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G推進組副組長黃宇紅:網絡和AI能力是未來應用發展的重要基礎

紅星資本局 2024-04-11 17:41:02

研發全面推進,6G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今年兩會,工信部部長金壯龍透露,中國已經組建IMT-2030(6G)推進組,加強國際合作,加快6G研發。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中關村泛聯院常務副院長黃宇紅正是該推進組副組長。

作爲6G領域重要的科技創新平台,中關村泛聯移動通信技術創新應用研究院,重點開展6G關鍵技術研究,助力構建我國自主可控的6G産業生態。

4月10日,黃宇紅在接受紅星資本局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談到,中國在通信基礎設施以及通信和智能融合技術上,走在世界前列。當下除了做強自己外,還要開放合作。

黃宇紅 受訪單位供圖

6G網絡將“平台化”“靈活化”

6G會不會誕生殺手锏級的應用?黃宇紅表示,團隊一直在研究未來6G的業務場景,“網絡不是一個孤立存在,它需要周邊的業務應用系統共同發展起來。比如說AR、VR這種業務,再過幾年,它的終端體驗就非常好了。普及的話,面向未來5G演進,甚至6G的網絡就會很好地承載這些業務。”

黃宇紅提到,目前AI的應用可能會在將來變成一個廣泛需求,終端本身有一定的AI能力,但不夠,需要網絡來進行補充,可以通過網絡自身的智算能力和其連接的數據中心上面承載的AI模型協同來滿足用戶的需要。黃宇紅認爲,網絡和AI的能力可能是未來應用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基于這個之上可以有很多我們現在想象不到的應用。

“我們的網絡不能是一個僵化的網絡,應該是一個非常靈活、可以快速適應各種新的應用需要的(網絡)。我們希望它的基礎設施更加通用,既可以服務于通信,也可以服務于AI,也可以服務于各種新的應用。在此之上把接口、能力開放出來,應用開發方、高校、企業都可以基于這些能力開發應用,這樣的話能夠靈活地適應未來多樣性、高變化性的業務發展場景的需要。”

此外,黃宇紅還提到,6G是一個基礎設施能力,大家也期待現在就孵化面向未來的産業能力,“比如說像數字孿生、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未來可以實現異地沉浸式體驗,雖然不是真實地站在面前,但感覺好像真的一樣。另外未來的元宇宙有很多可以期待的地方,這些對剛才說感知,即信息采集,以及信息的傳遞和處理都是要求非常高的。”

“過去的2G、3G、4G,其實我們都想預測未來的殺手锏級應用是什麽,但最終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中關村泛聯院首席科學家劉光毅補充道,5G、6G都是一個基礎設施,本質是賦能各行各業。

“我們希望把網絡做成一個平台化的網絡,盡早把6G整個網絡能力通過平台呈現,開放給整個社會,讓大家都在這個平台上去做一些業務創新、技術創新,從而盡早開始新業務的先行先試,通過平台能力支撐它的發展應用,同時也給它們提供真實環境,去做叠代優化,最終推向成熟。”

6G發展除了做強自己,更需要開放合作

就在今年2月,在西班牙召開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4)上,美英等10國發表聯合聲明,支持6G原則。10國包括美國、英國、法國、韓國、日本、捷克、芬蘭、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亞。10國相關11家企業參與的AI-RAN聯盟即AI+通信聯盟宣布成立,並不包含中國。

對此,黃宇紅認爲,首先要做強自己,同時還要抓“開放合作”。

“我們要創造出好的技術來。我們的技術能力有非常強的競爭力。要開放合作,既要請進來、又要走出去。”她表示,中國一直非常積極參加國際標准組織,發揮著很大的作用。“我們牽頭了很多國際標准的制定,在國際組織裏擔任領導職務,來組織大家(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做好6G,讓大家看到中國實際上是在爲全球積極去做貢獻,讓他們看到(6G發展)離不開中國企業的技術貢獻、産業貢獻,這非常重要。”

黃宇紅提到,同時也希望更多的國外企業,甚至高校科研機構到中國來跟我們交流甚至合作。“我們自己也搭建國際合作平台,比如GTI。讓全球的運營商、産業夥伴參與進來,共同開展技術創新,推動産業、應用發展,讓全球共享合作帶來的規模效益。”

她指出,在技術和産業規模方面,全球離不開中國。在應用上面,中國更是走在全球前面。“中國有很好的經驗方法,其他國家也要吸取來幫助他們在業務上的發展。所以在這些方面我們還是希望自己把6G做好,並通過國際交流合作的平台,把大家聚攏在一起合作共贏。”

紅星新聞記者 王田

編輯 余冬梅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