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規劃過江隧道,變高速收費?

黃埔圈圈 2024-04-18 06:47:30

黃埔,也是一個濱江城市。珠江及支流東江,從黃埔南部穿過。

但也形成了一道天然阻隔,黃埔陸地與長洲島,以及與周邊東莞麻湧、番禺化龍-大學城、海珠琶洲的聯系很弱。

長期以來,黃埔南部過江通道只有一條讓司機們肉疼的黃埔大橋。

還有一條狹窄的東江大橋,四車道彙入一車道,加之來往穿梭的小電驢,讓每天往返西區和麻湧的居民堵到懷疑人生。

去年,地鐵7號線二期開通,一江天塹變通途,極大縮短了黃埔與番禺及廣州南站的通勤距離。

但地鐵的通行覆蓋範圍終究有限。在汽車時代,路面交通同樣重要。

近年,黃埔規劃了4條過江通道,分別是:魚珠隧道、沙魚洲隧道(開放大道-南大幹線)、開發區通道(西區-化龍隧道)、東江通道(西區-麻湧)。

另外,東江大橋也將由雙向2車道拓寬爲雙向4車道,按城市主幹路標准設計,設計速度60公裏/小時,全長約1.7公裏。

目前,除魚珠隧道在建,計劃2026年底建成。其余4條過江通道,還處于畫餅中。

其中,東江通道進度稍微快一點。最近,東江通道工程進入勘察設計招標階段。

招標信息顯示,東江通道采用城市主幹路兼一級公路標准, 設計速度60公裏/小時,雙向六車道。路線全長約2.13公裏,主體隧道長度約1870米(含過江段)。估算總投資爲23億元(未含建設用地費)。

東江通道起點位于水鄉大道延長線,采用盾構隧道穿越東江,下穿友誼路、東江大道後,沿志誠大道走向,終點位于黃埔區開發大道。

東江通道及其規劃接駁的另一條規劃高速(增莞番高速),是穗莞合作的戰略通道,有助于黃埔-東莞麻湧-番禺等3個區域的互聯互通。

東江通道雖已先行一步啓動勘察設計招標,但也別高興太早。困難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

從項目審批程序來看。勘察設計完成後,要做可行性研究報告,待通過審查後才能進入到招標階段,繼而才能開工建設。一般需三個月左右的時間。不同類型的建設項目時間會有不同,從三五個月到一兩年都會有。

僅走完這個流程,保守起見恐怕得要一年半載。

更重要的在于,這些涉及跨區尤其是跨市的交通項目,協調難度非常大,幾乎每一個工程節點、每一處細節,都可能存在扯皮。

萬事開頭難。最大的問題是項目經費問題。這些跨區、跨市項目,雖由市交通部門主導,但具體執行,尤其出錢的是地方。

而現在地方財政已捉襟見肘,幾條過江通道預估耗資高達超100億,如果都由地方財政承擔,不堪重負。

所以,目前東江通道也面臨一個籌資的問題。從哪裏找錢呢?據說,將通過舉債融資方式修建東江通道。這又可能涉及要不要收費、收多久的問題。

當然,東江通道設計標准是城市主幹道,非高速路,收費的概率很低。

但另外兩條過江通道——沙魚洲隧道和開發區通道(化龍隧道),現已按高速公路標准設計,很有可能要收費。

事實上,在廣州市2024年重點建設預備項目中,這兩條過江隧道明確列入了高速公路的分類下,而不是在市政路橋類目。

另據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回複:

沙魚洲隧道、開發區通道,目前由廣州市交通局牽頭會同市交投集團按高速公路標准開展可行性研究。下一步,市交通運輸局將結合省有關規劃及建設資金籌措情況,積極推進項目各項前期工作。

據官方回複,開發區通道主線起點位于廣明高速化龍立交,終點設置于黃埔區東江大道。

而沙魚洲隧道則其余黃埔區開放大道石化南路,最終接入新化快速路。兩條過江通道之間,銜接南大幹線-東部快速。

另據2022年9月全市交通工作調度會,提及黃埔至南沙東部幹線建設問題,同意推薦“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建設方案。

即沙魚洲隧道和開發區通道按經營性收費高速公路建設,主線按一級公路兼城市快速路標准建設。

以上多個信源說明,沙魚洲隧道與開發區通道,將有可能采用收費建設模式。

0 阅读:95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