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i平台體驗性能加持,13600KF+B760M+撼與科技A770TITAN裝機體驗

極客數碼最前線 2024-04-19 15:55:02

在2022年,intel重啓顯卡線,帶來了多款性價比十分不錯的顯卡。而近段時間,又有傳言說intel第二代産品e即將面世,甚至已經有數款Battlemage GPU曝光,讓不少intel忠實粉絲直呼期待,或許在今年年底,就會與大家見面。紅綠廠的實力強,intel也一點都不虛,畢竟在CPU上有著絕對優勢,相信不久將來我們也能看到三足鼎立的局面。今天就剛組了一套3i平台,來看看這套配置能不能滿足大家電競遊戲的需求。

有了解過intel顯卡的朋友肯定知道,這是intel的哪塊顯卡吧?沒錯,這就是英特爾銳炫™ A770,這是撼與科技家的産品。對于撼與科技這個中文名你可能有點陌生,但說到Sparkle,相信好多老玩家都比較了解了吧,自1982年起投入電腦産業,已有超過40年的曆史。這款撼與科技Intel Arc A770 TITAN 16GD6顯卡是撼與推出的面向主流遊戲市場的核心戰力産品,三風扇設計,霸氣十足。

藍色主調就十分符合intel的特性,兒風扇則采用了常規的黑色設計,藍黑對沖給人帶來更強烈的視覺沖擊。該卡是長度爲309mm長以及厚度爲2.5,也能駕馭普通的MATX箱子,板正的設計讓這塊顯卡顯得比較低調。

暗藍色的外殼加上斜紋線點綴,讓板正的設計增加了線條感。

散熱方面,撼與科技Intel Arc A770 TITAN 16GD6擁有三風扇的TORN散熱,三把定制的9扇葉AXL風扇的加持能讓其熱量能迅速散開,中間TITAN貼紙與兩邊Sparkle區分開,品牌與系列讓玩家一目了然。

可以見到,每篇扇葉還有特殊條紋設計,也是比較有個性的。與此同時,這三把風扇還支持低負載停轉的功能,平常使用的時候基本是零噪音。

撼與科技Intel Arc A770 TITAN 16GD6整體功耗爲225W,提供了兩個8pin的接口,推薦使用650w以上模組電源,這樣其實就差不多了。

在這個RGB時代,無燈效又何能稱得上電競呢?雖然撼與科技Intel Arc A770 TITAN 16GD6在風扇上沒加入RGB燈效,但在側面正對外位置,顯卡還是加入了燈效的,Sparkle LOGO和下方長條線均加入了RGB燈效,而且這個LOGO燈是帶有ThermalSync專利技術以及溫度傳感器的,它可以通過顯卡的溫度來實時改變燈光顔色。這樣我們在遊戲的時候,就可以實時監控到顯卡情況了。

透過散熱器側面的間隙可以看到,撼與科技Intel Arc A770 TITAN 16GD6的TORN散熱片有鍍鎳的熱管以及密集的散熱鳍片,老品牌做工用料方面還是比較厚道的。

對于中高端顯卡來說,全金屬背板也是必備項了,可以見到,撼與科技Intel Arc A770 TITAN 16GD6的背板尾部還加入了镂空設計,防止熱量積聚,通過側面和尾部位置,讓熱量能迅速從各方散出。

來看看接口方面,DP 2.0*3+HDMI 2.0*1的搭配也是比較常規了,輸出可支持最高8K@60FPS,滿足用戶對高清的需求。

主板方面,入手的是微星家的MAG B760M MORTAR WIFI II,這塊板子相信大家也比較熟悉了,畢竟微星家的迫擊炮可以說是鼎鼎有名了。當時13600KF+微星MAG B760M MORTAR WIFI II價格也是2K出頭,套裝性價比十分高,就入手了。這是B760M MORTAR系列的二代産品,升級包括了:取消了會被超過雙槽厚度顯卡遮擋的PCIe 3.0 x1插槽,增加了一個M.2插槽,而且三個M.2插槽均爲PCIe 4.0 x4;其中兩個配備了散熱片。內存最高支持頻率從第一代的7000+MHz提升至7800+MHz;Wi-Fi天線也從舊版的兩根天線棒升級成鲨魚鳍天線。

主板爲M-ATX規格,尺寸爲24.4 x 24.4 cm,支持12/13/14代CPU這個應該大家都十分熟悉了,12+1+1相豪華供電加持,對其信心滿滿。其實預算不足上中高端Z790的話,我覺得這塊板子絕對能滿足你的需求,畢竟這個供電和做工用料來看,對于i7/i9,它也能完美駕馭。

