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教育廳,公布“過剩專業”名單!

澤祥評教育 2024-05-16 20:46:33

近日,山西省教育廳發布的《關于制定高等職業學校專業優化調整“三張清單”的通知》中,明確對專業調整采取“總量控制”舉措。

“原則上按照每個專業平均全日制在校生規模300人的標准控制學校專業總量上限,糾正片面追求大而全。對現有專業數超過專業控制總量數的學校和全省布點數超過15個的專業,實行只減不增;並通過有效評估,實現末位淘汰預警,逐步減少,優化布局。”

根據該省提供專業清單,布點超過15個的專業包括大數據與會計、大數據技術、電子商務、計算機應用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等共計16個。

4月底,吉林省教育廳發布《關于深化全省職業教育專業結構改革服務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對需求飽和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大數據與會計、護理、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音樂表演等13個專業原則上限制新增。

我們根據對各省份此前開展2023年度本科專業設置工作要求,以及其他專業設置優化相關措施的梳理,發現多地教育廳也已公布“過熱”專業名單。

例如,福建省優化專業設置,要求布點數超過全省本科高校數50%的本科專業(包括電子信息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16個專業),布點超過20個的高職專業(包括電子商務、大數據與會計、軟件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大數據技術等14個專業),原則上不再增設。

山東省堅決裁撤滯後過剩專業,對布點多、規模大、需求飽和的大數據與會計、電子商務、計算機應用技術、市場營銷、空中乘務等21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原則上限制新增。

江西省爲避免大量重複設置“過熱”專業,2023年要求嚴控申報全省布點數超過15個的專業(急需緊缺專業除外)。雖然相關通知中沒有明確公布限制增設專業名單,但根據《江西省2021-2022學年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可知,該學年全省布點數前10位的本科專業分別是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電子商務、電子信息工程、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會計學,布點數量均超過27個。

來源:《江西省2021-2022學年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分析報告》。

此外,四川省2023年高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中將2022年度初次就業率低于平均就業率、全省布點15個以上、在校生規模300人以上,以及音樂、舞蹈、戲劇類藝術專業就業率低于平均就業率的本科專業納入省控專業名單限制申報。

上海市控制藝術、管理、法學等學科門類以及部分外語類專業普通本科招生規模,調控財經商貿、文化藝術、教育與體育、旅遊等專業大類的職業本科和普通專科生招生規模。

黑龍江省原則上不支持增設全省已有50%以上本科高校布點的專業,或全省平均就業率低于 80%的專業。

“大數據”專業火過頭了?

通過對各地公布“過熱”專業名單的梳理,我們發現“大數據”相關專業多次出現。尤其是高職專業設置中,“大數據與會計”“大數據技術”被多地點名限制增設。

根據對2023年高職專科設置備案與審批結果的統計,“大數據與會計”是全國高職開設最多的專業,達到1652個,布點“大數據技術”專業的高職院校也達到900余所。

本科專業層面,自2015年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中南大學成爲首批獲批“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的3所高校,此後本科院校紛紛布局大數據人才培養。

截至目前,這一專業的備案數量已累計達到768個(不包括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情況)。

從曆年專業備案情況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在2017—2019年間出現了爆發式增長,三年合計共新增584個。但此後四年該專業的備案數量已有明顯下降。

開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的學校覆蓋了“雙一流”院校、地方本科院校,並且從最初主要集中在綜合類、工科類院校,到如今很多財經類、師範類、醫學類、體育類、語言類的高校也都開設。

另一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自2017年首次進入本科專業目錄,增設數量雖未出現激增但也是穩步增長。截至2023年該專業備案數量已經達到252個,與“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並肩跻身近五年新增數量較多的本科專業TOP10。

盡管目前“大數據”相關專業在公衆眼中仍熱度頗高,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還是出現在福建省限制增設本科專業名單中。

11個專業,五年新增破100

事到極致必然醞釀拐點。從首次開設,到大規模布點,再到限制開設,不到10年間,“大數據”相關專業經曆的“過山車”式變化,或許也值得高校在增設其他“熱門”專業時關注。

