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質”進發——“專業+機制+大數據”,廣州公安食藥環偵的創新發展

廣州公安 2024-05-08 21:30:26

近3年偵破食藥環知刑事案件4829宗,刑事拘留7395人,包括公安部督辦案件18宗,獲得公安部賀電17次、省公安廳賀電23次,打擊戰果持續領跑全省。

緊盯生態環境領域犯罪新動向,偵辦全省首宗機動車檢測站尾氣環保排放數據造假案件;“兩高”發布新藥品司法解釋後,偵破全省首宗醫保詐騙案件。

挂牌成立廣州市涉煙違法犯罪研判中心,打造全國首個由地方公安、煙草共建的高水平數字化綜合研判高地。

研發“靶向式”食品非法添加快速檢測試劑盒,榮獲“智慧公安我先行”全國公安基層技術革新獎三等獎。

獲評“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範集體”“全國食品安全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查處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等多個國字號榮譽。

廣州公安食藥環偵部門不斷強化專業建設,進一步“做優頂層制度設計、做精大數據應用體系、做強大案要案偵辦”,實現了食藥環知犯罪打防工作從量到質的效能突破。自成立以來,共破獲食藥環知刑事案件10897宗,刑事拘留18796人,偵破公安部督辦案件和全國集群戰役216宗,破獲的重大要案多次被國家、省、市等新聞媒體報道,深得群衆好評。

全省首支:打擊犯罪更專業

廣州是一座實有人口近2200萬的特大城市,商業、服務業、物流業、加工制造業高度發達。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織密築牢廣州市食品藥品安全防線,至關重要。2012年7月7日,廣州市公安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支隊正式挂牌成立,標志著全省公安機關第一支專職打擊食品、藥品、化妝品、煙草、農資違法犯罪的警察隊伍組建完成。

2016年1月,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支隊更名爲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偵查支隊,負責統籌全局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犯罪偵辦,爲守護廣州的“綠水青山”提供有力的專業支撐。

2021年3月,根據公安部、省公安廳部署,市、區兩級公安機關進一步整合工作職責,將原本分散在不同警種的打擊侵犯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等知識産權犯罪打擊職能統一劃歸食藥環偵部門。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成立到成熟,經過多年的發展,食藥環偵支隊由最初的30余人擴充至如今的過百人,全市各區公安分局專業警力達300余人,專業隊伍規模居全國地市公安機關食藥環偵部門首位。

收網行動臨時指揮部現場

打防成效:走在全省全國前列

涉食藥環知犯罪鏈條長、涉及區域廣、犯罪方式隱蔽,全鏈條、全環節打擊難度大。廣州公安食藥環偵部門密切關注食藥環知違法犯罪形勢與特點,緊盯人民群衆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食品藥品安全領域風險行業和重點地區,堅持“打源頭、端窩點、摧網絡、斷鏈條、追流向”,始終保持主動打擊態勢,深化合成作戰機制建設,對內深化警種聯動、區域協作、集群作戰的類案打擊模式;對外深化行刑銜接,實現部門間優勢互補,提升打擊整治合力,打擊成效持續領跑全省,走在全國前列。

在某個昏暗的城中村出租屋,不法分子在暴利的驅使下,铤而走險灌裝假酒、制作假煙;在人頭湧動的水産品、農産品市場,個別商販爲了保持産品鮮活賣相,偷偷添加保鮮“黑科技”……如何守護人民群衆“舌尖上的安全”?食藥環偵部門充分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手段,強化對食品犯罪等違法犯罪的預警研判,將打擊觸角延伸至食品行業內部,形成強大的震懾效應。同時,通過專案偵辦,推動對涉煙、涉酒等高發犯罪重點地區開展綜合治理,圍繞傳統節慶等關鍵節點,開展專項打擊,全力守護群衆節日期間飲食安全。

“2022年5月31日,廣州警方在第一次收網基礎上,組織相關部門第二次集中收網行動,共搗毀窩點12個,抓獲嫌疑人66名,查獲假冒品牌肉毒毒素成品及半成品5.3萬多支,累計涉案金額2.5億元。”2022年11月2日央視《法治在線》節目播報了廣州公安食藥環偵支隊偵破一宗制售假冒肉毒毒素案件。而這,僅是食藥環偵支隊近年來偵破的多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案件之一。近年來,醫美行業制假售假、醫保領域的騙保套藥問題、精神類藥品違規流通等藥品領域違法犯罪日漸突出。食藥環偵部門深入開展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藥劣藥犯罪重點攻堅專項工作,對藥品、醫療器械、醫療美容等行業違法犯罪集中打擊,2023年偵破系列制售假冒僞劣醫美産品案件,涉案金額34億元。

某特大制售假藥案件收網現場

面對工業汙水偷排亂排、危險廢物傾倒填埋、環保數據造假等危害生態環境犯罪行爲,食藥環偵部門圍繞協同共治目標,主動對接環保、水務等相關行政部門,聯合制定生態環境領域行刑銜接工作意見辦法,同時強化執法辦案、檢測鑒定、問題會商的雙向互動,全面提升打防管控治效能,全力守護廣州“綠水青山”“藍天白雲”。

廣州被譽爲“千年商都”,更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國內外客商紛至,各類專業市場雲集。食藥環偵部門對近年來制假售假違法犯罪數據進行分類梳理和通盤分析,劃定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開展“藍劍”“鷹擊”等專項行動,加大對侵犯知識産權、制售假冒僞劣商品等違法犯罪的懲處力度,有針對性地組織整治,實現了量與質的躍升。

