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日元火拼,中國准備上場!

楊風說華夏 2024-05-11 02:56:58

這兩個月,日元彙率持續貶值,一場金融戰的硝煙逐漸明朗,到底這是美國收割中國的前奏,還是另一次的亞洲金融風暴?

這個答案將指向美國下一波的金融收割,對美聯儲加息/降息與否,以及美聯儲是否有能力加息,或是被迫降息,我們可以從中找到更多的蛛絲馬迹。

但不要忘了,美國進行兩年多的加息循環,最終要指向兩個目標,一個是爲美國從通貨膨脹的困境中脫身,爲美國十多年來的量化寬松政策安全下莊。另一個是遲滯中國的經濟發展,爲美國贏得中美競爭的勝利。

1 日本央行進場幹預彙率

日元這一波彙率波動,可以從三月中旬爲起始點,日元彙率一路走跌,期間曾經跌到160日元兌換1美元。

然而,上星期卻出現一個戲劇性的變化,從158日元兌換1美元,上升到153日元兌換1美元。出現這樣的變化,市場認爲這是因爲日本央會出手幹預的緣故,才導致日元彙率戲劇性地升值,目的是阻止日元過快貶值,無序貶值。

有趣的事來了,日本央行進場幹預,阻止日元彙率下跌,美國的態度是什麽?

從5月1日到3日,日元連漲三天,從一度跌破160,漲到152~153。

日本央行進場幹預,卻沒膽承認,有人猜測,日本央行這一次的幹預投入700多億美元。

日本央行不敢承認,是因爲擔心惹惱美國。日本自诩爲自由市場經濟,奉行美國的市場經濟,自然不敢在美國面前,大方承認進場幹預日元彙率。

2016年12月,日本擔心競爭不過中國,害怕中國産品大舉進入日本市場,因而宣布,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日本此舉違反了當初中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所簽訂的協議。

日本想要維持在必要時,繼續對中國産品以反傾銷的方式征收高關稅。

但是說穿了,日本更擔心美國的想法,畢竟這些狙擊日元的國際資金,對沖基金等,多數是來自于美國,美國老大哥要收割你日本,日本怎能公開唱反調?于是,日本央行只好偷偷摸摸地做,不敢聲張。

只不過,日本央行此舉卻在美國一番口頭聲明下,立刻縮手了。

2 耶倫說:你們看著辦!

當有人詢問美國財長耶倫的時候。耶倫很巧妙地說:日本央行幹預日元彙率只是一個謠言,至少她本人沒有接到日本官方有關這方面的報告。

耶倫很給日本面子啊!爲什麽呢?

這就有學問了。首先,耶倫說,她本人沒有接到日本官方要幹預日元彙率的報告。這表示,日本央行如果有如此的動作或企圖,是應該向美國報告的。

既然耶倫沒有收到相關的報告。那就表示。日本央行不應該如此做。

但是,日本央行已經做了呀!這怎麽辦呢?

這就是個中關鍵,耶倫的言外之意是,如果日本央行偷偷摸摸地做了,那就趕緊停止,要不然...,後果,你知道的。

參考一下韓元兌美元彙率的走勢。幾乎在同樣的時間點。韓國央行也進場幹預,挽救韓元的下跌趨勢。

韓國都敢于幹預,挽救韓元的下跌趨勢,日本當然也要這樣幹啊!日本豈能夠眼睜睜看著日本被收割?

就在這時候,耶倫發話了,她說:我不會評論他們(日韓)是否進行了幹預,我認爲這是謠言。

耶倫又說:日元的確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發生了相當大的波動,我們預計這些幹預措施將是罕見的,並且將和他們進行磋商。

耶倫要和他們磋商什麽?要進行磋商,不就是說,不希望你們幹預彙率,不能夠幹預彙率嗎?

耶倫這不是明擺著說:我要對你進行收割,但是你不能夠抵抗!

