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鄰居劉繼祖送朱元璋一塊地安葬其父母,劉繼祖結局又如何?

小島知風 2024-05-12 14:30:37

洪武十一年(1378年)時,天下已經基本穩定,明太祖朱元璋下了一道聖旨,他追封安徽鳳陽的一位普通農民劉繼祖爲義惠侯,讓劉繼祖的子孫後代永遠承襲義惠侯爵位,並且朱元璋還派人把劉繼祖的神主牌位供奉到了明朝的祖陵明皇陵內,讓劉繼祖享受曆代明朝皇帝的跪拜和香火供奉。

就這樣不僅劉繼祖的神主牌位接受曆代明朝皇帝的香火供奉,他的子孫後代還一直在明朝世襲義惠侯爵位直至明朝滅亡,爵位傳承了兩百余年。

那麽在曆史上向來以殘酷對待功臣著稱的朱元璋爲何會如此厚待普通農民劉繼祖及其子孫後人呢?其實這一切都源于劉繼祖當初的一點善心,劉繼祖生前也絕對不會想到自己當初只不過給了朱元璋一塊荒地讓他安葬父母和兄長,居然讓子孫後代與大明王朝共富貴。

劉繼祖慷慨施恩于朱元璋

朱元璋本名朱重八,其家族世代都是安徽鳳陽的普通農民,而且他的家族很貧苦,不是有土地的農民,是那種連土地都沒有,靠著幫別人家種地的佃農,總之朱元璋的家族非常的窮苦。

雖然家裏窮苦,但是朱元璋的老爹朱五四秉持著添丁進口就是財富的心理,還在瘋狂生孩子,朱元璋是家中最小的兒子,他上面有三個哥哥和兩個姐姐,本身生活就貧苦,再加上子女多,老朱家的生活就更加貧苦了。

正是由于家裏貧苦,朱元璋的三哥朱重七很早就跑到當地一戶劉姓人家當了上門女婿,而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則一直給本地的地主劉德當佃戶,其實劉德與朱元璋的三嫂劉氏還有劉繼祖都屬于是同族,整個劉氏家族在當地算是比較富裕的大家族。

在元順帝至正四年(1344年)時,淮北地區發生了很嚴重的蝗災和旱災,這兩個天災又進而引發了瘟疫,可以說這一年淮北地區的老百姓日子過得很痛苦,朱元璋就算是當時衆多痛苦的老百姓中一位,因爲他的父母和大哥朱重四都在這一年去世了。

父母兄長的去世不僅讓朱元璋悲痛萬分,更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因爲當時的朱元璋手裏一分錢都沒有,古人講“人死爲大,入土爲安”,可是老朱家連塊地皮都沒有,還沒有錢,當時的朱元璋和二哥朱重六一家三口窮的連飯都吃不上,拿什麽去安葬父母兄長啊。

所以朱元璋和二哥朱重六很著急,眼看著父母兄長的屍體都該臭了也沒地方安葬,兄弟倆是真拿不出錢來安葬他們。因此朱元璋提議哥倆去找地主劉德,懇求劉德看在父親朱五四給他當了一輩子佃戶的份上,施舍一塊地或者借點錢也能把他們下葬。

于是哥倆找到地主劉德苦苦哀求,可是災荒之年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劉德的莊稼收成也不好,日子也過得緊了起來,況且朱元璋兄弟二人一窮二白,說是借地或借錢,但是哥倆哪有還的可能,因此劉德很無情的痛罵了朱元璋兄弟二人一頓,不僅把他們倆趕了出去,還當街痛罵哥倆想借著父親去世的機會訛他的錢和地。

發達之後的朱元璋回憶起這件事時,稱:“田主德不我顧,呼叱昂昂,既不與地,鄰裏惆怅。”

在劉德當街痛罵朱元璋兄弟倆時,引起了村裏人的圍觀,在這些圍觀的人群中其實都很同情朱元璋兄弟二人,但是只可惜他們也都是窮人愛莫能助。恰好圍觀的人中有劉德本家親戚劉繼祖,正是劉繼祖眼看朱元璋兄弟二人被劉德如此奚落而引發了同情憐憫之心,因此在劉德罵完回家後,劉繼祖讓兒子劉大把朱元璋兄弟二人請到家裏吃飯。

這一天劉繼祖給朱元璋兄弟二人准備了很豐厚的飯菜,讓他們哥倆吃了多年以來第一頓飽飯,在酒足飯飽之後,劉繼祖先是寬慰了朱元璋兄弟二人,隨後就表示自己家裏有一塊荒地,可以贈送給朱元璋兄弟,讓他們趕緊回去准備棺材擇日安葬父母兄長。

當時朱元璋家裏的情況是朱重四雖然死了,但是還留下妻子王氏和一對兒女,朱重六也有妻子唐氏和兒子要養,這一大家子還得養孩子,還窮得叮當響,哪有錢買棺材,所以朱元璋和朱重六一商量,只能拿破被褥和草席給父母兄長當棺材了。

用後來朱元璋的話說就是“殡無棺椁,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漿!”這意思就是說只能用破衣裳、破草席、破被褥把父母兄長的屍體卷起來下葬。

