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是産品經理的頂級夢想”|見識INSIGHT

新汽車 2024-05-10 16:12:28

作者|葛幫甯

編輯|李國政

出品|幫甯工作室(gbngzs)

是偶然,還是必然,他爲何選擇造車不歸路?是破釜沉舟,還是推倒重來?他經過了怎樣的涅槃重生?

2021年3月,雷軍突然官宣造車。同一年,一家小米生態鏈企業,也一頭紮進造車領域。這個人叫蘇峻,智米科技CEO。

3年後,雷軍帶來了小米汽車首款産品SU7。15天後,iCAR品牌之夜在北京舉行,蘇峻以首席産品官新身份亮相,與他一同亮相的,還有智米汽車項目團隊。

2024年4月25日,iCAR品牌攜三大系列産品03、V23、X25亮相北京車展,iCAR 03T全球首秀。蘇峻說,0系列主打精致科技,V系列定位風格越野,X系列致力成爲“單廂車新物種”,到2026年前,iCAR品牌將推出8款車型。

蘇峻團隊經過了怎樣的造車經曆?我們來到智米科技一探究竟。

幫甯工作室:iCAR品牌之夜發布會效果達到你們預期目標了嗎?

蘇峻:雖然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我認爲最終還是産品在說話。中間的環節盡善盡美嗎?肯定沒有。

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麽?

很多用戶就拿我們的圖直接開始P,說你應該這麽做、應該那麽做、應該這麽調整。我覺得這種參與意識就證明,首先大家喜歡這個産品;第二,大家深度喜歡這個産品,否則他不會自己上手對它進行二次創作。

V23是iCAR品牌第二款産品,也是蘇峻團隊融入iCAR後打造的第一款車。呆萌的前臉,方盒子造型,小書包設計,複古時尚,又酷又好玩又實用,這些特點讓V23成爲工具、道具和大玩具。在小紅書上,它被大家玩成了愛馬仕橙、青島啤酒、麥當勞等不同風格。鮮爲人知的是,V23造型打磨用了一年時間。

幫甯工作室:爲什麽要用一年時間,而不是更短時間把它實現?蘇峻:因爲我的理解也需要一個過程,團隊對這個東西的理解也需要過程。

下一款産品X25可能就會更快了?

對,一旦我們形成了産品邏輯之後,做産品會變快。因爲進入硬派這個領域,做車對我來說是新的,做硬派車對我來說更是新的。

從項目啓動到亮相,V23用了3年時間。2021年,就在雷軍宣布造車前後,蘇峻也開始組建汽車項目團隊,並成功說服智米管理層和董事會進行內部孵化。他說,他其實從2020年就開始策劃,周圍創業者在造車,以及湖畔大學同學李想,都帶給他不同的商業啓示。

幫甯工作室:後來決定進入汽車行業,受到誰的影響?蘇峻:可能跟周圍的創業者做車也有關系,因爲大家做了,而且做成了,那我就覺得,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做(車)。

2020年我就在想這個事,因爲當時蔚小理已經(創業),我跟李想比較熟。

作爲一個創業者,我幹過企業0~1,1~10其實不太會幹。通過大家一起上商學院,我對1~10就開始有更多的認知了。

還有誰對你影響比較大?

挺綜合的,因爲我上商學院的朋友挺多。

2014年,蘇峻告別工作了14年的北方工業大學,創立智米科技,這是他第一次創業。他帶著17人團隊開發了空氣淨化器。別人在産品上做加法,他們做減法,別人賣三四千元,他們只賣699元。空氣淨化器一經問世,就成爲小米生態鏈的第一款爆品,累計銷量近3000萬台。

蘇峻希望把這套方法論延續到新能源汽車上,因爲他認爲,商業的底層邏輯都相通。

智米汽車項目主創團隊5人,來自互聯網或者汽車行業。

幫甯工作室:你怎麽組建你的團隊?蘇峻:我們自己要跟用戶感同身受。我把這撥人召集過來,告訴他們,這就是你們自由發揮的空間,你們把能力發揮出來就行,(我)給你們創造環境、提供條件。我創智米也是這麽幹的。

