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感情有多亂?錢鍾書用一句話,把她的“花心”寫到極致

靜心的曆史 2024-03-18 09:18:45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這輕快又跳躍浪漫的詩句全部都在對著一個人述說,她便是林徽因。這位有著卓越才情、學識,美麗大方優雅的女士,留給後人太多的紀念和回憶,而發生在她身上的優美故事,也成了後人的向往之境。

在林徽因的名字周圍,總是圍繞著很多人的名字,比如徐志摩,比如金嶽霖,比如梁思成,由于林徽因對感情抱著十分坦然的態度,這也導致她生活中的那些旁枝細節被放大成了生活的全部。

愛就是愛,不愛就是不愛,然而,不拖泥帶水的感情理念並非可以獲得所有人的認可,大文豪錢鍾書,對此很有意見。

而他也曾用一句話,把林徽因的“花心”寫到極致,是什麽呢?

林徽因身上所呈現出的“同性相斥”

林徽因身邊似乎都是男性,她這一生之中似乎也沒有個非常要好且同是文化圈的女性朋友,除了完全生長在西方文化裏的費慰梅,幾乎找不出第二個同齡女性朋友了。

對于這種現象,很多人給出一個“同性相斥”的結論,一個優秀的女性,總是會遭到同性之間的嫉妒,而一個優秀的女性,似乎也不需要得到同性的認可和喜歡,其實,林徽因沒有女性朋友的原因並非外界想的那般複雜。

要深究其中的原因,那還得從林徽因的父母輩說起。

林徽因出生在傳統名門貴族之家,她從小就接受最好的文學教育,但因爲父母感情不合,導致她和母親的關系變得生疏,也使林徽因無法成爲一個可以輕易與其他女性建立起真摯友誼的性格。

在林徽因的記憶裏,她的父親林長民和母親何雪媛幾乎沒有共同話題,而林徽因也明白,這跟母親古怪的性格有關。

林徽因雖然有不少兄弟姐妹,但他們同她是同父異母的關系,林徽因的母親何雪媛害怕自己女兒被欺負,曾多次勸她:“徽因,以後不要再和弟弟妹妹們說那些沒用的話,你看起來就像是在故意討好他們,你不要忘記一點,你才是這個家裏真正的大姐。”

母親的提醒讓林徽因感到心煩意亂,她心裏知道母親是因爲在父親那裏受了委屈,所以才會這麽說的,但是對于母親的說辭,林徽因是不認可的,每次母親跟她說這些話時,她都選擇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娘,我們都是同一個父親生的,我們都是一家人,您不要這麽說弟弟妹妹們。”

“你是這麽想的,人家可不是這麽想的!”

“我真的不想聽你說這些話了!”

不過,母親的話讓也林徽因意識到一點,那就是她是這個家裏的大姐,她應該給弟弟妹妹們起到表率作用。

那天,林徽因把自己最得意的書法作品拿給父親看。

“我們的徽因真是越來越聰明,寫出來的字很有我當年的氣派!”

得知父親喜歡自己的字,林徽因更下功夫了,除此之外,林徽因也將自己的姑媽視爲榜樣,她要成爲像姑媽那樣知書達禮,溫柔賢惠的人。

可以說,是林徽因母親的不合群,讓林徽因有了改變自己的決心,她堅決不要變成像母親那樣的人。

而這種壓抑家庭氛圍裏成長起來的她,也無法與家裏的其他女性共情。

除了家庭原因之外,她身邊也確實沒有出現過幾個能夠欣賞她性格的女性。

1920年夏天,林長民決定帶英文流利的女兒林徽因遠赴倫敦,她的女兒會成爲他得力的助手,同時這次的海外遠行也可以讓女兒增長見識。

在出發前,她的父親特意交代三點:“第一,要多觀察諸國事物增長見識,第二,要養成將來改良社會的能力,第三,要領悟我的廣闊胸懷。”

