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4指標到校名額分配引發的兩個解讀

愛看頭條 2024-05-16 14:20:59

家長們看懂了2024年指標到校政策了嗎?

什麽是“指標到校”以及怎樣才能成爲“指標到校生”這類問題完全不需要再爲家長“科普”了,若再絮絮叨叨,絕對是輕視了家長的智商!即使個別家長還不了解的,相信他們也會從“度娘”那裏獲得准確答案。

其實,除了有關指標到校的問題,家長們還可以從中解讀出更多有關今年中考的資訊,以便在政策框架內爲孩子今年中考成功獲取“利益最大化”。

【解讀一】:2024年招生計劃略有提升,主要來自于新校所增

按照市教育局的官方數據,今年全市指標到校生數量爲23203名,較2023年增加1359名。

爲何增加了1359名指標到校生名額?

這可以從兩個維度來解讀——1,今年的招生計劃較去年有所增加,按照“省級示範性普高須將不低于50%統招計劃提前分配到區域內初中學校”的規定,自然指標到校生的名額也就增加了。2,小概率的可能是,今年招生計劃沒有增加,但用于指標到校生的比例調升了——這種可能性極小極小,按照邏輯來說,如果真是這樣,相關部門絕對會大張旗鼓地告訴大家“指標到校生的占比提升了X%!”

因此,我們的判斷是,2024年省級示範性普高的招生計劃略有提升,但提升的幅度不會太大——包括指標到校生的名額在內,不會超過3000人【特別提示:這是全成都市的計劃,並非僅僅針對“5+2”區域的】。如果考慮到目前已知即將啓用的樹德中學淮州學校、七中育才東湖校區、溫江科技園高中、石室悅動新城學校等新校增加的招生計劃,其余學校的招生規模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基本上保持穩定。

【解讀二】:四七九招生計劃“總體穩定”但“指標到校”大幅增加

市教育局在“一圖看懂”中已經開宗明義地下了結論——四七九“三校七區在招生計劃保持總體穩定的基礎上……”

但是,2024年四七九用于“指標到校”的名額又確實有大幅度增加!

從上表可以看出,2023年相較于2022年四七九指標到校生的名額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各校的增量都是“個位數”,可以理解爲“擠出來”的。但2024年相較于2023年就是大飛躍了,不僅總量增加了134個名額,而是除了樹德外國語校區是減少7個名額外,其余6校區都有增加,更有四個校區的增值達到了“兩位數”——四七九的三個主校區(石室文廟、七中林蔭、樹德甯夏)的增量更是分別高達34、42、36。

增量如此之大,單靠“擠”是不現實的!這同【解讀一】中的分析一樣,同樣只能有兩個途徑——計劃增加或者比例調高。但由于知教育局已經說明“三校七區在招生計劃保持總體穩定”,這就很讓人疑惑了——這些增量到底是哪來的?難道真的是四七九用于指標到校的名額已經在逐漸調高?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算法不一樣了!

周波/文、制表

編輯:方藝霖 責編:高婷 覃峰 審核:馬蘭 黃佳琪 監制:趙若一 王晉升 總監制:李天翔

1 阅读: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