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人數或將創曆史新高!高考升學不是唯一途徑

優志願 2024-03-21 10:44:09

目前,根據網上公布的數據來看,2024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預計爲1353萬人,與去年教育部公布的高考報名人數相比,增加了62萬人。其中,河南、山東、河北、四川、廣東等省份的高考報名人數位居全國前列。2024年高考人數或將達到最高峰值,這意味著今年的高考將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力;那些高考大省生源的考生,想要讀重點大學需要付出比其他省份更爲努力的成績。

這些數字的背後,意味著更多的考生將面臨只能讀專科院校的情況。但是在當今社會,學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求職、升職,學曆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要素。因此,高考生可選擇多元化的升學途徑,來降低競爭壓力,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途徑!

1、保送生

保送生與高考生不同,保送考生不需要高考,可通過自己的優異表現和綜合素質評價被高校錄取。保送生的本質屬于“掐尖”,在尖子生中選擇優等生。其優勢在于,保送生會比同一階段的學生更早的接觸到更多的學術資源和專業知識,因此,學生可提前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職業規劃。

就目前來說,保送生的招錄分爲四大類:競賽類、外語類、優秀運動員、公安英烈子女,其中,通過外語類保送生渠道錄取的學生最多。2024年,教育規定了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外交學院這三所院校招收的外語類保送生可安排在英語語種相關專業,其他院校均安排在除英語以外的小語種相關專業。因此,今年多所院校在保送生招生上做出了一些變動。如上海外國語大學保送生招生專業由去年的26個減少至15個;哈爾濱工業大學,保送生專業由去年的的3個專業變成了1個,僅保留了俄語專業的招生。不過,今年大多數院校注重學生的國際化培養,專業設置上更加貼合就業趨勢。如果你成績優秀且突出,不妨考慮一下通過保送生升學!

2、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是教育部開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爲了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強基計劃突破了基礎學科的局限,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爲主。目前,強基計劃的招生院校共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39所,這些院校的辦學層次都比較高。

各校招收的強基計劃專業比較穩定,以複旦大學爲例,學校從2021年起按專業招收A類(綜合素質優秀、成績優異的考生)和B類(礎學科拔尖,在高中階段獲得數學、物理或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一等獎(金牌)、二等獎(銀牌)的考生)的考生,一直保持漢語言(古文字學方向)、曆史學、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基礎醫學這8個專業的招生,有意向的考生可重點考慮!強基生和普通批錄取的考生並不會在一個班級上課,被強基計劃錄取的考生,學校會實行單獨編班、小班制教學或實行書院制;並爲他們配備一流的師資、教學資源。而強基生的優勢不止于此,在本科生升學過程中,保研、直博、公派留學生、獎學金等機會都會優先給到強基生。

3、地方公費師範生

公費師範生分爲兩種,一種是國家公費師範生,一個是地方公費師範生。國家公費師範生是由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範大學安排招生,面向全國招生,錄取分數線相對較高,不過就業靈活性較強,就業時可雙向選擇。而地方公費師範生一般是由地方招生,地方公費師範生通常只能回到本縣的指定中小學教書,但錄取分數線不是很高,適合更多的考生報考!

河南不僅是人口大省,還是教育大省和高考大省。2024年河南地方公費師範生培養分“地方優師”“學科教師”“小學教育”“特殊教育”“學前教育”五類實施。地方公費師範生除了“學前教育”類爲專科層次外,其他類別均爲本科層次。“地方優師”公費師範生和其他類別地方公費師範生均實行“省來縣去”定向招生模式,全部實行“兩免一補”政策,畢業後到協議縣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時間不少于6年。據悉,河南省2023年地方公費師範生共安排招生計劃5000人,較上一年度減少350人。然而,在五類培養方式中,僅有“地方優師”公費師範生招生人數保持著持續增長。今年,河南省或將進一步擴大“地方優師”公費師範生招生人數,有意向的考生可多多關注!

除了上述途徑外,高考生還可通過報考國家專項計劃、定向生招生計劃、自主招生、高水平運動隊、中外合作辦學、綜合評價等途徑進行升學。有些途徑的招生報名時間較爲靠前,考生和家長務必早做了解,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進行選擇!

0 阅读:77

優志願

簡介:優志願分享高考選科、志願填報知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