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語文試卷粉飾日軍,醜化抗日英雄,最新進展,文章作者被免職

飛魚談教育 2024-03-26 17:15:20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成都市新都區初三年級一診語文試卷中,閱讀理解的文章是《杜鵑花落》,該文公然粉飾、美化日軍侵華,卻貶低、醜化抗日英雄。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名日軍兒子尋找父親被我軍抓獲,日軍隨即展開報複,結果這名日軍的兒子被自己人的炮火致死,作者以杜鵑花比喻日軍大佐兒子的死亡。

文章大肆贊揚日軍英勇,有不少詞語是誇贊日軍的,比如,像獅子般怒吼。

描述我們自己的隊伍時,則用“逃竄、破衣爛衫”等詞語形容。

遙想當年的抗日戰爭,日軍泯滅人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帶給我們無盡的傷痛,任何一個有良知、有正義感的中國人,都不會忘記這段曆史。

正是無數英雄兒女挺身而出,爲了民族獨立浴血奮戰,不怕流血,不怕犧牲,在付出巨大傷亡的情況下,才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勝利來之不易,值得我們每個人銘記,抗日英雄的英勇事迹,也值得我們永遠傳頌。

然而,在新都區初三年級的語文試卷上,閱讀理解卻出現這種離譜的文章,讓人難以置信,這是往我們自己的傷口上撒鹽。

更讓人感到氣憤的是,這篇閱讀理解的題目:文中寶貝兒子的遭遇,令人心生惋惜嗎?請圍繞該角色的命運,談談你的看法。

讀了文章,我都覺得該文已經屬于文化滲透,對學生的價值觀和認知會有較大的影響,出這樣的題目,對學生則是在誤導,試圖混淆學生們對抗日戰爭的理解,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如果我是學生,我都不知道如何下筆,也不知道如何解答這樣的題目。

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滔天罪行,不管他們這對父子的感情有多深,都不值得我們同情和原諒,而出題人卻偏偏選中這樣的文章,還問出如此不堪入目的問題,顛覆認知和三觀。

就算是一個普通人,都知道這樣的文章和問題不該出現在學生的試卷上,而出題人、教研人員和審核人員卻沒有發現這個問題,仔細想想,確實不簡單。

無數網友感到難以理解,來自四川的一位網友就公開舉報此事,並抛出了自己的問題,出這種題灌輸什麽思想?難道覺得文中這個兒子無辜要惋惜嗎?那些犧牲的英雄們,哪個沒有親人?

如果想展現父子情深,語文的試卷出閱讀理解題,有很多更合適的文章,但出題人卻偏偏選用這樣一篇美化日軍侵華的文章,審核人員也沒有發現不合適,于情于理都說過去。

官方對此事進行了通報,對相關教研人員及區教科院院長予以停職,並將根據調查結果處理相關責任人員。

看到相關教研人員及區教科院院長被停職之後,很多網友也非常關心寫《杜鵑花落》的作者是誰?有沒有受到懲罰?

試題中,有這位作者的名字,名叫李佳前,他不是什麽無名之輩,是河南省湯陰縣文星中學校長,中小學高級教師,安陽市英語學科帶頭人,湯陰縣第三屆十大名校長之一。

此人名頭不少,按理說,能夠成爲校長和英語學科帶頭人有兩把刷子,可這樣一位校長,發表作品卻站在日軍一方,公開粉飾日軍侵華,歪曲曆史,讓人震驚又意外,很多網友都呼籲對其嚴肅處理。

目前,此事已經有了最新進展,湯陰縣教育局的一位工作人員,回應采訪的記者時表示,李佳前目前已被免職,當地很重視此事,正在處置中。

官方的發聲和態度,值得我們肯定。但文章作者和試卷出題人公然挑釁,並進行文化滲透的行爲和做法,依然值得我們警惕。

日軍的侵略暴行是鐵的事實,不容被遺忘,也不容被歪曲,任何美化日軍侵華的行爲和做法,都是在傷害我們自己的感情,對不起那些挺身而出,不畏犧牲的先烈。

作爲老師,對曆史的認識超過很多普通人,本應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曆史認識和價值觀,現在這條底線卻被突破了,讓人感到心痛,也讓人心寒。

這件事也提醒了我們,愛國教育不能只在學生中展開,廣大老師應該一同接受愛國教育,懂得熱愛自己的祖國,記住侵華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

爲什麽?如果教師隊伍中,有些老師的曆史認識存在錯誤,還偷偷給學生灌輸錯誤的認知,甚至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帶偏學生的價值觀和曆史認識,造成的後果和影響同樣很嚴重。

曆史不容亵渎,也不容歪曲,這是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應該做到的一點。忘記曆史,可能就會重蹈覆轍,值得我們每個人警醒!

信息源:澎湃新聞、新都發布

2 阅读:642
评论列表
  • 2024-03-26 22:48

    教育領域要TM管一管了!!!

  • cbn
    2024-03-26 22:21

    他也許是日本遺腹後代[呲牙笑]

  • 2024-03-26 22:37

    這個老師應該刑事責任

  • 2024-03-26 21:25

    不應該打碼

飛魚談教育

簡介:分享教育熱點資訊、學生的趣味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