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剛到,美國就威脅對華金融戰,沙特已帶3萬億項目馳援中國

李堪評國際 2024-04-25 21:35:23

布林肯訪華之際,美國就對華發起金融戰信號。與此同時,沙特卻派人帶著上萬億的項目,到中國謀求合作。

據環球網24號消息,就在布林肯登上訪華專機的同時,美國突然發出警告,如果中國繼續爲俄羅斯提供芯片、巡航導彈、發動機等關鍵技術,或者軍民兩用産品,美國將考慮對中國金融機構和其他實體發起制裁。

聽到這個消息我並不意外,只能說該來的還是來了。我在半個月前視頻曾跟大家提到過,要警惕美國華爾街對中國突然發起金融戰。就在布林肯訪華前兩天,我還提到一個美國參議員,提出要讓中國交還一百年來,總計超過1萬億的美債,當時我就跟大家說過,這很可能是美國對華發起金融戰的前兆。

那麽如今要怎麽理解,美國正在考慮對華發起金融戰這事兒呢?在我看來,美國這麽做有兩點主要原因。

一是美國對華經貿戰、科技戰等各種手段都用過了,但收效甚微,中國反而在制裁中得到曆練,倒逼不少産業升級。所以美國想要阻撓中國和俄羅斯做生意,只剩金融一張牌可打。

二是以目前美國在亞太的布局來看,美國想要在接下來,引爆日韓菲三國和台灣地區,跟中國大陸的沖突,甚至是熱戰。爲了給接下來的布局做准備,美國想要在金融上對華一步步脫鈎,以免到時候沖突爆發,中國金融市場動蕩傳導到美國。

所以從布林肯訪華之際,美國對中國威脅來看,美方是完全沒有拿出打交道的誠意。但我們也不用太過擔心,原因有三。

一是中美經貿基本盤太大,美國不會突然發起狠厲的制裁,只會循序漸進,慢刀割細肉,逐漸對華金融脫鈎。

二是因爲美國早先的制裁,中國銀行巨頭早就在收縮和俄羅斯的業務往來,中俄經貿本幣結算額,早已超過90%,而且主要是依靠跨國業務很少的小銀行。所以美國真要制裁這些小銀行,也對它們造成不了多大影響。

三是美國的歐洲盟友們,盡管正在逐年減少對華投資,但跟中國仍有頻繁貿易往來,只有中國才能滿足它們龐大的市場需求。如果美國貿然發起金融制裁,受影響的不光是中美,還有歐洲國家。所以美國考慮到盟友心情,就算要制裁也必須給它們准備的時間。

實際上中方對于歐美金融脫鈎,早就做好了最壞打算。這點從中國近些年來,重點發展與俄羅斯、東盟還有中東國家的關系,想推動金磚國家本幣結算的舉止,就能看得出來。

“新未來城”幻想圖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美國對華金融威脅的前一刻,沙特已經在15號派出考察團,帶著他們總投資額3萬多億人民幣的“新未來城”項目,進行爲期1周的訪華之旅,來中國尋求合作。就在布林肯訪華前兩天,沙特還入手了恒力石化百分之十的股份,價值上百億人民幣。

沙特這個“新未來城”項目舉世皆知,許多世界頂級基建和科技公司,都想從中分一杯羹。而“中國智造”的名氣,這些年已經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在中東流傳開來,所以沙特對“中國智造”自然青睐有加。

另外,自從中國主導沙伊兩國世紀和解後,沙特跟伊朗在中東有啥事兒,都會先找中國商量商量。就在不久前,伊朗求王毅外長向沙特轉達,伊朗報複以色列並非想升級局勢,王毅外長對沙特外長轉達後,沙特方面表示對中方完全信任,足以說明沙特對中方的重視。

而沙特與中國走近,派人帶著大項目求合作的行爲,也引起了西方媒體的醋味。像彭博社之流,在沙特使團訪華期間,不停唱衰沙特這個項目資金緊缺,估計很難推進之類的話。但大家也都明白西方媒體這是胡說八道,因爲中東土豪們什麽都可能缺,唯獨不會缺錢,更何況是沙特這個中東巨頭。

《聯合早報》21號稱,過去一年時間,隨著歐美國家減少對華投資後,中東主權基金已經在中國市場取代歐美資本的角色,加大了對華投資比重。從這也看出,中東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

總之,從中東資本的表現來看,對于美國要發起金融戰一事,大家不必太過擔心。因爲中國早就已經開始布局,應對即將到來的風浪。

5 阅读:5046
评论列表
  • 2024-04-26 12:25

    美國一家獨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多極格局已經來臨

  • 2024-04-26 16:17

    手上不拿美元可獨善其身,抛完美債一身輕,金融戰不起作用

  • 2024-04-26 02:13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 2024-04-26 07:39

    美國人還認爲自己可以一直指鹿爲馬。

李堪評國際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