聽說你帶他們去看車,而不是跟他講一個特別雄偉的激動人心的目標?對,做産品類企業,要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所有的興奮感不是來自于我做了多大的公司,做了多少市值,而是說,在這個産品中,是不是真正把我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用戶對我是不是特別認可。這是做産品企業的特點。

其實你是用産品來驅動這些人跟著你一起。

産品,就是公司的一切。只是說,這個産品裏,一端凝聚著大家的智慧、精神和價值觀,另一端連著用戶價值。産品就是公司的一切,沒有它什麽都沒有。智米走到今天,還是這樣的公司。

舉個例子。我們有30多個會議室,每個會議室的名字都是一個産品公司的名稱,從蘋果到耐克到樂高等。我們的公司,智米也好,iCAR也好,都是按這個邏輯在做。

包括汽車?汽車更要往這方面做,因爲汽車文化的價值屬性更強。你看我們(會議室)用了不少汽車牌子,有保時捷、法拉利、寶馬這3個汽車品牌。

項目初期,蘇峻希望走一條獨立造車路徑——只做産品設計,再讓整車企業代工生産。但智米造車很快遭遇現實困境。2022年,國家緊縮新能源造車資質,再加上外部投資環境趨冷,他既缺資質,又缺資金,不得不改變策略,跟汽車企業發生關聯。

2023年6月,蘇峻邀請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來看車。當時奇瑞新能源電動品牌iCAR正遭遇市場陣痛,而且奇瑞想從“技術奇瑞”,轉變爲“用戶奇瑞加技術奇瑞”,需要注入新的力量。在尹同躍的推動下,雙方一拍即合。

奇瑞汽車解決iCAR的生産和資質問題,並提供資金支持;蘇峻帶著200人項目團隊融入iCAR,負責産品定義、工業設計和創新營銷;章紅玉團隊負責生産制造、技術開發、供應鏈和品質管理。

幫甯工作室:還記得第一次跟尹總見面那個時間點嗎?是在什麽時候?蘇峻:2023年6月25號。

因爲什麽樣的機緣?之前我跟尹總說,我這車做不下去了,尹總要不要來看看,是不是有可能幫幫我們?就這麽簡單。

你之前認識他嗎?

有連接。

當時有幾款車?

就一個V23。X25在構想,但還沒有出來。

他看到這款車就拍板了?

我覺得尹總是大家長角色,他不是給你拍板,而是引導你。他的目標肯定是認同,但在過程中,他也希望雙方具體去磨合,相互再去確認這件事。

你跟章總談了多長時間?

我第一次見章總,應該是在2023年7月份,後來我們持續特別密集(見面)。

是你到蕪湖,還是他來北京?

他來北京,我到蕪湖,兩人都特別頻繁,我有一段時間長住在蕪湖。

有沒有一個時間點,你們雙方確定事情可以幹下去?

我們雙方的核心團隊,其實在那會兒已經不叫雙方了,大家在一間屋開了個會。我們在投影屏上,打了一行字叫“前路存知己,山海恰相逢”。

那是2023年8月21日,在蕪湖。就這張圖,一看這句話,大家就說這件事肯定(成)了。

最大的困難是什麽?

