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蘋果“杠”上平板:誰更值得買?

定焦One 2024-05-09 21:22:01

定焦(dingjiaoone)原創

作者 | 金玙璠

編輯 | 魏佳

華爲、蘋果又“杠”上了,同一天在平板上放大招。

5月7日晚,蘋果開了一場35分鍾的發布會,鏡頭聚焦iPad系列,祭出了號稱是地表最強的平板iPad Pro。

巧合的是,華爲也在這一天開産品發布會,地點選在迪拜,産品包括手機、平板、筆記本、手表、耳機和1款繪圖軟件,盡管Pura 70系列手機、MateBook X Pro輕薄本此前已在國內上市,但新版平板MatePad 11.5 S因爲和蘋果的iPad系列同日發布,仍然吸引了不少眼球。

蘋果iPad Pro的最大賣點是,破天荒地首發了蘋果自家的最強芯片M4,以及最強的屏幕。這可能是蘋果史上最貴的iPad,最低配的版本8999元,頂配2萬元。

華爲的新版平板不是Pro系列,但看點不少,包括柔光護眼屏和自研繪畫軟件GoPaint(國內叫“天生會畫”APP),起售價399歐元,折合人民幣3100元左右。

兩款平板和國內消費者見面的時間,竟然也“撞”上了。蘋果新款iPad的國行版本5月15日開賣,華爲的平板新品在國內發布的時間也是5月15日。

如果說時間、品類“撞車”還只是表象,那技術路線的“默契”,足以說明這兩大科技巨頭在水面下早已暗戰洶湧。

一位供應鏈人士抓住了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産品細節:蘋果的新iPad Pro“抛棄”了一直引以爲傲的mini LED屏幕,改用了華爲已經在平板用上使用的柔性OLED屏。

産品層面之外,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角度是,兩款平板、兩場發布會,對兩家公司的意義大不相同。

有PC行業人士看完發布會對「定焦」感歎,“蘋果是要借這次發布會‘複興’iPad的節奏”。而iPad Pro的瘋狂堆料,折射出蘋果在Pad産品線上有多焦慮。去年一整年、今年一季度,蘋果的iPad收入持續下滑。

相比蘋果把全部籌碼押在平板上,華爲的平板新品更多是常規更新。值得關注的是,華爲的新款平板雖是面向海外發布,但直接搭載了華爲自研的鴻蒙HarmonyOS 4.2操作系統,而不是EMUi 14.2,可見華爲新品出海的信心。

本次迪拜亮相,是華爲近幾年來在全球範圍內舉辦的規模最大、一次性發布新品最多的發布會,平板只是其中之一。在關注海外市場的從業者看來,華爲是想借此吹響“收複海外失地”的“沖鋒號”。

兩大科技巨頭,一個在平板上瘋狂堆料,另一個借平板亮相海外,蘋果能提振iPad銷量嗎?華爲能打響重返海外市場的前戰嗎?必然會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

一個瘋狂堆料,一個常規更新

5月7日這天,科技圈無比熱鬧,華爲和蘋果不光上演“同日對決”,品類也“撞”上了,都發布了新款平板。蘋果的形式是“錄播”,也就是線上視頻,華爲則把場地設在了迪拜。從産品維度看,一個是瘋狂堆料,另一個更偏向常規更新。

蘋果發布會的唯一主角是iPad,發布了11英寸和13英寸iPad Air、iPad Pro,還有iPad的配件,比如有觸控反饋和陀螺儀的Pencil Pro。

新款iPad Air搭載蘋果M2芯片,相比之前只有11英寸一條線,這次又增加了13英寸。起容量也有升級,最低配128G的11英寸iPad Air,價格是4799元,最高配1TB、13英寸的iPad Air的價格是11699元。

重頭戲是iPad Pro,整體外觀變化不大,雙鏡頭變成了單鏡頭,不過它是蘋果到目前爲止最輕薄的産品,13寸機型的厚度只有5.1mm。

iPad Pro性能方面的最大賣點,是首發了蘋果自家的M4芯片,而且蘋果第一次用上了OLED屏。

芯片是跨代升級,跳過了M3,直接升級到了3nm制程的M4,CPU比M2強50%,速度各方面比M2都有重大提升。

圖源 / 蘋果官方

屏幕方面,iPad Pro用上了柔性OLED屏,而且拿出了雙層串聯OLED(Tandem OLED)技術,以提升屏幕亮度和耐用性。另外,iPad Pro還上了“納米紋理顯示屏玻璃”的版本,以減少眩光幹擾。而這之前是蘋果萬元顯示器才有的配置。

蘋果在iPad Pro上的“堆料”不止這些,比較受關注的新功能還包括,端測AI芯片加入後,能自動識別表格、發票等文件,以及免費的多機位操控軟件、專業的音樂軟件等等。