內存方面,提供了四條DDR5內存槽,支持XMP 3.0以及Memory Try It!超頻技術,最高頻率可以去到7800MHz+(OC),當然了,這對內存也有一定要求,大家看預算來選擇即可。

在M.2爲標配的時代,多M.2接口也是十分有必要的,畢竟現在SATA口都在不斷減少了。微星MAG B760M MORTAR WIFI II配備的是三個PCIe 4.0的M.2接口,一三口帶散熱馬甲,買普通M.2即可,而中間位置可能怕擋顯卡,就沒提供馬甲了。

衡量一塊主板的好與不好,我絕對接口也是比較重要的,多接口就能接更多的外設設備,例如我有屏幕燈、鼠標、鍵盤(占用2個SUB),就去了4個USB口了,普通的主板真頂不住。而微星MAG B760M MORTAR WIFI II的接口絕對不輸于Z790,USB 2.0*4、HDMI 2.1*1、DP 1.4*1、USB 3.2 Gen2 A口*3、USB 3.2 Gen2x2 Type-C口*1、2.5G LAN口*1、無線網卡SMA口、7.1聲道的3.5mm音頻口*5以及S/PDIF光纖口*1,整體配備十分豪華。

機箱方面,爲了亮出我的硬件,入手了一套“海景房”——安钛克C8,這個箱子也可稱得上DIY界的網紅箱了吧,見好多玩家曬這個箱子的裝機體驗。以前我用的是安钛克家的P120,算是初代“海景房”了吧,C8的到來讓“海景房”的體驗更爲極致。C8比起P120來,升級采用了無框架遮擋的雙全景玻璃面板,取消立柱的設計使主機整體看起來更加通透,對燈光的表現效果遠勝P120。並且,C8是一款全塔機箱,其內部空間更大,更容易適配各種不同尺寸的硬件。

其除了尾部和底部不能拆卸外,正面、兩側面頂部均支持自由拆卸,而且均采用了卡扣式無螺絲設計,讓玩家能盡情折騰硬件,而且海景房的意義還在于能把自己喜歡的手辦放入箱內進行裝飾,自由拆卸讓玩家多了更多DIY空間。同時喜歡玩背線的朋友也有福了,憑借著全塔機箱的優勢,安钛克C8提供了90mm深的藏線空間,可以說相當驚人,也就是說就算你不喜歡走線也沒問題,把線材一頓塞入也不會影響到閉合後蓋。

爲了滿足用戶玩燈效的需求,安钛克C8整機配備了10個風扇位,頂部、側面、底部均支持360mm水冷,這“吞吐量”絕對能滿足你的需求了把。

開關機、3.5mm音頻、USB 3.0*2、Type-C、重啓鍵爲中高端箱子的標配接口了。

顯卡入箱,藍白銀三色對撞,值得期待。來看看我整體配置情況把:

CPU:酷睿i5-13600KF

顯卡:撼與科技Intel Arc A770 TITAN 16GD

主板:微星MAG B760M MORTAR WIFI II

內存:技嘉DDR5-5200MHz 16GB*2

固態:影馳星曜X4 PRO 1TB

電源:安钛克NE1000GM

機箱:安钛克C8“海景房”

裝機過程就不多說了,看看整體的燈效情況:

大家比較熟悉的魯大師,總分1962762,CPU得分900960,顯卡得分527704。

3DMark的Speed Way測試,撼與科技(Sparkle) Intel Arc A770 TITAN 16GD6得分2444。

3DMark Time Spy Extreme項目,撼與科技(Sparkle) Intel Arc A770 TITAN 16GD6分數是6704。

3DMark PortRoyal,撼與科技(Sparkle) Intel Arc A770 TITAN 16GD6分數是7206。

3DMark TimeSpy,撼與科技(Sparkle) Intel Arc A770 TITAN 16GD6分數是13951。

溫度方面,在開啓Furmark進行壓力測試5分鍾之後,顯卡的核心溫度僅有64℃。

最後:

3i平台的整體表現還是能滿足我預期需求的,整體配置無論顔值還是性能,對于2K遊戲開高特效其實並沒什麽問題,驅動方面用了一段時間了,尚算穩定,希望intel能在驅動上再對更多遊戲進行優化,帶來更好的驅動體驗。在顯卡方面,雖然intel還是小老弟,但我覺得“三足鼎立”的時代也將會很快到來了,值得期待。

0 阅读:2

極客數碼最前線

簡介:熱愛數碼,熱愛DIY,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