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S宣布對莫斯科音樂廳恐襲負責,他們是真幹了還是在刷存在感?

燕趙節度使 2024-03-24 10:58:15

據美國CNN報道,“伊斯蘭國”(ISIS)宣稱對3月22日在莫斯科發生的音樂廳襲擊事件負責。他們是真的幹了還是在刷存在感?

我的判斷是,“伊斯蘭國”匪徒們是真的幹了這件事,同時也是在刷存在感,證明他們的存在和價值。

首先,這不是“伊斯蘭國”武裝第一次對俄羅斯下手,以報複幾年前俄羅斯與西方一起聯手打擊並最終清剿了“伊斯蘭國”在中東地區的大部分地盤。

“伊斯蘭國”與俄羅斯當局有仇。

第二,聲稱對某個恐怖襲擊事件負責,是要承擔之後遭到當事國家打擊報複後果的。而恐怖組織之間冒充責任、相互陷害的事件還很少發生,也很難發生。畢竟是誰幹的就是誰幹的。

第三,恐怖組織宣稱對襲擊事件負責,是要向他們的支持者或資助者報告結果。發生這些恐怖襲擊事件不是無緣無故的,付出的成本和需要承擔的後果都是巨大的。這次的行動如果讓幕後黑手滿意,就會繼續資助該組織進行活動。黑道也有黑道的生存之道。

恐怖襲擊事件之所以難以完全避免或阻止發生,恐怖組織之所以難以根除、屢打屢犯,就是因爲這個世界的複雜性。公開的暴力與非公開的暴力、官方的暴力與非官方的暴力總是相輔相成、互爲條件,這同樣也是世界的複雜性。

但是無論如何,恐怖組織與恐怖襲擊不可能成氣候,他們只能生存在地下和黑暗之中,就像蟑螂和老鼠一樣龌龊和醜陋的活著。

可以肯定,“伊斯蘭國”(ISIS)組織襲擊莫斯科音樂廳,將爲他們召來滅頂之災。俄羅斯當局在反恐方面從來都是非常堅決和無情的。

只是遺憾,這次襲擊事件,美國和西方情報機構已經提前曝光,並向俄羅斯當局進行了公開通報,但是仍然發生了。這也說明清除恐怖活動有多難,因爲世界太複雜。

3月22日晚上,莫斯科西北“克羅庫斯城”音樂廳正在舉辦音樂會,數百人參加。然而,就在音樂會舉行之時,災難發生了。

3名身著迷彩服的武裝人員,沖進音樂廳後投擲手榴彈或燃燒彈,引發火災。隨後,他們還對人群開槍掃射。現場極其混亂、血腥,簡直就是一場單方面屠殺。襲擊導致音樂廳燃起了熊熊大火,房頂幾近坍塌。

據俄羅斯官方統計,至少有70人死亡,上百人死傷,這個數字大概率還會進一步攀升。

這個事誰幹的?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對該起槍擊事件負責。該組織在其社交平台賬號上稱,組織的武裝分子在莫斯科襲擊了一處“基督徒集會”,造成數百人死傷,對當地造成巨大破壞,然後他們才“安全撤回基地”。

“伊斯蘭國”爲何要襲擊俄羅斯呢?從他們明面上的宣傳來看,他們針對的所謂的異教徒,即基督徒集會。這跟伊斯蘭國在歐洲各地發動恐怖襲擊,本質上並沒有什麽不同。

另一個原因,應該也是對俄羅斯的報複。

2011年,美國從伊拉克撤軍,“伊斯蘭國”開始急速壯大,控制了伊拉克、敘利亞的大批地盤。“伊斯蘭國”的崛起,威脅到幾乎所有地區國家和勢力的利益,也引來了包括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美國、俄羅斯在內的各國打擊。

相比于美國主要出動空軍進行空襲,殺傷力有限。俄羅斯向敘利亞派出了地面部隊,結合空軍、海軍對伊斯蘭國展開了圍剿。就在在俄烏戰爭進行之中,俄羅斯也沒有忘記打擊“伊斯蘭國”,時不時對敘利亞的“伊斯蘭國”展開軍事打擊行動。

2017年11月,伊朗總統魯哈尼宣布,“伊斯蘭國”已經被剿滅。但是,從這幾年的迹象來看,“伊斯蘭國”又有複蘇的迹象。

就在去年4月,俄羅斯還在本土擊斃了4名“伊斯蘭國”支持者,另外逮捕了2人。

這一事件也說明,“伊斯蘭國”早就已經滲透到了俄羅斯,並且隨時可能對俄羅斯采取襲擊行動。

其實,早在今年3月7日,美國駐俄大使館曾刊發預警公告,稱俄羅斯可能遭遇恐怖襲擊,要美國公民避免參加任何大型戶外集會,包括去音樂廳。

現在來看,美國的情報還是比較准確的。也許正是因爲美國發出了警告,恐怖分子把發動襲擊的時間推後了幾周。也不知是俄羅斯方面忽視了美國的警告,還是沒有追查到相關情報,悲劇依舊發生了。

俄羅斯發生的這次恐怖襲擊,也給我們提了個醒。“伊斯蘭國”不僅是俄羅斯的敵人,也是中國的敵人,更是全人類的公敵。中國也曾深受恐怖襲擊之害。雖然近幾年我們沒有發生恐怖襲擊,但是我們萬萬不能麻痹大意,要緊盯各種恐怖組織的動向,實時掌控相關情報,把一切可能的襲擊消滅在萌芽之前。

1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