你想,來自互聯網企業的這麽一撥人到主機大廠,肯定會發生碰撞,但問題都在我們能克服的範圍之內。我碰到的最大困難是,當時說真的沒有資質了,也融不到資了,那才叫真困難。

iCAR被奇瑞喻爲“新特區”。尹同躍在iCAR品牌之夜上說,將不遺余力地支持iCAR發展,投入沒有上限,助力iCAR進入新能源第一陣營。但在前一天,他說,跟華爲合作的智界,是奇瑞汽車第一優先戰略項目。

iCAR模式與智界模式有何不同?蘇峻說,兩者最大的區別,iCAR模式是他帶著團隊融入奇瑞,而且融入得很徹底,只是他的身份有些cross;智界模式是華爲作爲供應商跟奇瑞合作。

尹同躍說,未來5年,奇瑞將爲iCAR投入研發資金1000億元,研發人員達到2.5萬人,這可以讓蘇峻心無旁骛地用爆品方法論給年輕人造車。

幫甯工作室:汽車是你第二次創業,跟第一次創業有什麽不一樣?蘇峻:更大的空間、更大的産品,原點、出發點都一樣。我還是有那種做完了不過瘾想繼續做的感覺。做産品就是這樣。汽車可能是我們作爲産品經理能觸及的最大的消費品,所以我們爲什麽鉚著勁、努著力去幹汽車,是因爲有那個心態。

有沒有想過可能不成功?沒想過。真的沒想過。不成功好像也沒什麽。從我的角度來說,不成功又怎樣呢?也沒什麽。

就像馬斯克一樣,他做的很多事,在旁人看來會說這怎麽可能,但創業者的特點是,他會把這些東西屏蔽掉,他的腦子裏想的永遠是成功。這好像是一個基本素養。

假如說,你做一件事時,腦子裏天天想著這事輸了怎麽辦?一是沒時間去想。二是內耗不內耗、累不累得慌?可能事還沒做,就把自己耗完了。

我就是這個感受,真沒想過。腦子裏只想著好,做起來興奮、有意思,而且用戶也需要,我們的能力也能配得上,咱們就想怎麽把它做對了。就這個感受,挺簡單的。

造車九死一生。何小鵬說,小鵬正在從一個殘酷競爭的死人堆裏往外走。李斌說,蔚來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面臨著激烈的競爭。雷軍感慨,沒想到造車這麽難,難到連蘋果都放棄了。

少年心事當拿雲。蘇峻說,他沒有去想過成功與否,他更關注當下。他說,新汽車行業是“誰得用戶,誰得天下”,一定會有新勢力死掉,也會有老勢力被淘汰,最後剩下的,一定是那些充分學習、吸收、變化,最後成型的團隊。

幫甯工作室:你對汽車有敬畏感嗎?

蘇峻:那絕對(有)。不只是說對汽車。我做的第一件産品不是小米空氣淨化器,在那之前幹過一兩百件東西,栽的坑多得去了。

工業品的魅力在于,你看到它,就知道它的內涵特別大。

iCAR成功的標准是什麽?

核心用戶喜歡、認同,最後形成某種品牌文化。

這個周期大概要多長時間?

比如說,哪一天iCAR變成我這裏的一間會議室的名字,它就成功了。

第四個(會議室的名字)給iCAR留著?

反正是那個方向。我的特點是特別關注當下做什麽,腦子裏沒有想過一定要到哪個規模、到哪個影響力、到哪個什麽……真的,我真的不大去想象那些事情。

我就覺得,現在做的事情特別有意思。我是一個可能活在current time這個狀態的人,我從來不去遐想那些東西。

這會是你最後一次創業嗎?

不知道。我希望保持人生的開放性。

蘇峻是個數碼控。他的辦公室案頭,整齊擺放著一些數碼産品、幾本戶外生活雜志,裏間辦公室用來存放他收藏的數碼工業品,包括索尼、建伍、松下和蘋果等。這些産品設計精巧,制造精密,即使放在今天來看,也可稱爲經典。

蘇峻喜歡搏擊類運動。他說,博擊類運動效率高,很短時間就能將身體鍛煉到位;另一方面,做這類運動時極其專注,不會受其它事物紛擾,可以放空大腦,刷新自己。

造車需要這樣的定力,也需要這樣的沖擊力。蘇峻說,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0 阅读:4

新汽車

簡介:有品質的汽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