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李金輝:在不到一毫米的陶瓷上繪畫,考驗他的不只是眼力

生活導讀 2024-05-16 14:33:26

在陶瓷藝術的領域裏,有一位教授以其非凡的膽識和執著的探索精神,成爲業內的佼佼者。他就是出生于1966年的吉林人李金輝,一位集陶瓷藝術家、國家一級畫家、中國人民大學訪問學者以及河北東方學院教授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藝術家。

盡管已年屆五旬有六,他卻選擇了挑戰高風險作業,用他的作品诠釋著“人生步步是大考”的深刻內涵。

李金輝的藝術世界充滿了神奇與驚喜。他的作品不僅展現了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深厚功底,更在陶瓷這一傳統媒介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他追求的“以胎爲紙,水墨淋漓”的藝術境界,在薄胎瓷與青花潑墨的碰撞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薄胎瓷,這種被譽爲“蛋殼瓷”的藝術形式,以其厚度不足1毫米、亮如玻璃、輕如浮雲的特質,給藝術家們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要在這樣脆弱的瓷胎上繪制出精美的圖案,不僅需要高超的技藝,更需要過人的膽識。而李金輝正是這樣一位敢于挑戰“不可能”的藝術家。

在他的手中,薄胎瓷與青花潑墨的結合成爲了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他巧妙地運用青花料的特性,在薄胎瓷上繪制出流動的山水畫,每一幅作品都是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這些作品在溫潤如玉的薄胎瓷上,呈現出了由簡見深、盈尺之間見大千世界的藝術效果。

然而,這樣的藝術創作並非易事。李金輝常常需要畫10塊瓷板,才能從中挑選出滿意的作品。在數次的探索和實驗中,他的技藝逐漸爐火純青,作品也愈發出人意表。他的這種執著和堅持,正是對“人生步步是大考”的最好诠釋。

除了薄胎瓷與青花潑墨的結合,李金輝還不斷嘗試新的藝術形式。最近,他又開始涉足顔色釉的創作。顔色釉以其出窯萬彩的特性,給藝術家們帶來了無盡的驚喜和挑戰。李金輝著迷于它的“不可控”,他不斷嘗試新的顔色組合和燒制方法,力求在作品中呈現出最驚豔的顔色效果。

在他的色釉瓷畫中,花鳥山水成爲主要的創作元素。他通過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審美眼光,將中國畫的筆墨意蘊和顔色釉的窯變效果完美融合。他的作品既保留了傳統水墨畫的韻味,又融入了現代藝術的創新元素,給人以全新的視覺享受。

李金輝的藝術之路充滿了挑戰和驚喜。他用自己的作品诠釋著“人生步步是大考”的深刻內涵。他不斷嘗試新的藝術形式和技術手段,用他的作品展示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現代藝術的創新精神。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藝術家對于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對于生活的深刻理解。

0 阅读:5

生活導讀

簡介:生活最沉重的負擔是無聊,豐富人生,讓經驗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