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被舉報謀反,李淵查不到證據,爲何讓三位貴妃到其家徹夜飲宴

醉風文史 2024-04-16 23:38:11

武德四年(621)年,麟州刺史韋雲起向李淵上報,宰相裴寂意圖謀反。對于韋雲起的上報,李淵不敢怠慢,直接命有司調查,但始終沒有查到能證明裴寂造反的實際證據。

沒有證據就說明裴寂被冤枉了,對于冤枉老朋友,李淵感到有些愧疚,于是他叫來裴寂好好安慰了一番:“我的天下都是在你幫助下取得的,你怎麽可能會有二心呢?但皂白須分,調查是爲了證明你的清白。”

委婉道歉後,李淵還是覺得有些愧對老友,便讓三位貴妃帶著美食、寶器到裴寂家中參加宴會,以示對裴寂的愛護,這三位貴妃在裴寂府上待到次日方回。

有夫之婦跑到別的男人家徹夜未歸,這事放在現代也是相當炸裂的事情,何況是在古代,更別說還是三位貴妃了,因此有人就批評裴寂留宿貴妃,有違臣子之道,那麽,李淵爲何如此信任裴寂?他的人生結局又如何呢?

太原起兵,裴寂有功

裴寂出身于顯赫大族河東裴氏,自幼父母雙亡,由兄長撫養長大,隋末時擔任晉陽宮副監,就是在這個職位上,裴寂幫助李淵起兵反隋,爲日後成爲大唐宰相打下堅實基礎。

晉陽宮是楊廣在太原的行宮,規模龐大的皇家宮殿需要有人管理,于是就有了正監、副監等職位,裴寂是晉陽宮副監,那晉陽宮正監是誰呢?正是唐國公李淵。

正常情況下,職位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間往往都有點矛盾存在,但李淵和裴寂是舊識,加上李淵也擔任著太原留守一職務,手中事務繁多,晉陽宮事務大多交由裴寂處理,因此兩人關系頗爲和睦。

當時天下農民起義此起彼伏,預示著大隋氣數將盡,身處太原的李淵不可能沒意識到這一點,要說他沒有爭霸天下的心思,那肯定不可能,但史書上的記載卻很有意思。

按照史書記載,是李世民見隋朝氣數已盡,想要起兵反隋,但他怕父親不同意,不敢直接和李淵商量。于是李世民私底下拿出數百萬錢財,借龍山縣令高斌廉之手,故意將這些錢賭輸給裴寂,從而交好裴寂。

李世民與裴寂搭上線之後,打算讓裴寂勸說李淵起兵,裴寂當即答應了下來。後來,裴寂做了個套,趁李淵酒醉時,讓晉陽宮人服侍他,使得李淵不得不同意起兵反隋。

這段記載其實存在不小的問題,謀反可是殺頭大罪,更何況當時李世民還是一個小年輕,如果將你放在裴寂當時的位置上,某一天,上司家的兒子突然說要謀反,你的第一反應會是直接答應嗎?

更合理的解釋是,李淵有了謀反的心思,而裴寂是他起兵繞不開的人物,于是派兒子試探裴寂,誰知裴寂也有此意,因此才會順水推舟,答應李世民的請求,至于裴寂給李淵下套這件事,無非是給李淵一個台階下而已。

能力一般,忠心可嘉

事實證明,裴寂的選擇無比正確,而得到裴寂幫助的李淵,借助晉陽宮中的珍藏積極准備反隋大業。

據史書記載,李淵在太原起兵時,裴寂曾將晉陽宮中的九萬斛糧草、五萬段雜彩、四十萬領甲胄進獻給李淵,不僅如此,裴寂還將晉陽宮中的五百宮女也一並獻給了李淵。

所以,裴寂不單是李淵太原起兵的主謀之一,也是李淵背後強有力的支持者,後來李淵稱帝,裴寂被拜爲尚書右仆射,成爲宰相。

李淵對裴寂極爲恩寵,不僅每日賞賜禦膳,上朝的時候還令裴寂同坐,凡裴寂所言無不應允,兩人關系好到可以穿一條褲子,這種待遇,滿朝文武無人能及。

其實,裴寂對李淵的忠心毋庸置疑,李淵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對裴寂多加恩寵,但要論起能力,那裴寂可就差遠了。

一般情況下,裴寂都會陪著李淵坐鎮中樞,不需要上戰場,但在武德二年,劉武周入侵太原,裴寂卻主動請纓征討劉武周,李淵明知裴寂不是將帥之才,仍毫不猶豫答應了裴寂所請。

李淵這樣做可能基于兩點考慮,一是太子李建成身爲儲君,肯定不能去,二是李世民剛打完薛舉歸朝,不適合馬上出征,而心腹裴寂也正就成了出征的首要人選。

但這一戰,裴寂卻輸得極爲狼狽,令李淵丟盡了臉面,將裴寂召回朝中後,李淵也罕見地對裴寂發火:“兵力上占據那麽大的優勢還能輸,你就不感到羞愧嗎?”

之後,不管是做樣子給他人看,還是嚇唬裴寂本人,李淵下令將裴寂下獄,但不久後,李淵又將裴寂放了出來,並且對他更加恩寵,每次出巡都要裴寂留守長安。

晚年慘被流放

李淵對裴寂的賞識幾乎到了“病態”的地步,武德四年的謀反案,李淵發現裴寂是被冤枉的,爲表信任,李淵竟派三位貴妃帶著美酒到裴寂家中參加飲宴,這三位貴妃在裴寂府上徹夜未歸。

這還不算完,爲了化解裴寂心中的怨氣,李淵還特意下令賜給裴寂鑄錢的權力,並且讓自己的兒子趙王李元景娶裴寂的女兒爲妻,裴寂這位宰相在武德朝已然達到人生的巅峰。

如果裴寂在武德朝能夠隱退,那也算是一樁美事了,可惜的是,他沒有退,這也造就了他後來淒慘的下場。

玄武門之變發生後,李世民取代李淵成爲大唐的皇帝,剛登基的李世民爲了鞏固皇位,對裴寂還是很重視的,不僅增加了他的食邑,在南郊祭祀時還命其與長孫無忌同乘禦辇。

到了貞觀三年,李世民已經坐穩皇位,武德朝時期的老臣繼續在朝堂上就顯得有些礙眼了,于是李世民有意撤掉裴寂,讓自己人上位,于是借助僧人法雅妖言惑衆一案,勒令牽連其中的裴寂返回老家。

裴寂回到老家後也不得清淨,有狂人信行經常對裴寂家中的一個奴仆說:“裴公有天分。”

對于奪嫡上台的李世民來說,皇位是他最敏感的神經,誰敢觸動分毫就必須要死,哪怕是一丁點威脅,李世民都要將其扼殺在搖籃當中,所以裴寂倒黴了,頭頂四條罪狀被流放到靜州。

後來,靜州山羌作亂,裴寂平叛有功,李世民念在裴寂對唐朝創立有功的份上,決定令其歸還長安,可等到李世民的诏令到達時,裴寂早就病逝了。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