作爲科技創新中心,廣州擁有1.3萬家高新技術企業、78家新型研發機構,商業信息、專利權、商標權等易受侵犯,食藥環偵部門緊密圍繞護航經濟發展目標,與重點企業、行業協會密切溝通,聚焦企業急難愁盼,打出普法宣傳、犯罪打擊、服務保障等組合拳,形成強有力的知識産權刑事保護。

科技賦能:新質戰鬥力加速形成

隨著社會科技不斷發展,涉食藥環知犯罪呈現隱蔽性更強、組織更嚴密、適用法律更難等特點,面對新形勢,食藥環偵支隊把大數據智能化建設作爲破解食藥環發展瓶頸性難題和創新發展的驅動引擎,推動打擊食藥環犯罪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大數據智能化由誰建設、如何建設、怎樣應用?對全國食藥環偵警種來說都是一個新課題。食藥環偵支隊以“專門機構、專業人員”爲突破點,2019年5月在全省率先成立大數據偵查專班,並在2020年9月成立相關大隊,各區公安分局食藥環偵大隊同步組建相應小組,形成上下一體的專職數據偵查隊伍體系。

成立廣州食品藥品環境法庭科學實驗室

立足攻克食藥環知犯罪涉及多行業、多環節且專業性、隱蔽性強,犯罪線索難以主動發現的現實難題,食藥環偵部門做強數據賦能。2022年5月,占地約500平方米的食藥環偵合成作戰中心(廣州涉煙違法犯罪研判中心)揭牌成立,該中心也是全省食藥環偵部門首個偵查中心。隨後廣州食藥環智能大數據平台建設完成,並研發出各類智能化應用模塊,同步增添無人機等設備,爲深度研判線索注入強大科技動能。支隊還著力打造全信息技術、數據調查、視頻偵查等專業團隊,全面收集彙聚各方數據,爲偵查打擊實戰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2023年8月17日,廣州市公安局組織全市11個區公安分局開展第二屆食藥環偵數據建模競賽,進一步加強了食藥環偵警種數據思維和精准服務實戰能力。

廣州市專業市場數量多,涉及鍾表、皮具、化妝品、中藥、水産等多個領域,安全問題至關重要。食藥環偵支隊聯合相關實驗室,對全市423個食藥環知領域專業市場、批發市場,形成全域感知、主動預警、動態管控的智能化管控模式。

近3年來,食藥環偵部門先後研判出高價值的犯罪線索800余條,轉化案件546宗,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160名。通過數據信息牽頭協助破獲公安部督辦案件25宗。

共建共治:打造“廣州品牌”

維護食藥環知領域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參與。廣州公安食藥環偵部門以構建“專業帶動、全警行動、部門聯動、群衆發動”工作格局爲牽引,強化協同聯動,凝聚多方合力,以高水平食藥環知安全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隨著國家機構設置和職能分工的調整,食品藥品環境安全保障形成了公安機關與行政監管部門共同協作、無縫對接的行刑銜接機制。在工作實踐中,食藥環偵支隊與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海關、煙草等職能部門密切協作,建立和完善行刑銜接工作機制;與市煙草專賣局聯合挂牌成立廣州市涉煙違法犯罪研判中心,打造全國首個由地方公安、煙草管理部門共建的高水平數字化綜合研判高地。

在食藥環知案件的偵查過程中,涉案物品檢測鑒定結論是案件能否定罪量刑的關鍵。食藥環偵部門努力探索,創新建立辦理危害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安全刑事案件專家庫,爲偵破新型疑難案件提供有力支持。通過專案偵辦,廣州公安食藥環偵部門揭露非法套取精神藥品的不法手段,推動了全省範圍的打擊整頓;發現減肥食品中添加具有致瀉效果的新型非法添加物質,推動了多部委聯合開展專項治理,公安部通令嘉獎並向全國公安系統推廣偵辦經驗做法;曝光醫保騙保藥品犯罪的隱蔽伎倆,有力保障了廣州市醫保基金安全。

會同屬地對食藥環知領域問題突出地區研究部署打擊整治

食藥環知安全與行業、企業密切相關,合法企業既是權益維護對象,也是共同打擊犯罪的合作夥伴。

2023年8月23日,食藥環偵支隊組織黃埔知識産權保護聯盟部分企業代表參加智能行業警企交流座談會,與會代表表示受益匪淺。這是食藥環偵部門建立警企常態化聯系機制的一項舉措。食藥環偵支隊充分發揮企業、行業協會在提供線索、協助鑒定、配合取證等方面的優勢作用,先後與國內知名企業以及市內食品藥品環境知識産權領域的龍頭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爲打擊犯罪奠定堅實基礎。

打擊涉食藥環知犯罪,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圍繞食品安全宣傳周、中國人民警察節等重要時間節點,食藥環偵支隊會同相關部門大力開展宣傳活動,提高群衆識別能力和食品藥品安全意識。充分利用互聯網站、微信公衆號、微博等新媒體平台發布打擊整治案例,以微視頻、微電影等群衆喜聞樂見的形式,曝光新型犯罪手法、揭露犯罪伎倆、通報打擊工作情況。同時,出台食藥環知犯罪舉報獎勵制度,進一步加強群衆對食藥環知犯罪的認知度和參與打擊食藥環知犯罪的積極性。

企業贈送錦旗

使命如山,責任在肩。廣州公安食藥環偵部門將著力完善“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質公安戰鬥力,全力打擊食藥環知領域突出違法犯罪,爲建設法治廣州、平安廣州、健康廣州、美麗廣州作出更大貢獻。

專題策劃丨劉 豔 曹輝

統籌丨倪少英 陳強勝 李光日

執行丨李豔 劉傑

作者丨吳恒源

編輯丨小開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