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發達國家-韓國的貧困老人的苦惱

隨波蕩漾的漂流瓶 2024-05-16 17:38:25

韓國,這個曾經是世界上最貧窮國家之一的國家,在K-POP和韓流電視劇等文化影響下,已成爲全球年輕人向往的對象。同時,韓國也以其獨一無二的高速增長被譽爲“奇迹”之國。

朝鮮戰爭結束後的1953年,韓國的人均國民生産總值僅爲66美元,是當時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然而,70年後的2023年,人均國民生産總值增長至33,745美元,增長了500多倍,韓國已成爲世界第十三大經濟體。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對187個成員國的“人類發展指數(HDI)”的量化評估,截至2022年,韓國在世界宜居國家中排名第19位,超過了美國和日本。

但是,正是這些爲建設這個富裕、宜居國家做出了貢獻的韓國老年人,現在卻面臨著世界上最嚴酷的生活條件。由于尊老敬老的儒家傳統,韓國長期以來一直被譽爲世界上最好的“敬老社會”。然而,自2009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開始對成員國進行統計以來,韓國老年人的相對貧困率(可支配收入低于國民中位數收入一半的人口比例)一直排名倒數。

位于繁華首都首爾市中心的鍾路3街(Jongno-3(sam)-ga)是被社會邊緣化的老年人的“聖地”。這個交通樞紐有三條地鐵線路交彙,不僅吸引了來自首爾的老年人,還有來自仁川市和京畿道等地的老年人。由于韓國政府自1984年起實施的老年人福利措施之一——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地鐵的政策,這些老年人無需承擔交通費用。

一位名叫“高”的80歲男性,每天早晨6點前離開位于京畿道富川市的家,乘坐地鐵,大約7點左右到達鍾路3街。他首先前往附近的免費餐飲點排隊,等待8點半開始分發的飯團,以此解決早餐。早餐後,他會花200韓元(約合1.1元人民幣)買一杯自動售貨機的咖啡,然後在鍾路3街的寶塔公園消磨時間。

一天到晚不停歇的免費餐飲點

大約上午11點左右,他會再次前往附近的免費餐飲點吃午餐。午餐後,他可能會再次買一杯咖啡,在街上觀看同齡人下棋,或者在公園散步,以此度過時間。到了傍晚,他會在高峰時段前乘坐地鐵回家。

高因新冠疫情失去了妻子,已經10多年沒有和唯一的兒子聯系了。他每月的收入全部來自政府提供的約30萬韓元(約合1600人民幣)的基本養老金,以及偶爾能找到的短期兼職工作的收入。

高說:“只要口袋裏有400韓元(約2.1元人民幣),我就能到鍾路3街,吃兩頓飯,喝兩杯咖啡,同時觀察路過的人們,打發時間。” 對于無家可歸的老年人來說,地鐵免費乘坐制度無疑是最寶貴的福利。

鍾路3街附近有三家針對老年人的常設免費餐飲點,都是由民間團體基于個人捐款運營的。

其中一家由佛教團體運營的免費餐飲點,全年無休,每天早晚兩次爲500多名老年人提供免費餐食。負責人表示,新冠疫情之後,來用餐的人數有所增加,但由于經濟不景氣,捐款大幅減少,運營變得困難。

“以前來這裏的老年人大約有200人,但新冠疫情結束後人數增加了。疫情期間,全國的免費餐飲點幾乎都關閉了,有些人甚至每天花費3到4個小時從地方趕來。”負責人說,“最近物價飛漲,我們只能提供米飯、湯和一種小菜,連泡菜都沒有,但還有很多人只能在這裏吃飯。考慮到這一點,我們一天也不能休息。”

地鐵配送員

被貧困逼迫的韓國老年人,爲了生計不得不工作到世界上最高齡。根據韓國統計局的數據,截至2022年,65歲以上仍在工作的老年人比例爲36.2%,爲世界最高。這個數字是OECD平均15%的兩倍多。

