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爲何想恢複分封制?因何失敗?

說不盡的曆史風采 2024-02-14 18:37:39

在貞觀元年的六月,當李世民的禦極即將迎來一周年之際,他或許已經意識到,即便是如他這般英明睿智的君王,在面對朝中新舊勢力的交織時,處理起來也是相當棘手。他深知,若後世子孫中有人品行不端,這大唐的江山便可能岌岌可危。因此,他開始深切關注唐王朝的命運以及解決之道,希望確保這基業能夠長治久安。

跨越三皇五帝至唐的2000多年曆史,朝代更叠,有的如周之長治久安近八百年,有的如秦之威猛,一舉蕩平六國卻僅有短短15年。這一鮮明對比,讓李世民心生波瀾,似有所悟。

他忍不住詢問身邊的侍臣:“周與秦,爲何一長一短?”宰相蕭瑀答道:“商纣失道,武王得人心而興。周與六國和睦共處,秦始皇卻挑釁生事,雖得天下卻失人心。雖同爲暴力奪權,但人心向背決定其國運之長短。”李世民聽後大笑:“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以德治國,仁政施天下。秦則相反,以力得天下,卻無法以力治天下。奪天下可借武力,治天下則需順應民心。”李世民內心的傾向已顯而易見,他向往周之800年國運。

兩個月後,貞觀元年8月,李世民再次與近臣探討長治久安之策。蕭瑀深思後答道:“三代分封所以長治久安,秦行郡縣故而速亡。”此言正中李世民下懷。夏、商、周三代的國運皆超400年,自秦廢分封至楊隋,除北魏外,政權皆短命。分封制在李世民心中生根,這一思便是十年。

衆臣明知分封制的弊端,漢景帝時的七國之亂、晉惠帝的八王之亂皆是前車之鑒。秦與隋的二世而亡並非因廢分封行郡縣。然而李世民爲求國運永昌,大臣們不便直言。更因深層次的原因,他們未敢過多反對。

貞觀十一年六月上旬,太宗皇帝李世民頒布诏書,宣布荊王李元景(李淵之長子)和吳王李恪(太宗之長子)以及其他的21位宗室親王將世襲刺史職務。然而,此诏一出,猶如捅了馬蜂窩,引發了朝野的廣泛爭議。衆臣紛紛上書,各抒己見。

其中,李百藥率先發聲,他提出國家命運自有定數,與皇帝的英明、官員的賢能緊密相關。世襲刺史會阻塞賢良之路,不利于國家長治久安。他建議皇帝暫緩實行,待社會風氣好轉後再議。而馬周則從實際出發,指出世襲難以保證後代同樣賢明,若出現不肖子孫,將對百姓造成傷害,同時也會給朝廷帶來撤藩或保留的兩難境地。他建議學習光武帝劉秀,只給予爵位和賦稅,而非實權。

令人意外的是,魏征這次並未直接反駁,而是從財政角度提出反駁。他認爲分封會導致賦稅收入減少,僅靠關中地區難以維持官僚體系運轉。戰時如何籌措資金也是一大問題。顔師古則提出折中方案,建議分封親王之子,以州縣相隔、互相制約。他們必須服從中央法令,不得擅自施刑。

然而,這些意見並未打動李世民。14位功臣見狀,紛紛耍賴,拒不之藩。僵持之際,首功之臣長孫無忌主動請纓,懇求停止賜封世襲刺史。他以夏、商、周三朝爲例,指出封建制無法長久,兩漢以來廢除諸侯國、以郡縣治理才是正道。他擔心子孫可能因襲封而觸法或遭禍,希望皇帝收回成命。

長孫無忌不便明說,便讓兒媳長樂公主向李世民傳達了衆臣的不滿與擔憂。李世民深知功臣們爲江山付出巨大,不願背負忘恩失信之名。于是,在貞觀十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持續兩年多的世襲刺史被太宗皇帝叫停。

在曆史的長河中,裂土分封制曾是一個時代的標志。對于被分封者而言,那片封地就如同一個微縮的王國,孕育著他們的權力和榮耀。有句俗語說的好:“甯做雞頭,不爲鳳尾”,這句話在分封制中得到了生動的體現。盡管封國規模不大,但至少是一國之主,擁有著無上的權力與尊榮。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像長孫無忌這樣的睿智之人,爲何會集體抵制這種制度呢?這其中的緣由,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明面上的原因,分封不合時宜,這無疑是曆史的倒車。然而,暗地裏的因素更是值得我們深思。唐天寶以前,關中本位政策使得中央權重,地方權輕。與漢代相比,唐代州郡轄區更小,人口也更少。漢代一州有十五個縣,人口百萬,組織龐大,州郡守相擁有任免治內官吏、生殺予奪之大權,實權在手。而唐代州郡轄區僅三百裏,只轄四五個縣,人口十幾萬。並且,還有諸如觀察使、經略使等機構進行掣肘,導致地方權力很輕。

對于地方才士來說,升遷要先成爲中郎郎將,然後再補郡守。因此,由京官外放往往被視爲貶官。這導致刺史的權力沒有京官大,而且受到多方制約,難以有所作爲。

那麽,熟讀曆史的唐太宗爲何還要堅持這樣的分封制度呢?其中必然有他的深意和考量。曆史的洪流中,每一個決策的背後都蘊藏著無數的智慧和考量。或許唐太宗有著自己的戰略思考和長遠規劃,而這一切都需要在曆史的長河中慢慢尋找答案。

據小編分析,有以下3個原因:

第一:分封制度在關東的實行,旨在讓關隴集團的勢力滲透到基層,從而穩固帝國對關東的統治。如同窦建德的死引發河北的反複叛亂,如果關東被自己人控制,帝國的統治基石將更加穩固。

第二:此策意在削弱關隴集團和軍功集團在朝堂的影響力。三省要職被這兩大集團占據,讓人不禁聯想到晉武帝司馬炎爲防宗室賢王司馬攸奪權而實施的分封手段。諸王不願就藩,但有封地便成大殺器,即便功臣生前不就藩,其子也必須就藩,等于被逐出京城。漢文帝亦有此舉,將列侯遣之國,名正言順。

第三:14位功臣的封地均非其籍貫所在地,彼此間相互牽制。李世民對功臣的猜忌和不放心,如對李靖、李世績、尉遲敬德的處置,使得房玄齡謹慎守職。長孫無忌雖功勳卓著,但在貞觀一朝長時間僅挂榮譽職銜。通曉曆史的大臣們怎會不明白李世民的真實意圖?他們起初默不作聲,避免招惹猜忌,直到诏書既定,再不爭取則將被逐出京。

而太宗最終收回成命,背後是關隴貴族的威脅。自宇文泰創建關隴貴族對抗北齊以來,貴族勢力穩固。李淵快速取代楊隋建立李唐,正是因爲楊廣破壞了關隴貴族的利益。如今李世民再觸犯其利益,對于李世民來說,後果很難掌控,所以他也不得不放棄了分封制。

0 阅读:65
评论列表
  • 2024-02-19 13:25

    瞎吉拔寫!吳王啥時候成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