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尼羅河畔的妖婦、尼羅河的花蛇,還是古埃及最後的榮光?

燊燊坔坔 2024-04-18 16:28:04
Cleopatra

克利奧帕特拉

既不妖豔,也並非王後,她卻被國人稱爲埃及豔後。

布萊茲·帕斯卡曾說:“若克利奧帕特拉的鼻子長一英寸,或短一英寸,或許世界就會改變”;

但丁、莎士比亞爭先恐後地將這位傳奇女人描述爲“曠世的性感妖婦”;

蕭伯納也將她稱爲:“一個任性而不專情的女性”;

所有人都在強調她的美貌性感,卻沒幾個人注意到她的力挽狂瀾。

克利奧帕特拉,皇權鬥爭中的勝利者,用盡一切手段維護埃及獨立自主的女法老。

01 敏而好學

公元前 69 年初,克利奧帕特拉出生于埃及皇室。

她是這個家庭的第二個女兒,父親是執政的托勒密十二世,母親不確定,一說是克利奧帕特拉五世·特裏菲娜,另一說是姐姐貝勒尼基四世。

托勒密十二世的雕塑

年幼的克利奧帕特拉生活中充滿了溫馨,她由母親親自照顧長大,只要得閑,父親總會來看望陪伴,而她的名字來自于家族的希臘傳統,意思是 “父親的榮耀”。

克利奧帕特拉不但擁有很多的愛還有很多很多的錢。很小的時候就有十多位專職照顧她的侍女和一個宮廷教師。寵物、玩具、珠寶、衣服……只要她想要,就會立刻出現在面前。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皇家孩子無憂無慮的童年非常短暫,克利奧帕特拉5歲時,開始學習那些有助于未來統治的知識。比如:科學、閱讀、寫作、語言。作爲未來的“法老”,她還必須了解宗教儀式,以便于承擔起“祭司”職責。多位古代學者作證,克利奧帕特拉至少掌握5門語言,分別是希臘語、拉丁語、希伯來語、亞拉姆語和埃及語。

克利奧帕特拉7歲時,已經開始協助母親處理一些簡單的宮廷事務。沒多久,在導師菲洛斯特拉圖斯的建議下,她被送到亞曆山大的 Mouseion學習。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Mouseion早期爲托勒密王朝的圖書館,後來成爲全埃及最優秀的學者的聚集地。就像進入高等學府一樣,克利奧帕特拉繼續學習,有疑問時與優秀學者探討,並且從那些見多識廣的學者口中聽說一些外國曆史和政治故事。 年少的女孩兒仿佛一塊海綿拼命的汲取知識,當時她從未傳出美貌之名,反而以博聞強識和熱愛科學聞名。

在她努力學習之際,埃及的政治環境日益惡化。

曾經是地中海地區霸主的托勒密王朝

托勒密王朝統治非洲東北部和尼羅河中下遊的時候,古羅馬人在意大利中部台伯河入海處迅速崛起,並且很快建立了國家。羅馬人能征慣戰,通過戰爭和外交手段控制了小亞細亞和地中海東邊沿岸,趁著托勒密王朝內亂操控埃及內政,建立了一個橫跨非洲、歐洲、亞洲,稱霸地中海的“超級”大國。

羅馬共和國正值盛年,托勒密王朝卻已行將就木。國土面積較建國之初縮水不少,國力羸弱,王室內部矛盾重重,官吏的腐敗令人民苦不堪言。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因爲埃及特殊地理位置,羅馬早就想將這塊肥肉吞吃入腹。爲了保住埃及的獨立性,托勒密十二世將大量財物送給羅馬統治者,並且花費巨資賄賂羅馬重臣。他的行爲不過讓托勒密王朝苟延殘喘,卻讓埃及糟糕的國內經濟雪上加霜。

一個國家日落西山,另一個則旭日東升,埃及的命運早已經注定。但托勒密一代又一代的統治者們一邊借羅馬的力量,壓倒競爭對手,一邊努力爲末代王朝續命,這就是克利奧帕特拉年幼歲月中發生的事情。

02禍起蕭牆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借賈探春的口說道:“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裏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托勒密之敗,將脖子遞到羅馬人刀口上的,自然也是王室自己人。

