有些傷亡,再加上自己臉上的傷。一方面,可以防止自己這邊的人臨陣退縮,不敢下手,另一方面,上報情況時,也很難找出破綻。畢竟,若不是他們造反,自己這邊的人怎麽會有傷亡呢,況且還是我這個高級將領?

這也是嶽鍾琪的自保手段,畢竟在年羹堯的手下辦事,一不小心就可能栽了進去。若是不大開殺戒,搞不好自己就被年羹堯滅了,大開了殺戒,又得避免被朝廷追究責任。

也就是說,嶽鍾琪雖然一邊聽從年羹堯的命令,但背後也在尋求自保的手段,防止跟他綁的太緊,不便抽身。

當然,他也成功騙過年羹堯,被升爲了副帥,並進駐四川。隨後,他便開始運籌帷幄,不僅瞞著年羹堯跟甘肅巡撫聯絡,進駐松潘,還最終端了年羹堯的老巢。

而背後運籌帷幄的雍正帝也確實毒,讓年羹堯也體會了一把被心腹出賣的感覺。是啊,朕當初那麽信任你年大將軍,結果你卻背著自己在西北搞事。現在讓你也嘗嘗被身邊人落井下石的滋味,不好受吧,很難受吧?

但是嶽鍾琪畢竟不是年羹堯,自己升了那麽多異地將領,雖然打消了雍正帝的疑慮。卻讓跟隨自己多年的部下不滿,再加上跟新的都統缺乏默契,戰鬥力大打折扣。這也導致,後面的西北戰事,嶽鍾琪很少打勝仗,甚至搞出阿爾泰大營被叛軍襲擊,他還上折子邀功的鬧劇。

那麽,處死年羹堯之後,雍正帝有沒有後悔過,就像他說的那樣,死了張屠夫就吃帶毛豬?

關于這個問題,咱們下回再講!

4 阅读:56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