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黑暗血時代》的影響力或者地位會超過《三體》嗎?

五花肉在奔跑 2024-04-10 14:28:21

絕對不會。我簡單地浏覽了一下,這種小說,在紙質書的年代,十年後就扔到垃圾堆了。網絡年代,這種書,十年後也基本不會有人看了。你覺得他好,讓你看了十次,想來你應該讀書不怎麽認真。否則你看了絕對不會覺得他好的。

這種披著科幻皮的奇幻小說,也配叫科幻嗎?

你可能很不愛聽,但是很簡單,這個小說作者的水平也就差不多初中到高中的理化知識水平而已。這樣的人能寫出個腿的科幻小說啊。至于你所謂的星際戰鬥的精妙展開,不過是你的意淫罷了。

不信我吐槽給你看

“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觀衆朋友們,您現在收看的是中央電視台!”

這段很明顯他在模擬現場報道的台詞,但是事實上,只要你認真看一次就知道不可能這樣說了。

當然,這個只是小節,但是這個小節反應了一點,這個作者對于生活常識不了解,只有一個簡單的印象,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作者寫小說,無所謂,將就將就。這樣的心態,這樣的創作態度能寫好小說,就TM奇迹了。

好吧,正式開始。

其實,專家辟謠是一個作者很好展示自己的科學常識水平的機會,但是作者隨便按了幾個鍵。說明他根本不知道怎麽解釋這個。不知道專家們會怎麽樣進行辟謠。換句話講,他不了解科學,也不了解科普。

一本拿來墊床腳的書,壽命不會超過一百年。要知道,床腳相對來說會濕氣會相對重一些,紙張是非常怕濕氣的,很容易就會損毀。

好吧,假設這本書本來保存得很好,但是後來拿出來墊床吧。但是一本全是由甲骨文寫成的有一定年代的書,居然賣不出去?逗呢?肯定不會無人問津,頂多就是他老爸要價太高,別人不懂不肯罷了。

長時間的研究,才學會三百個甲骨文,我也是醉了,只要你真有心,三百個甲骨文真他媽用不了長時間的研究。你肯花錢的話,買一本《甲骨學基礎講義》之類的,硬背也不難學會三百個字。

好吧,這些都不扯,就假裝說這本書真是古書,主角居然不懂得上網百度一下如何學甲骨文好了。

就說那句,天軌循至,萬法歸整,宇內原複,人間洶洶。

狗屁不通的現代腦殘僞文言。

好吧,好吧,不談這本破書了。

接下來,用最堅固的鋼材封閉了門窗。這尼瑪,誰來告訴我,什麽叫最堅固的鋼材?一個堅固,徹底了漏了餡了。哪怕平時只是偶爾看看科普文章的,也該知道,不存在什麽堅固不堅固的。這只是一種口語的錯誤表達。記住,是口語的,而且還是錯誤的表達。

太多了,反正沒哪一句不是初中生水平的。這樣的書,十年後還會有多少人看?

以下爲新補充。

不少人喊著,什麽一千章以後如何如何科學,好吧,我就隨便打開一章。1253章,無上科技,我想看看這章到底有多麽無上的科技。

因爲沒看過前文,不知道那些格間是什麽卵,也就不做評價了。就看第二段吧

五序一直守在一邊,其他卓爾人已經被放走,主格間內便顯得有些空蕩,當然絕不會有回音,傳播聲音的媒介早已不再是空氣的波動:“你在哪裏發現的?”

就斜體那句吧。聲音的傳播媒介,從來都不是波動,科普地說,聲音本身就是一種波動,作者是想告訴我們聲音的傳播媒介是聲音嗎?聲音的傳播媒介是固液氣。聲音是需要介質傳播的,但介質卻不僅限于空氣。你們看,這作者的物理水平,仍然處于初中不及格狀態。這就是你們所謂的千章以後,科幻大發了?哪怕一個高中生都不會把介質到底是物質還是振動這種基本的概念搞混吧。

好,我們繼續往下看。

說實話,有點看不下去,語文完全不及格,遣詞造句完全是一個小學生水平。忍不住舉幾個例子。

精致的構體還在輕盈地旋轉著,飄逸而空靈,展展而欲飛,

展展是形容車行走的聲音的。展展而欲飛是個什麽鬼?

楚雲升的臉色漸漸蒼白,揮起的手越來越艱難,每擡起一次。像是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一般。

逗號和句號亂用我就不說了,手越來越艱難?還是揮手這個動作越來越艱難?