當然,iPad Pro的價格低不了。國行版本5月15日開賣,其中11英寸版本8999元起,13英寸版本11499元起。如果選更高配置,比如13英寸機型、2TB版本的頂配,則要19999元,如果選擇納米紋理玻璃版本,價格飙升到20799元,如果是無線局域網+蜂窩網絡機型,則要22499元。

相比之下,安卓陣營平板裏目前芯片最高配的,是搭載聯發科天玑9300芯片的vivo Pad3 Pro和搭載骁龍8Gen2的小米平板6S Pro,起售價分別是2999元、3299元。

不同于蘋果把所有戲份都給了平板,華爲帶來的平板MatePad 11.5 S,是其迪拜發布會“全家桶”新品中的一個。

這畢竟不是Pro系列産品,堆料沒有蘋果的iPad Pro那麽誇張,但亮點依然不少。PC行業人士趙聞告訴「定焦」,硬件上的亮點是柔光屏,軟件層面則是華爲的GoPaint應用。

華爲GoPaint應用 圖源 / 華爲發布會

在這款平板上,華爲首發了全新一代柔光屏,據說比前代防眩光、降低屏幕反光的效果更好,而且書寫和繪畫的體驗也更真實。柔光屏是華爲攻克的難點之一,2023年發布的華爲MatePad 11英寸柔光版,開啓了平板電腦市場的柔光屏時代,這場海外發布會上,華爲首次公布了柔光屏技術商標。

繪畫是華爲新款平板的宣傳重點之一,除了支持第三代M-Pencil星閃版手寫筆之外,還內置了華爲自研的繪畫應用GoPaint,也就是國內的“天生會畫”APP。

官方沒有標注這款平板的芯片,“大概率是華爲自家的麒麟芯片,如果是這樣,比同規格的骁龍芯片能強不少。”趙聞補充道。

華爲國內在售的MatePad 11,搭載的是骁龍870芯片,售價在兩千元左右。這款MatePad 11.5 S只有8GB+256GB的存儲組合,海外價位是399歐-499歐,折合人民幣3096元-3871元,趙聞推測,國內的定價會稍低一些,“比較有競爭力”。

一個是絕對主角,一個是亮點之一

這並非是華爲、蘋果第一次“撞車”,上一次是去年9月,蘋果發布iPhone 15系列的前幾天,華爲的Mate 60系列毫無征兆地上市了。

不過,兩家這次發布的平板,在各自發布會上的地位不同——蘋果是把全部籌碼押在iPad上,華爲是想借包括平板在內的一系列新品在海外市場打個前戰。本月15日,華爲還要在國內開夏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華爲這是要恢複五年前國內外間隔一周雙發布會的節奏了。”手機行業從業者陳笛對「定焦」說。

蘋果的發布會只有短短35分鍾,但是,是單獨給iPad開的,而且Pro版本堆的是蘋果最先進的料。

蘋果的M系列芯片,在外界的標簽是“PC系列”,按照蘋果以往的傳統,都是首發在Mac和台式機上,這些産品用上之後,再引入到iPad上。

首發芯片之外,蘋果還把最高配的屏幕、最先進的屏幕技術,率先用在了新款iPad Pro上。iPad Pro之所以能做這麽薄,主要是因爲棄用了之前的miniLED(LCD)屏,改用柔性OLED屏。

供應鏈人士梁馳告訴「定焦」,OLED屏一大優點是“輕薄”,但短板是全屏亮度低。于是,蘋果這次拿出了雙層串聯OLED技術,也就是疊了兩層OLED面板,來解決屏幕亮度的問題。

他補充道,OLED屏因爲成本很高,廠商一般都只是用在高端産品線上。而華爲此前已經用到平板上了。

不同于蘋果在新款iPad上押上了全部“身家”,華爲則是把平板新品作爲迪拜發布會的諸多看點之一,而且,“從平板的配置來看,主要側重打開海外市場”,關注海外市場的從業者李桦表示。

事實上,華爲的MatePad 11.5 S在軟件層面還有一個亮點,即搭載的是鴻蒙系統,不難看出華爲對新品出海的信心。

平板産品之外,此次在迪拜的亮相對華爲來說也很關鍵。這是它近幾年來在全球範圍內舉辦的規模最大、一次性發布新品最多的發布會,新品包括平板、手機、筆記本、手表、耳機。

其中的Pura 70系列手機、MateBook X Pro輕薄本,之前已經在國內發布,海外版和國內的主要差別在于:Pura 70系列手機比國內少了Pro +系列,另外,沒有看到關于衛星通訊相關的宣傳;MateBook X Pro的快充從140W降低到了90W。

