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本昌:從《濟公》到《繁花》,一位老戲骨的演藝傳奇

熱門時訊事 2024-04-17 13:55:52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看到這句詞,有多少人忍不住唱了出來?

想必很多人認識遊本昌都是從那部《濟公》開始的吧。

但你可能不知道,他在演《濟公》的時候已經52歲了,演《繁花》裏的爺叔時,他已經90歲了。

遊本昌,一個名字,一段傳奇。最近他在《舍得智慧人物》第六季的節目裏,聊起自己的演藝生涯。

大器晚成的他,究竟經曆了怎樣的艱辛與苦楚?

逆境中孕育的演員夢

遊本昌老先生是“初代濟公”,也是最經典的濟公。後來雖然也拍了很多關于濟公的影視作品,但扮演濟公的演員都是在模仿他,一直在模仿,卻始終無法超越。

很多人對于遊本昌的記憶,就是源于《濟公》這個角色,看似是個瘋瘋癫癫的和尚,實際上身懷絕技又樂善好施,甚至一度認爲他就是活佛濟公。

事實上,遊本昌老師與佛的緣分很早就開始了。

在遊本昌年幼的時候,遇到一位僧人,說他活不過十三歲,除非與佛結緣。

所以6歲時,他就被父母送到了上海法藏寺學習。

由于從小對茶館裏的戲就很感興趣,看完總會學著模仿,遊本昌高中畢業後就直接加入了南京文工團。

後面進入上海戲劇學院學習表演,畢業後又被分配到中央實驗話劇院。

堅持與機遇的不期而遇

遊本昌的演藝生涯充滿了堅持與機遇。

在劇院跑了幾年龍套,就遇到了動蕩的十年,人生最寶貴青春壯年,是在煉鋼鐵、下鄉種水稻、收麥子這些日子裏度過的。

在文工團的舞台上,他展現了自己的才華,卻也面臨著選擇:是繼續學業還是投身演藝?

他選擇了前者,但這並未阻斷他的演員之路。

在上海戲劇學院深造後,他的演技得到了提升。但在中央話劇院的日子裏,他更多的是在小角色中磨砺。

畢竟優秀的他,骨子裏是一個正直又清高的人。

進入到中央話劇院的遊本昌因爲不爭不搶,只能演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但他對待任何一個角色都非常認真,哪怕只是一個出場十幾秒的龍套角色,他也能揣摩數十遍。

直到1984年的春晚上表演啞劇小品《淋浴》,他的光芒才被人看見。

後來又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主角“濟公”,是遊本昌前半生79個小配角帶來的沉澱。

成功很難一步到位,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開始持續積累才做到的。

“我從來沒有忘記,我是一個演員。我的快樂、我的幸福感、我的價值都在這呀!”

《繁花》的角色,讓他在90歲時重新被大家看到,一躍成爲家喻戶曉的明星。這一路上,他用堅持和熱愛證明了“大器晚成”的力量。

千帆過盡,90後“爺叔”繁花正盛

作爲一個演員,只要觀衆需要,他會一直活到老、學到老、幹到老。

當被問到給年輕後輩什麽建議時,他在《舍得智慧人物》分享了自己堅持了幾十年的信念:

“演員這個職業本身就是被選擇的對象,只有對職業滿懷熱愛才能成就事業。”

回想一下遊老爺子的人生,從被判斷活不過13歲,到52歲演出影響幾代人童年的《濟公》而一舉成名,從事業巅峰遇到滑鐵盧,再到80歲爲藝術賣房創業,他確實一直在堅守這句信念。

作爲一個“大器晚成”的演員,遊本昌有今天的口碑和成就,全靠他對演藝夢想的熱愛和堅持。

現在在社交媒體上,遊本昌也是有數千萬粉絲的超級網紅爺爺,他總是喊著“親愛的娃娃們”,超有親和力。

成功很難一步到位,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開始持續努力和堅持,直至最後取得成功。

遊本昌的故事正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

越過山丘,活出精彩

在熒幕上,遊本昌塑造近百位各種人物形象,教會大家樂觀和豁達;在現實生活中,他面對諸多人生不如意,同樣始終樂觀地積極面對。

所以,91歲的他,超越了他的同齡人,活出了不一樣的人生精彩。

濟公是個山頭,爺叔也是個山頭,過一山又一山,山山相連,過一嶺又一嶺,嶺嶺不斷,這也是一種舍得精神的體現。

還沒去看《舍得智慧人物》的建議都去看一看,裏面遊本昌道出的舍得智慧也許可以勉勵到正在追夢的年輕人。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