這是什麽話啊!還不讓人家抵抗,得要束手就擒,對吧?沒錯,耶倫說的就是這麽回事。

不過,美國也不是完全不講道理。美國說,這是市場經濟啊!你們(日韓)必須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啊,怎麽可以出手幹預彙市呢?

嚴格來說,這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誰叫你信奉美國的市場經濟呢?當初(幾十年前)我(美國)讓你日韓兩國進入我美方市場,不就是我(美國)對你們市場開放嗎?

現在我(美國)來收割一下,你們就不講規矩,想要進場幹預啦?是不是皮癢,討打啊?

果然,耶倫是于上星期六5月4日提出她的磋商說法,日元和韓元彙率立刻就停止回升,繼續往下跌的通道。

也因此,耶倫這番說法也是一個清晰的信號。這個信號就是釋放給那些做空的資金,這事我擺平了,日本央行不會再進場幹預了,你們盡可放心去幹,該收割的收割,該怎麽辦就這麽辦,時間就是在這時候。

3 美國收割的滿足點在哪裏?

剛剛說,時間就是在這時候,然而,什麽時候才會讓收割的腳步停下來呢?或是說,什麽時候日元才會止住下跌?

依照股市的慣用說法,這得要等到收割動作達成“滿足點”後,才會停下來,日元彙率也才會停止下跌的趨勢。

現在就是美國收割的滿足點嗎?當然不是,還遠遠不是。

依照5月8日美國的國債鍾顯示,美國國家債務已經達到34.7萬億美元。美國債務窟窿搞得這麽大,而且拜登政府還不斷擴大支出,不斷舉債,哪裏可能達到滿足點呢?

是以,對日本收割只是美國發起最後一波金融攻擊的起始點。參考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經驗,從泰國泰铢彙率暴跌開始,迅速擴散到其他東南亞國家,最後又擴及到韓國。

因此,日本彙率下跌只是一個引爆點,這一波的最後收割,需要擴散到其他國家才行,尤其是亞洲國家。

4 爲什麽是日本?

爲什麽是亞洲國家呢?

一,歐洲已經于2022年,趁著烏克蘭沖突的時候收割過了。X得要一點一點地放,牛、羊、雞、鴨要養肥了才能夠對其“收割”,否則也沒什麽東西好收割。

對美國來說,從2022年的收割到現在,一年多過去了,得要換個對象收割。

二,亞洲國家多半是外彙儲備充足的國家,也是儲蓄率高的國家,一些國家或地區還享有貿易順差,這正是收割的對象。

所以,今年收割的對象美國就定在亞洲。

對美國而言,2024年是第二波的收割。而首選日本,是因爲日本是“自己人”,自己人更好動手。

更重要的是,美國和國際資金已經在日本布局多年了,等的就是這一天。

5 巴菲特的對日收割

我們就拿巴菲特做例子。巴菲特大約從2019年開始布局日本。

據說,巴菲特借了1.5萬億日元,然後將這些資金投至日本五家高配息的上市公司。一些亞洲國家股市的配息普遍較高,比美國和歐洲股市高,這五家公司的配息每年約有5%。

之前,日本是負利率政策,就算日本央行于3月的時候提高利率到0.1%,巴菲特公司的日元借貸也大約只有1%。因此,就算巴菲特投資的日本公司股價不上漲,巴菲特也淨賺4%,這是“坐著”賺。

我們看看這五年日經指數的表現。

從圖上看到,日經指數五年來上漲78%。當然,巴菲特投資的日本公司股價表現會比日經指數好一點,超過80%,總是要超越指數的表現,對吧?