位于首爾市中區的“銀快地鐵快遞”招聘條件只有一個:“65歲以上”。這是因爲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免費乘坐地鐵,利用地鐵進行配送。這是韓國首家開設的地鐵快遞服務,至今已有23年的曆史。75歲的社長裴起坤(音譯)曾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被迫關閉了自己經營的餐館。在2001年家庭經濟困難時,他看到鍾路3街聚集的老年人,萌生了這個創業想法。

“新冠疫情前,我們的快遞員大約有60人,但現在只剩下大約30人。平均年齡可能已經超過75歲了。最年長的一位可能是89歲。盡管如此,每個人都在工作12個小時以上。”

72歲退休的警衛員車(音譯)先生在裴的公司開始從事快遞工作,現在已經是第五年了。他每天早上6點半上班。

“因爲工作是按到達順序分配的,所以必須早點來。有時候,我需要去水原市或仁川市等較遠的地方送貨,回家的時間可能會超過晚上10點。”

快遞費用在首爾市內近距離是1萬韓元(約合53元),遠距離根據距離最高可達3萬韓元(約160元)。支付給公司30%後,剩余的金額成爲車一天的收入。如果運氣好,車每天可以完成大約4次送貨,運氣不好的時候大約2次,實際收入大約在2萬到3萬韓元之間。考慮到2024年韓國的最低時薪爲9860韓元(約52人民幣/小時),這個收入實在是太低了。

“沒辦法。雖然我想要錢,但是沒有其他工作的地方。只要身體還健康,就不能休息。爲了給孫子們零花錢,我必須工作。”

實際上,地鐵快遞除了年齡之外還有其他條件。必須有健康的身體,能夠多次上下地鐵站的樓梯,以及具備使用智能手機地圖應用找到送貨地點的基本IT素養。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做不到的老年人相當多。

廢紙收集

想要工作卻無處可去,陷入困境的老年人最容易找到的工作是“廢紙收集”。

金亨圭(音譯,82歲)在小學畢業後,14歲時來到首爾學習木工。他手藝很好,在70年代韓國企業進入中東基礎設施建設熱潮時,通過了一家大型企業的考試,被派往卡塔爾。他在那裏努力工作了7年,但在卡塔爾的工地上遭遇事故,沒有得到賠償就被解雇了。

他患有弱視和眼疾,照顧了患有肺癌的妻子三年,並將他在中東攢下的所有錢都花在了醫療費用上。妻子因病去世後,金失去了所有的積蓄,曾在各個小型建築工地輾轉謀生,但在2014年自己也患上了大腸癌,不得不中斷工作。

目前金的月收入是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基礎養老金、殘疾人養老金,總計超過100萬韓元。扣除大約20萬韓元的房租和40萬韓元(約2000人民幣)的藥費後,他必須用剩下的40萬韓元度過一個月。爲了“掙飯錢”,他開始收集廢紙,至今已超過10年。

金每天早晨6點離家,拖著重達60公斤的手拉車,整天四處走動,撿拾紙箱和廢紙。廢紙的價格是每公斤70韓元(0.37元),即使一天能收集60至100公斤的廢紙,金的收入也只有4000至7000韓元。在物價高昂的首爾,普通上班族的午餐費用平均超過1萬韓元,金的收入連一份午餐都買不起。

韓國的年金制度不完善

韓國保健福祉部今年1月首次公布了收集廢紙的老年人的實際情況調查。根據調查,全國約有42000名老年人從事廢紙收集工作。他們的平均年齡是76歲,平均每天工作5.4小時,每周工作6天。月收入平均爲159000韓元。換算成小時工資,大約是1200韓元。

根據OECD的最新統計,韓國65歲以上老年人的相對貧困率爲40.4%,幾乎是OECD成員國平均14.2%的三倍。本應是一個富裕國家的韓國老年人,卻陷入了嚴重的貧困。嘉泉大學的柳正教授(社會福利學)解釋了韓國老年人貧困的原因是:

