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國債重磅解讀,建國以來總共發行過4次,每次都有重大背景

壹號觀滄桑 2024-05-15 15:16:32

背景提要:財政部發布《2024年一般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有關安排》,其中超長期特別國債涉及期限爲20年、30年、50年,決定5月17日發行3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決定5月24日發行2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決定6月14日發行5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

需要注意的是,特別國債在我國曆史上共發行過4次,分別爲1998、2007、2017和2020年,它們背景相似點都是經濟下行與經濟轉型壓力並存。

我們今天重點說一下財政部發布的《2024年一般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有關安排》有關國債的背景和意義。

我們先看一下財政部是怎麽說,我翻遍了整個網絡資料,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本次國債的發行目的和用途都是特殊的”,至于怎麽特殊並沒有太多資料去說明。

但是我們可以回過頭來總結一下過去4次特別國債的情況,或許答案就可以呼之欲出。

1998、2007、2017和2020年4次發行的特別國債中,這四次無疑都是在宏觀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經濟遭受重大沖擊,或是面臨巨大風險時發行的,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因此這次也不例外。

2024年發行的這次特別國債,早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初見端倪,當時的政府工作報告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明確提出是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而且提出2024年先發行1萬億元........”。

這說明什麽?說明我們這次是先行發行一萬億,後繼還會繼續發行,請注意,還會繼續發行。

說到這裏我們就可以簡單總結一下,2024發行的一萬億國債背景是,在宏觀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經濟遭受重大沖擊,或是面臨巨大風險時發行的,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的情況下發行的。

那麽問題就來了,到底什麽是“宏觀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經濟遭受重大沖擊,或是面臨巨大風險時”呢?無外乎以下幾點:1、經濟下行,就業形勢嚴峻;2、地緣政治的周邊風險;3、結構調整轉型陣痛期。

我想以上三點就不用多說了,衆所周知,中國是産業制造、商業運行和資本投資最大的國家,體量已經可以滿足國內和國外需求了,基本上不可能再大了。

但如果體量上不去,傳統在萎縮,高端制造吸納不了更多的工作崗位,這就導致一系列的問題。社會的二八定律(百分二十的人掌握百分之八十的財富)就會更加的凸顯,底層不願意消費了,因爲賺不到錢了,但是社會消費是靠這百分之八十的人拉動起來的。

剩余的百分之二十的富人就不用說了,經濟不好不願意投資,人家的消費需求又有限,影響不了全局。那麽最關鍵的問題就來了,怎麽把這百分之二十的富人資金盤活,才是問題的關鍵。

這就是國債的最大意義之一,給這百分之二十的富人一個長期穩定的收益,又可以讓這些人大量的資金投入到社會發光放熱,豈不是兩全其美?說到這裏,我想大家已經知道這次超長國債的意義了吧?

那麽還有一個關心的問題,這次的國債值得投資嗎?答案是必須的。

懂點金融的就知道國債在理財裏是硬通貨,可以交易,而且收益也比絕大多數的産品靠譜,另外,國債通常認爲是流動性好的無風險債券,是其他債券的基准,流動性很好,可以在二級市場輕易賣掉。

再說這次的國債利率還不錯,收益很穩健,當然值得投資,問題是你能買得到嗎?原因剛才已經說了:“本次國債的最大意義之一,給這百分之二十的富人一個長期穩定的收益,又可以讓這些人大量的資金投入到社會發光放熱”。

因此我預計這次國債一般人很難買到。

結語:

說到這裏我想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那就是上層正在想辦法解決當下的一系列問題,盤活一切可利用的資金來可持續發展,來發展經濟穩民生,這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最後我相信經過多措並舉,多管齊下,中國經濟一定會實現高質量發展下的騰飛,調整後必將成爲全球最大的引擎,經濟體量必將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1 阅读:1464
评论列表
  • 2024-05-15 21:55

    一本70年代的存折去銀行取錢不認賬[呲牙笑]

  • 2024-05-15 20:16

    怎麽看不到超長國債的利率呢??

    Tomorrow 回覆:
    拿到手的錢才叫錢,你還沒算過通貨膨脹率呢小夥子~
  • 2024-05-15 18:28

    有用的知識[點贊]

壹號觀滄桑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