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運夷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風起紅塵 2024-04-15 19:11:42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這一富含哲理的話語,揭示了深刻的人生智慧,其內涵遠超于行爲表象的描述,實則寄寓了一種崇高的生活哲學與精神境界之求索。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此處“功”的真谛。這裏的“功”,並非僅局限于世俗眼中的功名利祿或顯赫業績,而是涵蓋了個體生命曆程中所設定的理想目標、傾注的心血努力,以及由此收獲的各項成就。這些成就形態各異,可能表現爲職場上的卓越建樹,或許是家庭責任的盡職盡責,抑或是對社會無私的回饋與奉獻。盡管表現形式千變萬化,但它們共同構成了個人價值實現的具體映照。

接下來,“遂”字在此語境中象征著完成與達成。它描繪了這樣一種情境:個體付出了不懈努力,最終收獲了期待的結果,實現了既定目標。這一曆程或許漫長且充滿挑戰,或許順遂如意,但其核心在于目標的實際達成以及個人價值的成功實現。

至于“身退”,它是該成語的精神內核所在。此處的“身”,不僅指向人的肉身實體,更深層次地涵蓋了個體所處的社會角色與身份定位。“退”並非意味著消極逃避,而是積極地選擇從已取得的功績與光環中自我抽離,不沉湎于昔日輝煌。這是一種超越世俗的豁達態度,彰顯了對名利的淡然處之,以及對人生更高級精神境界的執著追求。

何爲“天之道”呢?它乃指自然界廣泛且恒常存在的法則,即世間萬物持續運轉卻又終究歸于甯靜的本質規律。無論是日升月降的交替,還是海潮漲落的輪回,無一不在精准地遵從這一法則。同樣,人生的曆程亦複如是,既有啓程之始,亦有終結之時,既有巅峰時刻,亦有低谷時期。唯有深刻領悟並坦然接納這一現實,方能更有效地掌握個人生命的韻律。

在一個古老的村莊裏,有位名叫李老的智者。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年輕時曾馳騁沙場,立下赫赫戰功;中年之後則投身商海,積累了豐厚的財富。然而,在他人生的巅峰時期,卻選擇了隱退,遠離了塵世的喧囂。

村裏的人都好奇,爲何他要在如日中天之際選擇離開。有人猜測是因爲厭倦了權力的鬥爭,有人以爲他想要追尋更高層次的修行。而當有人問起他原因時,他總是微笑著引用一句古語:“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李老曾在戰場上揮舞長劍,保衛國家,那是他年輕時候的夢想和使命。後來,在商業的世界裏,他又憑借睿智和膽識成爲了一代巨賈,這是他對生活的追求和責任。但是,當他發現自己的事業已經穩定,後代也各自成才時,他意識到自己的人生舞台應該慢慢落幕了。他不想讓自己的余生沉溺于過往的榮耀之中,也不希望成爲別人眼中難以超越的巨人,給年輕人留下陰影。

于是,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自己一手打造的帝國,回到了這個安靜的小村莊。在這裏,他可以與老友品茗論道,可以在山澗邊垂釣靜思,可以看著孩子們在田野間追逐嬉戲,享受著生命的平凡與甯靜。

年複一年,李老的身影逐漸與自然融爲一體。人們開始明白,他的“功遂身退”並非逃避,而是對生命循環和自然法則的一種深刻理解。他用自己的行動诠釋了那句古老而又智慧的話語——“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最終,李老在一片落日的余晖中安詳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的離去沒有帶來太多的悲傷,因爲他留給村民的,是對生活深深的理解和尊重。他的生命,就像那天邊的晚霞,雖然短暫卻絢爛奪目,最後又悄然隱入天際,留給世界一份溫柔的甯靜。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