“國民養老金制度引入得太晚了,這是最大的原因。韓國在1988年引入了國民養老金制度,直到1999年後才擴大到全國。目前,7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很多人沒有加入國民養老金,即使加入了,也很少有人滿足最低繳費年限10年。因此,70多歲的人每月平均領取的養老金大約是50萬韓元,80多歲的人甚至不到40萬韓元,維持生計非常困難。”

柳教授還指出,“老年人撫養的社會認識變化也産生了影響。” “隨著社會觀念的轉變,照顧老年人不再僅僅是子女的責任,而是老年人自己和國家的責任。隨著核心家庭化和家庭結構的變化,不與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家庭數量急劇增加。獨居或僅與配偶生活的老年人家庭收入較少,被貧困所困。”

勞動力市場的僵化也是一個原因。韓國法定退休年齡是60歲,但實際退休年齡是50歲出頭。一旦離開第一個工作崗位,大多數人就無法找到合適的再就業機會,只能頻繁地從事臨時工作。工資水平大幅下降,很難擺脫貧困。

高麗大學的金元燮教授(社會學)指出,政府的責任是韓國老年人高貧困率的背景之一。

“韓國老年人的比例大約是OECD成員國平均水平的兩倍,但公共養老金支出僅占GDP的3.4%,不到OECD平均水平8%的一半。有必要至少將公共養老金支出的規模提高到OECD平均水平。否則,到2050-60年,韓國老年人的貧困率仍將超過30%,情況不會改善。”

金教授進一步指出:“更嚴峻的是,韓國的老齡化進程是全球最快的。”“目前約占總人口20%的老年人口比例,預計在50年後將超過40%,在60年後將增至55%。老年人的貧困將使整個韓國社會陷入貧困。在變成這樣之前,需要政府的積極介入。”

具體需要做的是擴大基礎養老金,以彌補養老金制度的不足。“即使將目前針對65歲以上、收入最低的70%的人群,最高發放30萬韓元的基礎養老金,擴大到100%的人群,最高發放50萬韓元,韓國的公共養老金支出在2040年也不會達到GDP的10%。預計2040年OECD的平均水平約爲10%,這樣韓國才剛好達到平均水平。”

年輕人反對養老金改革

尹錫悅(Yoon Seok-youl)政府目前正在開始討論制定國民年金改革方案。正在考慮的第一個方案是將現行的“保險費率9%、收入替代率40%”分別提高到13%和50%,第二個方案是在10年內將保險費率提高到12%,而保持目前的40%收入替代率,並正在聽取專家和國民的意見(保險費率是從當前在職人員的收入中征收的養老金保險費的比例。所得替代率是將養老金領取額與當前在職人員的收入進行比較的比率)。

但兩個方案都遭到了年輕人的強烈反對,他們擔心目前的負擔會增加。年輕人主張進行年金改革,降低收入替代率。在急劇的老齡化、少子化、低增長的背景下,面對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的恐懼,年輕一代對國民年金的未來感到不安。

圍繞老年人福利預算的討論也在進行中。今年2月,在即將到來的大選前,李俊錫(Lee Jun-seok)代表成立了“改革新黨”,並提出了“廢除現行的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地鐵制度”,改爲“每月發放1萬韓元的交通券”的政見。

這相當于將之前一些人主張的“廢除老年人免費乘坐地鐵”的提議帶入了公共討論的領域,對此約有半數的國民表示支持。根據民間調查機構在2月進行的民意調查,所有年齡段的受訪者中,支持率爲47%,反對率爲48%,但在20多歲和30多歲的人群中,支持率超過了50%。

在有限預算的拉鋸戰中,韓國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的對立日益加劇,這將韓國推向了與“尊老社會”完全相反的“嫌老社會”。

0 阅读:30

隨波蕩漾的漂流瓶

簡介:期待與您一起分享世界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