在父親的囑咐下,林徽因的性格也由內向變成外向,經過這段時間的曆練,她逐漸成長爲一個能夠應付各種應酬的優雅女子,或許就是因爲在倫敦的曆練,讓林徽因在回國後非常注重朋友之間的情誼,甚至會有文學沙龍定期在家召開,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在英國學習期間,林徽因認識了徐志摩。

1920年10月,24歲的徐志摩來到劍橋大學學習,6個月後,徐志摩在國際聯盟協會的演講會上認識了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

徐志摩和林徽因的初見則是因爲英國作家狄更生,那次見面,徐志摩就對眼前這位才思飄逸的女孩動了心,那天,林徽因梳著兩個大大的麻花辮,穿著一件素黃色的長裙,裙子上還繡著幾朵含苞待放的梅花。

他想認識她,他想了解她。

然而,徐志摩對林徽因的愛意被他心中的惆怅暫時沖淡,在傾慕林徽因的同時,徐志摩想起了他在國內的妻子。

徐志摩跟這位妻子並無深厚感情,他們之所以會結婚,也是因爲拗不過家裏的安排罷了,跟妻子表明心意後,徐志摩便展開對林徽因的追求。

1921年10月,林長民回國,也把林徽因帶回北京,她這一走,也就意味著跟徐志摩關系的結束,即便一年後徐志摩離了婚,即便一年後徐志摩從英國追到北京,他也沒有跟林徽因迎來圓滿結局,原因是那時候的林徽因身邊已經有了梁思成。

林徽因和梁思成認識的時間要比徐志摩早得多,真要說起來,她同梁思成應該是青梅竹馬的關系。

年少相識,彼此家庭互相了解,所以在父母的撮合下,林徽因和梁思成也就順理成章在一起了。

年輕的愛情總是熾熱的,梁思成會在松坡圖書館小屋等林徽因與自己相聚,這裏是屬于他們倆的秘密基地,但沒想到,此地竟然被徐志摩給知道了,沒辦法,梁思成只能在門口挂了一個寫著:“情人不願受幹擾”的牌子來警告徐志摩,希望他能識趣些。

跟徐志摩的漂泊動蕩不同,梁思成的和氣、善良、尊重、愛護讓林徽因真正有了抵達港灣的安全感。

再加上梁思成跟林徽因有著相似的家庭背景,相似的性情,所以也讓這對年輕情侶之間有說不完的話,梁思成跟林徽因在一起時,從來不會有乏味的感覺,他覺得林徽因是可以時時刻刻帶給他靈感的人,林徽因與他是獨一無二的,是不可缺失的。

梁思成跟林徽因的感情一直很穩定,他們自然而然相愛,按部就班一起前往美國留學,順理成章成爲夫妻。

但沒想到,婚後一個人的出現,差點讓他們的婚姻亮起紅燈,這個人便是金嶽霖。

林徽因之所以會認識金嶽霖,是因爲徐志摩,那時候徐志摩和金嶽霖是同學。

初次見面,金嶽霖就被林徽因的學識所折服,他曾說:“她呀,是個什麽很特別的人呢,很多時候我都不知道她在想什麽,她總是會想到很多我們想不到的東西,我是很佩服她的。”

在認識林徽因之前,思想被西化的金嶽霖在對待感情上有自己的一套見解,但是自從認識林徽因之後,他漸漸開始覺得一心一意對一個人才是愛情的真谛。

漸漸地,金嶽霖對林徽因的欣賞和喜愛越來越明顯,無奈的是,那時候林徽因同梁思成已經結婚六年了。

林徽因跟梁思成的夫妻關系很融洽,她什麽事情都不願意瞞著他,什麽事情都願意告訴他。

那天,心情郁悶的林徽因對梁思成說:“我現在真的很苦惱,我發現我似乎愛上了兩個人,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聽到林徽因的話後,梁思成心裏一陣酸楚,但他也很感謝林徽因的坦白,梁思成愛林徽因,他希望她是幸福的,更希望她是自由的。