因此,巴菲特這五年對日本的投資算上股息,其回報率是100%,翻了一倍。

只有一倍的回報嗎?那就太小看美國政府了。

這時候要參考日元彙率這五年來的表現。

五年前的日元彙率大約是105日元兌換1美元,如今是接近160日元兌換1美元,上升幅度超過50%。

當然,這時候並非是巴菲特賣出日股,然後把日元兌換成美元的時候,而是趁著日元彙率低的時候,用美元去償還日元債務。

只有如此嗎?如果只有如此,那還是小看了美國。

等到美國認爲這一波的彙率狙擊達到滿足點,因而停下彙率攻擊,也對加息政策進行翻轉,改爲降息,這時候日元彙率將止跌回升,美元會下跌。

巴菲特可以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或之前,賣出手中持股,獲利了結。而這時候是反過來,日元上漲,美元下跌,巴菲特又可以在彙率上賺一筆。

當然,巴菲特也可以選擇不賣掉手中持股,或是將賣出持股的錢,轉換成收割一些日本的優質公司,這是抄底。

巴菲特不是很喜歡收購一些優質公司嗎?這正是時候。如此,巴菲特的企業帝國又會再度擴張。

反正,巴菲特可以如此倒來倒去,就算不完全賣掉手中持股。當初巴菲特借貸的日元債務也可以輕易償還。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談一談美國政府和這些金融大咖,或金融巨鳄的互動關系。還是以巴菲特爲例子。

2009年,奧巴馬擔任美國總統,由于美國面臨嚴重的金融危機,美國聯邦政府需要大量舉債。也由于民主黨的奧巴馬政府擴大財政預算,美國債務因而快速攀升。

這時候,奧巴馬遭受在野的共和黨大肆批評,批評奧巴馬讓美國債務迅速擴大。

巧了,巴菲特于這時候出面爲奧巴馬緩頰,他說:美國債務高沒關系,只要GDP大于債務就沒事。

預算赤字攀升,政府債務過高,在經濟學上被普遍認定會是一個問題,需要重視,解決。

然而,股神巴菲特卻以他“獨到”的經驗和見解,幫助奧巴馬渡過難關,免去政敵的攻擊。

再看看巴菲特第二個案例。

2022年秋天,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大量買進台積電在美國的ADR股票。有人訪問巴菲特,爲什麽買進台積電,巴菲特說,他看好台積電在未來的表現。

然而一個季度後,巴菲特又分批賣出持股。巴菲特這一筆投資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大賺一票。

賣掉台積電的持股,巴菲特將資金轉進日本市場。

這時候又有人問巴菲特,之前不是看好台積電嗎?爲何選擇又賣出持股,難道是認爲台積電不好嗎?

巴菲特回答說,不是台積電不好,而是他考慮地緣政治問題,他認爲日本的地緣政治風險低,更值得投資。

結論是。不要認爲巴菲特完全是靠了自己的本事,才有今天的波克夏公司的規模。我們不否認巴菲特厲害,有過人之處。然而,他和美國聯邦政府的互動關系,也非我們尋常人所及。

爲什麽像巴菲特這樣的投資大亨,或是那些金融大鳄、對沖基金們,能夠同時這麽清楚的。理解日本在地緣政治風險上的“優勢”?

如果背後沒有一股力量,聯系這些投資大亨、金融大鳄、對沖基金,哪來的一致行動,在股市、樓市、彙市上翻雲覆雨?

6 結論

接下來,我們得要看美聯儲的動作。可以這麽看待,美聯儲現在是在硬撐著,爲這些投資大亨、金融大鳄、對沖基金、投資銀行等,撐著一張大網,好讓這些大亨們在一些國家的金融市場進進出出,達成收割的目的。

然而,美聯儲也撐不了多久,從2023年7月的美聯儲會議到現在,美國聯邦利率保持在5.5%10個月了,在這麽高的利率下美國企業不容易運作,成本會墊高。

美聯儲是在爲美國的金融收割爭取最後的時機,硬撐下去。

今明兩年的全球金融戰將十足地扣人心弦,正如我們上個月的文章,《當收割鐮刀揮向日本,中美最後的爭戰!》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到這裏,我們下期再會!

0 阅读:1

楊風說華夏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