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代,在部隊服役的城市兵和農村兵,觀念想法截然不相同。

齊魯趙公看世界 2024-04-18 07:04:48

我從入伍到部隊的每個時間段裏,津貼費從7、8、10、12元,一直到每個月能領到四、五十元津貼費,再往後每一年的津貼費都還增長。那時候的錢確實是值錢,購買力很強。除了購買必需的日用品之外,把結余的錢存儲起來,寄回老家,幫襯家裏解決一些困難。

1983年,是我入伍到部隊的第四個年頭,我已在連隊擔任了兩年的文書職務。這一年,我有幸被調到團政治處電影放映組,組裏共有四名同志,組長是有一名幹事兼任的,有一名志願兵和兩名普通戰士。放映組肩負著爲全團部隊及駐地村莊、企業、學校放映電影的工作任務。

到電影放映組第二年的年底,迎來了我人生當中的又一個轉折點,我有幸被批准轉爲了志願兵。在當時按照規定不能夠從部隊士兵當中直接提拔幹部,能被轉爲志願兵,那也是百裏挑一了。不出意外的話,幾年之後退伍到地方就可以安排工作,脫離了農村那種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艱苦生活。拿農村老輩人的一句話說,那就成了公家人吃商品糧了。

我記得剛轉志願兵的時候,當時每一個月領到的津貼費是40多元。志願兵同普通戰士一樣,是實行的供給制,吃飯穿衣是不需要再交夥食費和服裝費的。而幹部是需要每一個月都要交夥食費,領取服裝的時候還要交服裝費。每個月40多塊錢津貼費,在當時那個年代無疑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是能夠辦不少事情的。然而,這筆錢對我們這些家庭生活困難拮據的人來說,並不能允許我們奢侈浪費亂花錢的。相反,會更加懂得了珍惜。每個月,都會精打細算,合理分配在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學習用具書籍等方面。然後把結余的錢積攢起來,半年左右的時間給家裏寄回去一部分,幫助家裏解決生活上的一些困難。就是這樣,讓我在部隊的日子裏,學會了如何勤儉理財,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平衡。

然而,從城市入伍的尤其是從大城市入伍來到部隊的戰士,一般情況下,在部隊裏他們是不太積極向往轉志願兵的。因爲他們都有一個優越的條件,退伍之後都能夠安排很好的工作,或者是替老換幼頂替父母接班工作。所以很多城市入伍的士兵,他們滿服役期之後,都會積極的要求退,早早的到地方上參加工作,過上市民那種隨遇而安的生活。

時光荏苒,轉眼間許多年過去了,我也轉業離開部隊,在地方上又工作了20多年,現在已退休在家,含怡弄孫安享晚年,開始了新的生活。然而,在軍營裏的那些日子仍然曆曆在目。回憶起那段時光,我感慨萬分,深知那段軍旅生涯對我一生的影響。

0 阅读:71

齊魯趙公看世界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