“我是愛你的,你是自由的,如果你想選擇跟金嶽霖在一起,那麽我會祝你們永遠幸福。”

林徽因被梁思成的話震驚到了,她沒想到梁思成對她的愛已經到了這種程度,第二天,林徽因便把梁思成的原話轉告給金嶽霖。

金嶽霖說:“他才是真正愛你的人,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選擇退出。”

然而,金嶽霖卻爲了林徽因終生未娶。

林徽因的感情生活雖然複雜,但仔細推敲卻可以發現,林徽因始終未做過任何逾越之事,也沒有觸及任何底線,那爲何錢鍾書會對林徽因有如此大的成見呢?

其實,對于林徽因的個人感情生活,錢鍾書並不是很了解,他真正對她不滿意的是所謂的“太太客廳”。

這裏的“太太客廳”,其實是梁思成和林徽因位于北京胡同裏的家。

那時候,同在清華大學任教的錢鍾書成了林徽因和梁思成的鄰居,按理來說,林徽因是溫柔賢淑的才女,錢鍾書是將人間百態描寫的淋漓盡致的才子,他們之間應該是有共同話題的呀,那爲什麽彼此之間不和睦呢?

那時候林徽因身體不舒服,心情也不是很好,爲了解悶,她養了一只胖胖的大貓(取名:愛的焦點),好巧不巧的是,隔壁錢鍾書家也養了一只貓(取名:花花),他家的貓體型要比林徽因家的小不少。

別看錢鍾書家的花花體型小,但是非常好動,時不時就要給你上演一部功夫片,那天,調皮的花花又溜到林徽因家,跑來跑去就算了,還打碎了林徽因一套珍貴的碟碗。

爲了保護自己的愛物,林徽因不得不抄起掃帚趕走花花,結果沒想到這一幕被錢鍾書看到了,他心愛的貓怎麽可以被外人驅趕呢?對此,錢鍾書很生氣,但是礙于他家貓先打碎了別人家的盤子,理虧的錢鍾書此刻也不好發作。

作爲愛貓之人的錢鍾書,很擔心自己家的花花會被林徽因家的大貓欺負,他多次勸告自己家的貓:“你不要老去找她家的貓玩!要是把你搞受傷怎麽辦!”

貓哪裏聽得懂他的話,或許是因爲身型差異太大,錢鍾書家的貓曾多次被林徽因家的貓欺負,對此,錢鍾書也對林徽因有了意見。

爲了給自己家的貓報仇,文筆犀利的錢鍾書寫了一篇名叫《貓》的文章,雖然裏面沒有明確點名道姓,但誰都知道他是在諷刺林徽因。

除了爲愛貓報仇之外,錢鍾書在《貓》裏也表達了他對林徽因的不滿,這裏不滿就跟“太太客廳”有關。

“太太客廳”是文化沙龍,林徽因組織它的目的也是爲了集思廣益,能讓學者們有個交流思想的場所,林徽因,梁思成,錢鍾書等人都是其中的參與者。

在每次的沙龍中,學識淵博的林徽因每次都可以得到別人的認可,她獨特的見解更是打開很多人的思路,不少文學者都在贊歎林徽因的文學功底相當深厚。

那麽錢鍾書不滿意什麽呢?

他不滿意太太客廳的參與者除了林徽因之外全部都是男性,這些男性圍在林徽因身邊,似乎就變成了綠葉,而錢鍾書只想當矚目的紅花,這片綠葉啊,他是不願意當。

對此,錢鍾書在《貓》裏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她的長相最好看,爲人也是最豪爽的,她的丈夫最馴良,最不礙事……”

後來這事兒被錢鍾書妻子楊绛知道了,爲了維系鄰裏關系,楊绛親自登門給梁思成夫婦道歉,好脾氣的梁思成沒有說什麽,而林徽因只是放下一句:“這不是寫貓的嗎?跟我沒關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