靠著劉繼祖施舍的荒地朱元璋才總算勉強安葬了父母兄長,安葬好死人之後,還得安排活人啊,老朱家已經窮的揭不開鍋了,朱元璋的大嫂王氏一看也不想連累兩個小叔子,于是主動帶著一雙兒女回了娘家。

而朱重六眼看著災情越來越厲害,繼續留在老家那就是等死,因此朱重六決定帶著妻子唐氏和兒子去外地逃荒。至于朱元璋則幸運的被本村汪大娘收爲義子,暫時住在了汪大娘的家裏,就這樣老朱家一大家子就散了。

可是後來汪大娘家也揭不開鍋了,走投無路之下,汪大娘托人把朱元璋送到了皇覺寺當和尚,至少讓他能有一頓齋飯不至于餓死,還有僧衣穿不至于衣不蔽體。但是好景不長,很快皇覺寺也揭不開鍋了,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主持方丈召集寺裏的和尚讓他們下山去化緣,其實名爲化緣,實際上就是讓他們去當乞丐要飯,就這樣朱元璋淪落成了乞丐。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走投無路,最後投奔了郭子興領導的反元起義軍紅巾軍,而朱元璋也很快憑借過人的膽識和機智獲得郭子興喜愛和重用,還娶了郭子興的養女馬氏爲妻,成了紅巾軍方面的重要大將,也爲他日後驅逐蒙元政權,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發達之後的朱元璋知恩圖報

在至正十三年(1353年)時,朱元璋已經發達,成了紅巾軍方面的重要領導,但是這時候的紅巾軍內部爭權奪利不斷,因此他對紅巾軍心灰意冷,于是他決定帶領部下開創自己的地盤,于是他就帶著心腹大將徐達和郭英等人攻下了滁州。

也正是朱元璋攻下滁州之後,他的名聲迅速在江淮地區鵲起,他的二姐夫李貞和外甥李文忠還有大嫂王氏帶著侄子朱文正與侄女就是在這時期聽說他的事迹後才來投奔。

在李文忠和王氏這裏朱元璋才得知三哥朱重七和三嫂劉氏以及兩個姐姐外加大姐夫王七一都已經先後感染瘟疫去世,而二哥朱重六一家始終沒有音訊。因此朱元璋就派人去民間尋找朱重六一家子,結果卻是朱重六沒找到,找到了朱元璋的兩個恩人劉繼祖的兒子劉大和汪大娘的兒子曹秀。

從劉大和曹秀口中朱元璋才知道劉繼祖和汪大娘都已經先後感染瘟疫去世了,由于持續的災荒,劉大和曹秀都已經淪落成乞丐了,在乞討時才被朱元璋的人找到。

朱元璋得知兩位恩人去世的消息後,也是很悲痛,爲此還擺設祭壇親自祭奠了劉繼祖和汪大娘,隨即又把劉大和曹秀供養起來。

劉大和曹秀一直受到朱元璋好吃好喝供養,總覺得不爲他出力不好意思,因此二人經常向朱元璋要求去前線殺敵,可是朱元璋卻害怕二人在戰場上受到傷害,堅決不同意讓他們上戰場,只把他們留在身邊當護衛頭領。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時,朱元璋已經消滅了勁敵陳友諒,另一個勁敵張士誠也處在他的包圍圈之下覆滅在即,這時的朱元璋已經自稱吳王,而朱元璋名義上的領導小明王韓林兒也在這一年莫名其妙的淹死了,朱元璋在這一年稱帝建國只是時間問題了。

因此眼看大勢已定,朱元璋又思念起二哥朱重六一家子,于是再次派人到民間去尋找朱重六,這一次他派去的人還真找到了他的二嫂唐氏,他在唐氏口中得知二哥朱重六和侄子朱旺在逃荒途中先後感染瘟疫去世了。

聽說二哥朱重六去世的消息後朱元璋哭得幾乎昏阙,至此朱元璋至親之人已經全部離世,朱元璋越發思念一家人在老家的時光,因此朱元璋決定按照二嫂唐氏交代的墓地挖出朱重六和朱旺的遺骸,他要親自護送二哥和侄子的遺骸衣錦還鄉安葬,讓他們歸葬在父母和兄長身邊。

既然朱元璋要衣錦還鄉,那自然得帶上劉大和曹秀,而且他還帶上了起居注官,他希望自己這一次衣錦還鄉能載入史冊。

可是當回到老家之後朱元璋才發現當初的家鄉已經破敗不堪,原來村裏有一百多戶人家,現在只剩下二十來戶了,他的老宅子更是破敗成一片廢墟,而當他找到劉繼祖當年送給他安葬父母的半分地時,他發現墳頭草都比他還高了,墓地更加破敗不堪。