縱觀近5年本科專業備案情況,增設勢頭最猛的是“人工智能”專業,共有502所院校設置。如果加上2018年首批開設該專業的35所院校,目前本科院校中設置人工智能專業的比例超過四成。

其他新增數量較多的專業還有智能制造工程(289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287個)、數字經濟(226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223個)、機器人工程(180個)、智能建造(148個)、網絡與新媒體(147個)等。

熱門也不能“一擁而上”

這些“熱門”專業大體上可分爲兩類:一是爲滿足新興産業發展需求而設置的新專業,二是爲了適應産業升級對傳統專業的重塑升級。

但是不是只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高校就能“但開無妨”?此前也曾有過不太成功的案例。

時至今日,電子競技産業仍處在蓬勃發展階段。巨大的電競人才缺口讓“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進入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增補專業中。2018年,該專業增設又進入本科專業目錄。

但據媒體報道,某高職院校2018年開設的電競專業,僅存在了5年後就于2023年暫停招生。生源基礎和培養方案不完全一致,師資不足,畢業生對口就業率低,偏離學校辦學特色等因素,促使學校在專業(群)設置與動態調整中,主動將電競專業“末位淘汰”。

可見在專業增設中,除了考慮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高校還要謹慎思考以下幾個問題:計劃增設的新專業與學校的辦學定位相符嗎?能讓學校相關領域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嗎?在對擬建專業上的投入上,會因爲現有資源不足而受到限制嗎?有足夠的教師、教學資源爲專業長遠發展提供支持嗎?

而針對那些爲適應産業轉型需求,由傳統專業改造升級形成的新專業,最需要避免則是換個“新馬甲”攬生源。如果專業實際培養中不能跟上産業發展和技術進步,使畢業生仍不能滿足行業用人需求,那麽不論專業多熱門,被停招,甚至撤銷也將是它最終的歸宿。

主要參考文獻:

[1]教育部、各省教育廳、市教委網站。

[2]羅豔. 開設五年後,一所高職院校的電競專業暫停招生[EB/OL]. [2023-12-29]. 新京報.

8 阅读:12211
评论列表
  • 2024-05-17 05:40

    計算機和機電這類,市場營銷類專業不應該限制,這類是專科主幹專業,也是社會可以無限接納的專業,應該砍的是就業面窄學校又多的專業。他這樣過分一刀切全部按照布點數量,不按照社會對職業教育專科層次各專業需求量來卡是有問題的。會導致社會需求量大的得不到滿足,需求量小仍然跟內卷

    用戶10xxx59 回覆: 用戶64xxx80
    但是能就業啊,就業面窄的壓根不能就業,更悲催
    用戶64xxx80 回覆:
    市場營銷就是個笑話,純耽誤學生的前途
  • 仁者 11
    2024-05-17 15:06

    說實話,學前教育和護理要本科幹什麽

    Σ>―(灬⁺д⁺灬)♡―――> 回覆:
    如果你當過高校老師,你就知道這些專業要本科幹什麽了(但是不要拿個例說話)
    寬容 回覆:
    這麽重要,不應該提升從業人員的整體水平嗎?
  • 2024-05-18 08:00

    人口減少,高校擴招以後人人都能是本科學曆。看似競爭少了,其實競爭更激烈。

  • 2024-05-17 19:26

    這三所大學都不招本科生

  • hero 2
    2024-05-17 06:30

    除了這些過剩的專業,也不剩啥專業了。一句話就是大學生過剩。

  • 2024-05-18 10:53

    多設點實業、技術能專業!

  • 2024-05-17 16:23

    其實就是人過剩,和專業無關。或者說,至少有些專業(表單裏)是背鍋的!

  • 2024-05-17 16:30

    爲什麽讓這些學校存在這麽多年呢?!

  • 2024-05-17 12:49

    大學老師過剩成立了大學,結果大學生過剩了,成了剩于勞動力

澤祥評教育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