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潛艇變武庫艦!水下釋放無人機+潛航器,單艇發動狼群攻勢?

海事先鋒 2024-04-22 11:37:41

在未來潛在的中美軍事攤牌風險中,美國海軍實力強大的核動力“超級航母”打擊群,基本上是解放軍必定要迎戰的一支力量。正因如此,自21世紀以來到現在,國內在“如何打擊航母”一事上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有針對性地開發了一系列裝備。如今,又一個新穎的技術思路成功落地,爲反航母作戰帶來的新的戰術戰法選擇,無疑值得我們感到欣喜。

央視軍事頻道的報道畫面

在央視軍事頻道于近期播出的一期《中國軍號》節目中,首次出現了人民海軍潛艇部隊在水下釋放無人潛航器的一幕。從視頻中來看,隨著指揮員的一聲令下,一枚通體黃色的無人潛航器從潛艇艇艏的魚雷發射管內被射出。潛航器後部帶有一根類似線導魚雷的導線,導線的另一端與潛艇相連,意味著艇內相關操作人員可對潛航器進行控制,並實時接收潛航器回傳的各項數據資料。

無人潛航器的尾部有導線與潛艇相連

可能很多人有所不知,美國海軍潛艇部隊于去年12月首次測試由潛艇魚雷管釋放無人潛航器,這也是全球第一次由潛艇在水下釋放此類裝備,被認爲水下作戰領域的一個全新嘗試。短短幾個月後,中國就公開了相同的技術和能力,顯然說明我們也在這方面深耕多年,更意味著如今的中國軍工業早已不再局限于“追趕世界先進技術潮流”,而是到了“與世界先進技術潮流並駕齊驅”的程度。相信再過不久,“中國的新技術可引領世界潮流”的一幕就將成真。

解放軍潛艇部隊

至于說由潛艇在水下釋放無人潛航器,其一大意義就在于極大地提升了潛艇的水下靜音性,在戰術方面的價值則在于可提高水下伏擊戰的突然性。如何盡最大可能地減少潛艇的水下航行噪音,進而避免被敵方反潛戰力發現,始終是潛艇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課題之一。盡管各國都在潛艇的身上用上了諸多降噪技術,如消聲瓦、水滴線型艇體和無軸泵推等,但從最理想的角度出發來看,潛艇在水下靜止不動之時,才能真正讓自身發出的噪音無限趨近于0。

國産無人潛航器

然而,在水下靜止不動,就意味著潛艇難以掌握周邊更遠水域內的動向,如無法發現一定範圍以外的敵方潛艇或水面艦艇的行蹤,等于大大限制了自己的態勢感知能力。此時,可由潛艇釋放的無人潛航器的意義和價值就顯示出來了,無人潛航器體積小且噪音低,甚至可被海洋水流發出的噪音所掩蓋,有著極佳的水下航行隱蔽性。而借由可前出活動的無人潛航器搜集到的種種數據和資料,潛艇就能在不暴露自身的情況下,實時掌握相關水域的一切態勢。

隱蔽性極高的無人潛航器

實戰中,攜帶此類裝備的解放軍潛艇,可在航行到敵方艦艇可能活動的水域外圍後,就關閉發動機並靜止不動,然後悄悄射出無人潛航器,對相關區域進行隱匿探查,進一步搜尋敵方艦艇的行蹤,待查明敵方艦艇動向後,潛艇即可制定相關的伏擊戰法並予以實施。此種戰法很可能會産生這樣的效果:直到解放軍潛艇發起攻擊之時,敵方艦艇才終于有所察覺,只不過卻爲時已晚。

潛射無人機

如果說可由潛艇在水下釋放的無人潛航器,已經讓人民海軍的水下戰力有了極大的提高,那若是再與去年曝光的可從水下發射的國産“遊隼”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相結合,解放軍潛艇幾乎就可被視作是可發動“無人裝備‘狼群攻勢’”的水下武庫艦了。當時,西北工業大學成功測試以水下垂直發射的方式,發射“遊隼”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不少人都猜測在中國海軍下一代核潛艇和常規潛艇的身上,將整合相關技術和裝備,單艇即可攜帶並發射多架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進而對敵方艦艇編隊發動“狼群攻勢”。

解放軍潛艇有望成爲“水下無人裝備武庫艦”

而今,不僅是可從空中發起攻擊的潛艇用無人裝備,我們還同步擁有了可由潛艇運用的無人潛航器,意味著解放軍潛艇正向著“水下無人裝備武庫艦”的方向演變,作戰效能屬實不一般。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單艇消滅一支航母打擊群”將不再是一種奢望,人民海軍的整體戰力將更上一層樓。
0 阅读:121

海事先鋒

簡介:帶您領略一個不一樣的海軍裝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