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的隋文帝有多厲害?不光建立了隋朝,九年增加了三百萬人口

川皓聊曆史 2023-05-18 11:37:42

楊堅成爲國師之後,便著手謀朝篡位。五百八十一年,楊堅退位讓賢,建立了自己的國家,被稱爲隋文帝。但是,一個剛剛建立的國家,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且不說這些年來,百姓們已經被打得筋疲力盡,就連北方的匈奴人,也開始蠢蠢欲動了。隋文帝深思熟慮之後,終于打消了平庸之心,決心大舉進攻,重創匈奴人。隋文帝制定了三條政策:

一是、停止對大西域的年度貢賦,以重創大西域的國力;二是、鞏固國防,築牢對內長城;三是、利用離間之術,讓大突厥人爭奪王位。以此爲基礎,隋王朝在與突厥人的鬥爭中逐步取得優勢,但其自身的危險並沒有消除。雖然,北邊的突厥人已經安然無恙,但陳朝卻在南邊擴張,與長江中的其他地方展開了戰爭。更何況,在隋的西邊,還有一個叫‘吐谷’的地方,他們也要在那裏占點便宜。爲了整個國家的利益,隋文帝對吐谷渾的態度非常好,願意放棄自己的土地。沒想到,他居然還敢打下涼州(現在的甘肅武威市)的主意。更恐怖的是,在隋東北地區,有高麗勢力撐腰的高寶甯,正准備對其發動反攻。如今的隋朝,正處于四面受敵的局面,情況並不樂觀。幸運的是,東、北、西、南四個方向的敵對勢力還沒有聯合起來,彼此之間都是各自爲戰。

隋文帝雖然四面受敵,但他並沒有慌亂,反而沉著地對整個世界進行了一番全面的評估。隋文帝則以爲:陳朝外敵雖猛,內敵未齊。論兵法,陳朝的士兵根本不是隋軍的對手。吐谷渾雖然有雄心壯志,但是他們所處的地方是蠻荒之地,體制陳舊,不可能有什麽作爲;而西域的西域人,雖然實力大減,但也不容小觑。最好的辦法,就是集中力量,進攻相對弱勢的吐谷渾國和陳國,之後,就可以全力對付突厥人了。

隋文帝五百八十三年3月,诏令兩位名將賀若弼、韓擒虎,統領南疆軍機。到了9月,隋的精銳部隊繼續向前推進,先後在吳州、壽陽兩個地方擊敗了陳軍。從那以後,陳軍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一直被隋朝的軍隊壓著打。陳朝的陳宣帝,原本打算率軍向北,與隋並駕齊驅,但沒想到一敗塗地。陳宣帝傷心欲絕,到了年末便大病一場,不久之後便去世。宣帝去世,大陳後主登基爲皇。陳後主見隋軍氣勢如虹,當即派出特使,前往隋求和,並割讓了一大片疆域,以求停戰。陳後主的懇請,隋士兵充耳不聞,一心要向南方進發,擊潰陳軍。不過,隋文帝又怕這條線拉得太遠,會引起北邊的西域突厥的異動。所以,他命令陳後主收兵,帶著自己的軍隊返回。

隨著南部戰場的大捷,在西部戰場上,隋王朝的軍隊也取得了不少戰果。隋文帝五百八十三年8月,命袁蘭爲總指揮,率領婁子幹,元浩等兵馬,向吐谷渾發起總攻。元諧奉隋文帝之命,采取迂回戰略,截住了吐谷渾人部的退路。元諧占據上風後,一路高歌猛進,直搗敵人大本營。吐谷渾王世子可博汗帶著五萬大軍向隋進軍,卻被隋大軍打得潰不成軍。這一戰之後,吐谷渾損失慘重,再也沒有了反抗的力量。西線、南線的勝利,讓隋王朝擺脫了陳朝、吐谷渾的威脅,奠定了未來擊敗突厥人的基石。開皇二年,突厥人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災難,無數的子民陷入了絕境。迫于無奈,突厥可汗沙缽略被迫出兵四十萬,進攻隋的長城。西域雖有自然災害,但士兵們的鬥志卻絲毫不減。

5月16日,位于隋東北部的高寶甯等人與突厥人合作,對隋發動了攻擊。在突厥與高寶甯的強攻之下,隋陣前出現了多面崩潰的局面。隋大將李崇率領大軍與突厥人交戰,然而,在強悍的突厥人面前,卻始終無法取勝。隨著突厥人的不斷進攻,他們的攻勢越來越猛烈,他們在大隋的西北長城沿線,州縣相繼失守,京城長安亦岌岌可危。後來,隋文帝任命虞慶爲統帥,率兵出征弘化(今甘肅慶陽),與敵軍周旋。虞慶下令達奚統領的軍隊,帶著2000人前去打探消息,沒想到被突厥人團團包圍。面對四面八方的敵人,達奚大儒生卻沒有絲毫畏懼,他下令部下快速列好陣勢,自己沖在最前面,鼓勵部下拼死一搏。突厥鐵騎雖然數量龐大,但是達奚和他的長儒卻是寸步不讓,這一戰就是三天三夜。

在戰鬥中,隋軍沒有武器,所以戰士們都是徒手與敵人厮殺,有些戰士還能看到手臂上的白骨。突厥人本來是來劫掠的,沒想到會有這麽凶猛的攻擊。所以,他們將士兵們的屍體一把火燒了,然後匆匆離開了關隘...一步錯,一步錯,滿盤皆敗。楊堅一統天下之後,奮發有爲,成就了“開皇之治”的光輝曆史。在此基礎上,宇文泰在西魏朝推行“鮮卑化制”,使已被改爲“鮮卑”的漢朝官員、武官(包括他們所屬的武官)都重新成爲“漢”字。此外,還取消了九品官的制度,采用了五府六司的制度,後來被稱爲“五省六司”制度。而楊堅則是采納了司馬蘇威的提議,廢除了鹽酒的專賣,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又進行了幾次的稅收減免,以減少百姓的負擔,增加了全國的糧食産量,鞏固了全國的經濟。

這一點,從開皇年間的人口就可以看出,在開皇年間,有四百六十二萬人居住,而在開皇九年,則有七十萬人居住在這裏。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