這些讓朱元璋十分感慨,他就想重新選一塊風水寶地將父母兄長重新安葬,但是他想給父母遷墳的想法遭到了軍師劉伯溫的強烈反對,劉伯溫認爲“起墳改葬,恐泄山川靈氣”。

劉伯溫勸告朱元璋這塊地實乃風水寶地,朱元璋的父母兄長正是因爲葬到這裏才能保佑他開創基業,所以另選墳地才是破壞了風水。

因此朱元璋就決定在劉繼祖贈予的半分地的基礎上對墳地進行擴建,他又派人把三哥朱重七夫婦和大姐夫婦、二姐的遺骸都重新起了出來,把他們的屍體連同朱重六和朱旺的一起葬到了劉繼祖贈予的墳地中。

朱元璋家族墓地的擴建籌備工作就交給了劉大和曹秀負責,爲此朱元璋還特意給二人起了一個文雅的名字,劉大被改名爲劉英,曹秀被改名爲汪文。

而這一次朱元璋衣錦還鄉後,還特意找到了當初辱罵還瞧不起他的地主劉德。本來這一次朱元璋回鄉,很多鄉親都爭相來觀看他,唯有地主劉德因曾經辱罵毆打朱元璋而不敢出來看他,這一次看朱元璋主動找上門來,這把劉德可嚇壞了。

當時的劉德也因爲災荒而落魄,朱元璋看到落魄還年邁的劉德,心裏感慨萬分,也感到頗爲淒涼,朱元璋爲此感歎一聲。而劉德看到朱元璋後則戰戰兢兢跪下磕頭求饒,朱元璋一看更加心軟,歎著氣攙扶起了劉德,並說道:“此恒情耳,不必問。吾貧時,爾豈知今日耶?”

在朱元璋這一聲聲的歎息中就原諒了劉德,當朱元璋得知劉德家也破敗之後,爲此特意賞賜給了劉德三十頃地,還免去了劉德家族的十年稅賦,朱元璋算是上演了一幕以德報怨的佳話。

很快朱元璋建立了明朝,而他的家族墓地也就變成了皇陵,因此朱元璋稱帝後就任命劉英爲皇陵祠祀署署丞,他讓劉英帶著村裏剩下的二十余戶人家世代守護皇陵。

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時,朱元璋的家族墓地正式建成,朱元璋定名爲明皇陵,他爲了感念劉繼祖和汪大娘對自己的恩德,因此特意命人把二人的神主牌位供奉到明皇陵之內。

同時朱元璋還下旨追封劉繼祖爲義惠侯,並親自爲劉繼祖撰寫了祭文,在祭文中朱元璋稱:朕微時罹親喪,難于宅兆,爾發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見惠。安厝皇考妣,大惠雲何可忘!因贈以侯。

要知道朱元璋很少親自寫文章,就是因爲他的文化素質基礎較差,可是對于爲劉繼祖寫祭文他卻是親自執筆,而從這些話中可以看出他是多麽感恩劉繼祖贈地之恩,足見他對劉繼祖的感恩之心。

此後劉繼祖的兒子劉英一直在老家看護皇陵,劉英晚年時身體不好,預感大限將至,于是他跑到南京想看朱元璋最後一眼。結果當時朱元璋公務繁忙沒來得及接見他,他就認爲朱元璋當皇帝後架子大了,在宮門外痛罵了朱元璋一番就趕回老家了,回去之後不久他就去世了。

而朱元璋後來有空想見劉英時,聽說他回了老家,就派人去請他,結果卻得知他去世了,爲此朱元璋十分悲痛和愧疚,後悔沒能見他最後一面,爲此朱元璋悲痛之下親自爲他撰寫了《祭署令劉英》的祭文,並且親自到他的墳前哭讀祭文。

劉繼祖和劉英父子能讓很少親自寫東西的朱元璋寫了多篇祭文,可見朱元璋對劉繼祖的感恩之情,可以說朱元璋對劉繼祖的恩德是永生不忘。

寫在最後

此後劉繼祖的義惠侯爵位一直傳承至明朝滅亡,由于在整個明朝時期傳承了義惠侯爵位,劉繼祖家族很快就成了鳳陽當地的名門望族。

也許劉繼祖當初的善舉並沒有希望獲得朱元璋的回報,只是他正好遇到了朱元璋成就了帝王霸業,半分荒地爲子孫後代換來了二百多年的鐵飯碗爵位,這個投資回報絕對是超出劉繼祖想象的。

當然,前提是劉繼祖的善良才能換得如此結果,朱元璋如此誠懇報答劉繼祖家族,也是想告訴世人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好人會有好報的。

文/小島知風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

4 阅读:2533
评论列表
  • 2024-05-14 19:42

    朱家那麽窮去哪裏學會寫字的?😛

    幸福一輩子 回覆:
    朱元璋邊打仗邊學習,勤奮得很,不然能當皇帝?
    用戶10xxx91 回覆:
    能夠從和尚乞丐當上皇帝,學會寫字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 2024-05-20 05:44

    開國帝王,最佩服朱元璋。開局一只碗,後來全靠拼。發迹後不忘舊恩,對親情也是照顧有加。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點贊]

  • 2024-05-13 07:54

    十萬人出不了一個劉繼祖

  • 2024-05-17 11:55

    莫欺少年窮

  • 2024-05-16 06:49

    嘿嘿嘿!

  • 2024-05-19 10:53

    有此也能看出,老朱不像曆史上文人寫的那麽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