一個挽救iPad銷量,一個意在重返海外

蘋果、華爲看起來競爭幾近劍拔弩張,但結合兩家公司的處境來看,平板策略背後的公司意圖有很大區別——蘋果是想拯救平板銷量,而華爲意在重返海外。

要說平板産品對哪家廠商最重要,那一定是蘋果。iPad曾經是它的王牌産品,可現在地位已經不保。

去年至今,蘋果的iPad業務收入已經連續同比下滑了5個季度,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17%,到了60億美元以下。現在,iPad業務在蘋果公司的收入占比只剩6%,低于Mac業務、其他硬件(包括可穿戴設備、家庭和配件)業務,還不到iPhone業務的1/10、軟件服務的1/4。

從市場份額來看,iPad依然在全球市場位居第一,但據Canalys數據,今年一季度,蘋果的平板出貨量下滑幅度,比三星、華爲、聯想都更大。

在中國市場,2010年以來的平板電腦TOP1一直是蘋果,直到去年四季度,據IDC數據,華爲反超蘋果,成爲平板新王。

趙聞對「定焦」分析,iPad跌下神壇,直接原因是iPad系列的更新節奏變慢了,“去年直接‘斷更’”。

在這次新品之前,iPad産品線已經停更一年半,上一次更新還是2022年10月,而且沒開發布會,只是在官網發了新聞稿。那次更新也被認爲是iPad Pro産品史上升級幅度最小的一次。

iPad更新乏力的深層原因,在趙聞看來是産品定位模糊。

蘋果最早給iPad的定位是,“更大更便宜的iPhone”,但當iPhone屏幕變大,蘋果開始讓iPad向Mac靠攏,後來,夾在iPhone和Mac之間的iPad,定位變得越來越尴尬。

比如,蘋果一邊傳遞“iPad是年輕人的電腦”的觀點,可又擔心iPad會擠壓Mac的地位,所以把iPad的使用場景定位在玩遊戲、看視頻這些娛樂功能上。

iPad産品線內部也越來越複雜,各型號甚至會“打架”,“Air和Pro始終拉不開差距”,趙聞稱。

“現在蘋果終于想清楚了,或者說妥協了”,趙聞總結iPad産品線的變化主要是兩方面:簡化iPad産品線,讓Air更接地氣,讓Pro更專業、更高端;給了iPad Pro更多PC級的體驗,這意味著,蘋果不再避諱讓它和Mac形成競爭。

iPad銷量慘淡,倒逼蘋果做出改變,另一邊,華爲平板的銷量恢複情況不錯,但海外市場仍是短板。

根據Canalys,去年上半年,華爲平板的全球出貨量大幅下滑,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因爲推出新款MatePad Pro,出貨量逆勢增長,連續兩個季度擠進全球前三。不過,7%-8%的份額仍不及2019年四季度的13%。

梁馳對「定焦」分析,華爲平板的反彈,主要是因爲中國消費者的支持,帶動了它在中國本土市場的表現。

從這個角度看,華爲平板和華爲手機目前的處境類似。華爲手機已在國內市場快速完成回歸,但在全球手機市場還未擠進前五。2024年第一季度,在Canalys的統計裏,華爲是國內市占率最高的手機品牌。

要知道,自2019年5月受到美國制裁起,華爲面臨兩大難題,一是芯片供應,二是無法繼續使用谷歌安卓系統。如今,華爲逐步解決了芯片供應問題,再加上品牌號召力,“不論是手機還是平板,華爲在國內市場的地位幾乎沒有懸念了,但在海外市場仍是未知數”,李桦表示。

華爲在海外市場的恢複情況,主要受限于操作系統。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2023年四季度,鴻蒙在中國手機操作系統領域的市場份額達到16%,接近蘋果iOS的20%;而在全球範圍,鴻蒙操作系統的市場份額約爲4%,低于蘋果iOS的23%和安卓的74%。

鴻蒙此前采用的是折中的雙框架,既可以運行鴻蒙原生應用,也能兼容安卓應用。今年1月,華爲正式推出鴻蒙星河版(HarmonyOS NEXT)的開發者預覽版,只能運行鴻蒙原生應用,不再兼容安卓應用。

這意味著,鴻蒙要從安卓生態“單飛”,如果這一步成功了,鴻蒙將成爲安卓、iOS之外第三個獨立的操作系統。

華爲在海外發布的搭載鴻蒙系統的新品,賣得如何,關系到海外應用廠商尤其是美國軟件企業,是否願意適配華爲的鴻蒙系統。不論考慮到硬件産品的繼續增長,還是鴻蒙生態的長遠發展,華爲都要踏出這一步。

在海外首發的MatePad 11.5 S,就是華爲打出的一張重要手牌。出貨量是一切的保障,賣得越多,華爲手裏的籌碼越大。

在全球平板市場下滑的大背景下,蘋果、華爲的正面競爭不可避免,但目前,這兩大巨頭都有各自的難題要解。

*題圖來源于蘋果官網和華爲商城。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趙聞、梁馳、李桦、陳笛爲化名。

0 阅读:36
评论列表

定焦One

簡介:深度影響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