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預言成真,新能源取代燃油已是大勢所趨

小牛德克 2024-04-20 22:53:22

誰能想到,今年的4月上半月,新能源的滲透率就已經超過了50%,而原本中國制定這一目標的實現時間爲2035年。簡而言之,這一目標的實現足足提早了11年。

很顯然,對新能源的車的需求才是大多數,純粹意義上的燃油車用戶已經正式成爲少數派。隨著新能源汽車之前的痛點一個個被解決,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車已經成爲不可逆轉的定局。

這一結論其實早在上個月就有人做出預言,他就是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

王傳福在上月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大會論壇大會上就曾預言,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從31.6%到48.2%,僅僅數月時間而已。按照這一趨勢,可能很快就會突破50%,未來可能遠不止于此。

僅僅二十多天的時間,他的預言就變成爲了現實,當然,王傳福的預言和他對比亞迪的自信有關,和比亞迪深耕新能源産業,對該行業的敏銳洞察有關。

回首這一趨勢,中國新能源汽車廠商付出的時間是漫長的,過程是很艱辛的。從2005年到2015年,花了十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才堪堪突破1%;但是從1%到5%,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開啓了加速度,只用了三年時間;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迎來了爆發期,然後就是截止目前的滲透率超過50%的驚人成就。

攻守易勢

一邊是新能源汽車的高歌猛進,另一邊則是以合資爲代表的燃油車的節節敗退。今年風光無限的合資燃油車甚至喪失了品牌優勢,號召力不再。隨便改一輛車也能不愁賣的情況不複存在。即便強如豐田,也只有一汽豐田進入銷量前十,僅僅守住了銷量第9,同比下滑了7.2%。至于廣汽豐田、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及東風日産則直接跌出了榜單前十。

這些情況對于韓系、法系車更加明顯,甚至有些燃油合資車品牌直接退出了中國市場。

合資燃油車的銷量下滑,也進一步引發了二手市場保值率和成交量的持續下滑,陷入了惡性循環。

尋根溯源

新能源形成反超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新能源汽車已對燃油車完成技術代差式的領先,靠技術壓制對方。從動力、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多個維度全面領先,燃油車很難招架。

消費者越來越願意接受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爲首次購車和換購的首選。

使用成本相比燃油車大幅降低,這一點相信使用過新能源汽車的用戶,一定會大爲贊同,出行費用的減少何止一點半點?

以上諸多現象表明,新能源汽車未來前景一片大好,滲透率必然會不斷升高,街上行駛的新能源汽車也一定會越來越多。

0 阅读:0

小牛德克

簡介:玩機拆機搞機,數碼老司機帶你玩轉數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