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激光雷達公司突發裁員!前裝突圍、價格戰陰影籠罩行業

高工智能汽車 2024-05-08 10:01:14

激光雷達賽道,正處于關鍵的調整期。

本周,激光雷達上市公司—Luminar突然宣布,計劃裁員20%(影響約150名員工),同時轉向“輕資産”運營模式,並將大部分生産外包。2023年,該公司淨虧損5.713億美元,高于2022年的4.459億美元。

在該公司上市前期,依靠沃爾沃、奔馳、豐田、Mobileye、奧迪、上汽等優質客戶的定點及合作支持,Luminar曾一度成爲美股激光雷達上市公司的市值王(高達120億美元)。

然而,遭遇前裝量産“地獄”的Luminar,最新市值已經較曆史高點下滑超95%(最新美股股價僅爲1.68美元,最高點達到37.73美元);其中,上汽飛凡銷量不佳,後續訂單還被同行搶走;沃爾沃EX90還出現了推遲交付問題。

最新消息顯示,沃爾沃EX90將于2024年10月正式上市,隨後于11月開始交付。該車基于SPA2架構生産,定位中大型純電動SUV,是沃爾沃全面進軍電動化的關鍵車型。

目前,在中國市場,沃爾沃XC90燃油車的售價處于60-70萬元區間,一些機構猜測EX90的售價大概率不會低于這個售價。但,問界M7、理想L6/7/8等新能源熱銷車型,無疑對于EX90來說是“降維打擊”,這些車型的售價都在20-30萬元區間。

這意味著,即便Luminar在沃爾沃XC90實現量産上車,後續的實際交付量也會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考驗。而對于激光雷達廠商來說,規模,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降本空間。

類似的問題,並非行業個案。

就在今年初,同爲美股上市公司的Innoviz宣布,將裁員13%,作爲業務戰略調整的一部分,以削減成本和改善現金流狀況。此前,該公司接連獲得寶馬、大衆的前裝訂單。

“公司正處于重要時刻,在當下的市場窗口期,戰略調整有可能決定未來十年或更長時間在行業的市場份額。”Innoviz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Omer Keilaf表示。

按照計劃,此次裁員意味著,Innoviz從2024年開始,每年的現金支出將減少2200萬至2400萬美元。而衆所周知,目前全球絕大部分激光雷達公司都處于虧損燒錢的狀態。

數據顯示,Innoviz在美股的最新市值較曆史高點下滑同樣超90%。此前,該公司曾因來自大衆集團40億美元激光雷達訂單而備受關注。

目前,Innoviz與麥格納合作的寶馬第一代項目—全新7系,在小批量交付。而仍處于驗證階段的Innoviz Two,按照行業人士的說法,並不能保證寶馬最終會選擇Innoviz作爲供應商。

而另一家在去年拿到小米集團領投的激光雷達初創公司—探維科技,即便拿到了合創汽車的多款車型定點,並在去年實現量産上車(中國激光雷達公司中,第6家實現前裝定點量産),但後者卻是銷量平平。

數據顯示,今年1-2月,合創汽車累計新車交付僅爲1534輛;其中,V09僅交付378輛,而搭載探維科技激光雷達僅有頂配版本,售價高達43.88萬元。

這樣的風險,並非僅僅是針對剛剛進入量産周期的公司。對于已經實現規模化交付的公司,也是難題不斷。

實際上,作爲目前中國乃止全球市場的頭部汽車激光雷達公司,速騰聚創在最新發布的2023年度財報中也明確指出:「即使取得定點訂單,仍無法保證整車廠客戶將以任何特定數量或任何特定價格購買我們的産品及解決方案,我們依然面臨合約終止或推遲或無法履行的風險。」

2023年,速騰聚創實現營收11.2億元,同比大增111.32%;其中,來自ADAS應用的激光雷達産品銷售收入由2022年的1.60億元增至7.77億元,同比大增384.6% ,交付24.3萬台。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該公司已成功取得22家汽車整車廠及一級供應商的63款車型量産定點訂單,並爲12個品牌的24款車型實現SOP。

此外,速騰聚創還著重提及:來自我們客戶(其中許多客戶擁有強大的議價能力)的持續定價壓力可能導致收入和利潤率低于預期。

按照去年汽車業務毛利虧損4.58億元測算,速騰聚創向車企每銷售交付一台激光雷達,就要虧損1884.77元。

而進入2024年,車企的降本壓力繼續增大。尤其是對于高階智駕系統來說,激光雷達是僅次于域控制器的第二大硬件成本支出項。

“激光雷達,如果市場行情3000元一顆,我們可能只需要900元的成本。”這是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最新表態,也是對激光雷達公司的直接壓力。

事實上,「千元級」激光雷達也成爲今年的市場新熱點。要知道,一直以來,200美元甚至是100美元是車企對于激光雷達能否真正規模化上車的指標線。

就在4月16日,速騰聚創正式發布新一代中長距激光雷達MX,除了産品性能指標的大幅度提升,「低于200美元的價格」的對外喊話,更是掀起新一輪價格戰。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初該公司披露的公告中,這樣寫道:盡管我們用于ADAS的産品平均售價于業務紀錄期顯著減少,我們預期有關售價于未來不會大幅下跌。

而「低于200美元」的新一代中長距激光雷達MX,相比于目前正在大規模交付的M系列,是幾乎腰斬的價格(顯然,目前的降價並不符合企業原本的路線圖時間點)。

實際上,對于車企來說,這意味著有可能將現有車型全部切換至價格更低的産品。而之前與激光雷達公司的定點,也可能被提前終止。同時,産品的白熱化競爭,也帶來了巨大的持續研發投入壓力。

數據顯示,2023年速騰聚創的研發投入達到6.35億元,是2022年的一倍之多,占收入的比重達到56.7%。(以科創板爲例,2023年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中位數爲12.2%)

此外,車企和Tier1在純視覺感知方案上的技術叠代升級以及高速/城區NOA在車型配置上的占比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激光雷達的標配産生負面影響。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1-3月,中國市場乘用車(不含進出口)前裝標配激光雷達交付21.23萬顆,同比增長152.44%。相比而言,2023年前裝標配激光雷達交付57.09萬顆,同比增長341.19%。

這意味著,增速下滑、價格下行,對于主張價格戰的激光雷達公司來說,有可能出現收入規模增速放緩的風險,並進一步影響盈利能力。「我們處于淨虧損狀態,且未來這一狀態可能會繼續,」速騰聚創在2023年財報中再次強調。

0 阅读:15

高工智能汽車

簡介:專注智能汽車産業鏈的市場研究、媒體會議和投融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