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必有後遺症——人在職場,少點說謊

芥菜樹下 2024-05-06 11:09:36

謊言,一定會帶來後遺症。

首先,是對這個撒謊的人。

當一個人習慣了撒謊,別人看他,無形中就已經貼上了不可靠的標簽:這個人就是不會實話,就是會騙人,我可得當心。貼上這個標簽很容易。只要隨口幾次謊言,就會被貼上。但想要撕下這個負面的標簽,要難得多。可能一輩子都撕不下來。不管以後的表現如何誠實,不講假話,前面說謊的印象太深,別人提到,依然會說是那個撒謊的人。

狼來了的故事,很多人都聽過。

無論這個故事叠代到哪個版本,一些內核的東西不會改變。一次次的謊言,看似是騙到了別人,看似自己從中得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爽感,最後坑得最狠的,還是自己。職場上一樣的道理。第一次說謊,自己如果認爲這樣做不對,多少還會有點內疚感。進而向其他人給出幾個理由,解釋自己的行爲。或許,也會因此獲得別人的諒解。

假如事情能夠停留于此,再好不過。至少在與之相關的事情上,以及與此相關的環境和人群中,不會再有謊言。

然而,現實操作中,很難停留于此。原因很簡單:說謊的成本太低了。——至少,從表面上看,說一個“小小”的謊言,不過就是上下嘴皮子碰幾下的事兒。

再說,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謊言,有時候還真有人信了。還真有人,爲此進入配合你的軌道了。假如不說謊,同時要達到謊言中的能力和實力,那得額外付出多少努力啊。

再說,看看那些只知道埋頭苦幹的人。他們不是努力了嗎?也沒努力出什麽不得了的成績啊。還不如上下嘴皮子碰一碰,幾句話的事兒。

再說,雖然有人上當了,但是,事後不也選擇原諒了嗎?咱們的關系,不也沒遭到多大的破壞麽?

……

這麽低的成本,能拿到那麽好的結果。芥菜樹下問,嘗到了這個甜頭,有幾個人能到停留于此?

所以,說了一次謊,接下來的,常常是更多的謊言。第一次“狼來了”,消耗了他人的真誠和善意。即使選擇了原諒,第二次“狼來了”時,真誠和善意會大大降低。半信半疑地,發現再一次上當。那麽,撒謊者在他人心裏的標簽,已經貼得很牢了。

在群體當中,這個人已經變成了一個不值得別人信任的人。別人也不敢再信任。畢竟,職場上被坑,損失的可不僅僅是面子。真心會肉痛,誰敢不長記性?能夠幫助,或者願意幫助,跟他一起走的人會越來越少。而在職場上,孤家寡人是很難的。

任何一個團隊,都不可能鼓勵謊言。即使在現實情況下,會選擇一些“妥協”和“應變”,以應付突發的狀況。但一旦回歸正常,任何的團隊,都不可能鼓勵謊言。

更不可能,給習慣說謊者更多的機會。

原創不易,一見你就happy。轉載需本人授權。不想錯過職場趣聊,關注:<芥菜樹下>,閑話職場,南北東西。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