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日本壟斷我國超短焦投影技術專利取得突破

早鳥科技 2020-11-15 21:45:38

在13日的中國高新技術産品交易會現場,早鳥資訊獨家獲悉,深圳昇暘光學于近日完成超短焦鏡頭模組的整套專利技術的驗證。

其發明專利技術“逆軸式遠心超短焦光學架構”,量産成品在品質與日本理光超短焦鏡頭一樣的前提下,做到了體積更小、良率更高、價格更低。這標志著“從今年開始,全球所有超短焦投影公司,在鏡頭上有了第二個選擇”

超短焦技術橫空出世

投影作爲光學投射技術的典型方案,主機距離牆面越近,能夠降低光源投射過程中的損耗,顯著提升畫面亮度,節省布置的空間,同樣2000安斯流明的産品,超短焦投影較長焦投影亮度要高30%左右。不論是現代家居生活還是商務教育,更短距離實現更大畫面都是投影産業一貫以來的追求。

2012年,理光推出‘內置分離反射式超短焦光學’全新專利技術投影産品,能夠實現20cm的距離投射出80英寸的大畫面,這在當年時難以想象的。至此,理光也順勢從幕後研發廠家一躍至台前,正式宣布進軍消費市場,在國內一炮打響,迅速布局短焦、高端工程領域,與神州數碼聯姻,推出一系列新品,短短3年時間便壟斷了中國超短焦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

在投影領域,即便強如上市公司光峰,2019年登陸科創板時,在招股書中將其列入重要風險提示,說明了理光在價格、業務關系、國家間貿易糾紛等因素影響下,無法正常進行供應,將對光峰的生産經營帶來重要原材料的采購風險。

海信、小米以及即將乘風破浪IPO的極米等激光電視産品均采用了理光的超短焦技術,也不得不乖乖給理光繳納使用費,淪爲專利市場上的“打工人”。

屠龍少年最終成爲了惡龍

一方面,超短焦技術是投影市場的推動者,最典型的是推動了消費者對大屏産品關注度的持續增長,投影行業近8年取得了近20倍的好成績,其中超短焦産品激光電視年增長率達到了30%;但另一方面,與之相對應的是專利的高度壟斷讓市場沒有充分的競爭,理光只需“按時收租”,在超短焦技術的叠代上並無更多建樹,只是在已有産品上修修補補,這也正是我們所看到的,市場激光電視的外形有些單一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也讓主打消費市場後浪們的沖勁有些乏力。

打破理光壟斷,做超短焦鏡頭的鲶魚

據早鳥資訊了解到,昇暘光學由全球知名光學設計專家李文宗博士帶隊,李博此前擔任台灣工研院“投影技術五年發展計劃”相關負責人,是台灣投影産業技術奠基人之一,曾帶隊發明了全球第一台DLP微型投影,後赴海信擔任激光電視副總,在海信時曾量産了全球首款4K激光電視。

在2016年離開海信的時候,他就有一個目標:要從底層專利技術上,打破理光壟斷。整整3年多時間,不斷的失敗和改進。直到2019年,終于完成了整套專利技術的驗證,並通過了光峰的專利評測。

現場工作人員向早鳥資訊介紹,昇暘光學的超短焦鏡頭不僅是對理光技術的突破,更可以讓終端品牌在整機設計上具備多樣化的可能性,讓國産品牌有了更多的議價權。讓激光電視這一“土豪的新玩具”也能加快飛入尋常百姓家。

昇暘光學在高交會展出的這款目前全球最小最輕的超短焦鏡頭,尺寸爲34.7*65.7*90.5毫米,僅手掌大小,采用德州儀器的0.23英寸芯片,該産品獲得深圳創業之星大賽5G行業決賽冠軍。據悉,目前有多家資本及知名下遊終端品牌都在與昇暘光學密切接觸,希望能夠對鏡頭進行測試,而搭載該款鏡頭的終端産品將于明年年初與大家見面。

0 阅读:18

早鳥科技

簡介:8年科技媒體老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