楚雲升和五序都擡起了頭,看到那構體如震動之波一樣,擴散出去,將它恢宏的一角在勉強中刹那間被展現在“人間”,猶如滄海一粟

誰能說說這段描述到底是什麽意思?這就是所謂的文筆及格?不到五百字,寫得七零八亂,詞不達義,標點混亂,前言不搭後語。那位匿名的同學,你們語文老師就是這麽教你們的嗎?真該把你們老師埋起來。

整章看下來,所謂的無上科技講得不清不楚。什麽不在三維中轉動,近看不同,遠看卻一樣。

這就是無上的科技?讓一個處于三維中的所謂的複雜構體進行非三維轉動。轉動完了呢?有什麽作用?想産生什麽效果?一點沒說,我也懶得往後看。但這就是無上的科技了?至少麻煩他講講,三維物體不在三維中轉動是個什麽鬼吧。這樣也配叫科幻?這就是你們所謂的黑血之後再無科幻?

你們生活的位面真TM神奇。

1612章,土源體

比如電最想要的宇宙膜震動機制 等等

電看起來應該是某一個人的名字,好吧,這沒關系。但是,你們確定用的是震動而不是振動?

至于等等,表示強調未盡的項目極多,但是,他只列舉了一個,如果真的極多,倒是同時列出來啊。否則,你只列一個,只需要用,比如XXXX,就可以了,不加等等大家也不會認爲已經列舉完了。

許久後,第五艦隊三靈的推演終于完成了,懸浮在半空的模型看起來很奇特,像是變化不同的扭曲線團,但如果從新艦三大族的數學知識角度再看,就稍微能夠看出一些端倪來。  按照第五艦隊三靈的模型,它們此刻所在的空間並非是最原初的空間,而是原空間的諸多鏡像之一,但裏面的空間結構卻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當這些鏡像空間的膜在更高維度的數學意義上相互幹涉時,就會在諸多的鏡像空間中産生許多細小“通道”,原本存在于此空間的事物,就會消失到彼空間中去。

看了這段,我都無力吐槽了。就這種初中幾何的水平,硬生生想要去描寫高維。

居然還有人叫我繼續看 1333章,好吧,我就暫且看一看

讓我看看這個有多硬。

對于高等生命而言,時間是一個可控的變量,只是用來度量物質最小單位運動與變化的過程

這就是所謂的硬科幻?你就是上百度搜一下也知道,不要說高等生命了,就我們都知道,時間是反映物體運動快慢。但是,時間什麽時候變成是度量運動的最小單位?度量運動的最小單位,這不應該是一個速度單位嗎?類似 米/秒這樣的速度單位,什麽時候變成只需要時間而不需要位移就可以度量運動?難道高等生命他們看運動不看是否發生位移嗎?

爲什麽作者要加個最小單位呢?我相信作者是不知道時間的定義,而只是單純的覺得最小單位這幾個字很酷,又聽過“最小”和“單位”這兩個好像可以組合在一起,所以隨手就寫進去了。

這顆恒星並不巨大,是一顆普通的紅矮星,光度與體積都遠遠不及地球人的太陽,大約只有太陽的百分之一,

一篇正經的科幻小說,不會在描述恒星的時候,盲目使用光度這個詞。要想描述星星的明暗程度,在天文上有視星等和絕對星等兩個量。同一顆星星這兩個量往往是不一樣的,單純地說光度是一種對此一無所知的表現。

至于太陽的百分之一,這已經是紅矮星質量的下界了,或者說處于這個質量到底是不是恒星還得看看。作者顯然也只是隨口一說,而沒有了解一下恒星。

它唯一能夠引以爲豪的,大概也只有它未來可以壽比天齊的生命,可以陪著宇宙老娘一起慢慢老去。

紅矮星的壽命還沒長到能和宇宙比較的地步。如果說,宇宙是一位百歲老人,那麽紅矮星就是在兩三歲的時候就挂了。怎麽和宇宙老娘一起慢慢變老?

曆代過程中給它留下的遺産,那些在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的聚合反應下反複累積的重元素——甚至可以形成行星的寶貝家産

似乎作者眼中,行星只有類地行星

都懶得說了,我真不知道硬在哪裏。

0 阅读:16

五花肉在奔跑

簡介:我的世界裏沒有時間,因爲時間就是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