貝勒尼基四世

公元前80年,托勒密十一世殺了他的共治者兼繼母貝勒尼基三世之後,暴怒的人民殺了他,然後僅剩的王室血脈托勒密十二世繼位。

但在此之前,十一世曾在遺囑中寫明,要把王國贈與羅馬共和國,因此托勒密十二世登基似乎並不合法。當時羅馬正在地中海區域打仗,騰不出手擴張,卻爲之後出兵埋下伏筆。

托勒密十二世

因爲“得位不正”,托勒密十二世曾幾次送錢財給羅馬統治者,用賄賂的方式讓羅馬人承認他是合法的王位繼承者。對內征收重稅,對外唯唯諾諾,人民反抗托勒密十二世的統治,他的女兒貝勒尼基四世被擁立爲女王,十二世本人則帶著女兒克利奧帕特拉逃往羅馬尋求庇護。

到了羅馬之後,托勒密十二世請求羅馬長老院幫他奪回王位。他許出大筆錢財,羅馬將軍奧盧斯·加比尼烏斯攻入埃及,將托勒密十二世送回王座。重新奪回權柄的王先把背叛的女兒貝勒尼基四世以及她的黨羽全部處死,然後拉著忠誠的女兒克利奧帕特拉共治天下。

恺撒時期的羅馬疆域圖

從那一天起,十二世就一直統治著埃及,直到公元前51年過世。他引狼入室,將羅馬人帶進埃及,此前跟著奧盧斯·加比尼烏斯進入埃及的2,000多名羅馬士兵和傭兵留在了亞曆山大港,他們被稱爲加比尼亞人。爲了還債,十二世將財政大權交到了羅馬人手中,埃及人民交納的賦稅流向羅馬共和國。

托勒密十二世臨死前立下遺囑,女兒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和兒子托勒密十三世一同繼承王國,羅馬人成爲遺囑的執行者。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與父親共治期間,克利奧帕特拉不過是個吉祥物,但她並不沮喪,而是努力汲取統治經驗。當她登上法老之位的時候,面對的是經濟嚴重衰退的埃及。饑荒、沉重的債務壓在肩頭,克利奧帕特拉決心大刀闊斧改革,一掃多年沉疴。

然而,克利奧帕特拉並不是唯一一個渴望單獨統治埃及的人,她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在宮廷顧問的鼓勵下將克利奧帕特拉逐出宮廷,並且宣布自己是唯一的統治者。

托勒密十三世

克利奧帕特拉孤身一人來到現今的敘利亞一帶,憤怒的女法老在那裏招募軍隊,准備以武力奪回屬于自己的王位。

正當此時,羅馬內部權力鬥爭,蓋烏斯·尤利烏斯·恺撒追擊龐培到了埃及,克利奧帕特拉抓住機會,穿越弟弟軍隊的防線,來到恺撒的駐地。

03 權力遊戲

希臘曆史學家卡西烏斯·迪奧描述了克利奧帕特拉如何實現她的使命:

“她是個絕色女人,正值青春年華,她懂得如何引人注目,並且善用迷人的聲音,讓自己討人喜歡……她以最莊嚴且最令人憐憫的妝容妝點容顔,爲了不引起他人的注意,將自己裹進了一條毯子中。她的仆人阿波羅多洛斯用繩子把毯子綁起來,帶到室內交給恺撒……”

《克利奧帕特拉與凱撒》,傑洛姆

恺撒被戲劇性的一幕驚呆了,這位年長的權威者呆呆地看著毯子中滾出來一位妙齡女郎,她的鬓發散亂,幽怨地看著他,眼裏好像含著秋水。恺撒似乎立刻就被克利奧帕特拉迷住了,他們交談幾次之後,就做出讓克利奧帕特拉七世重返王位的決定。

蓋烏斯·尤裏烏斯·恺撒

得知消息的托勒密十三世震怒,他將王冠扔在地上,沖出房間,宣布他的姐姐是埃及的叛徒。然後帶著妹妹阿爾西諾包圍恺撒居住的宮殿,與忠于克利奧帕特拉的軍隊和追隨恺撒出征的羅馬軍隊戰鬥到了一起。

這場大戰中,亞曆山大城遭受嚴重損壞,亞曆山大圖書館也被燒毀。

情勢看似凶險,但恺撒的大軍就集結在敘利亞,羅馬援軍抵達後,克利奧帕特拉取得最終勝利。據說,托勒密十三世在試圖穿越尼羅河時溺水身亡,但這船是自己翻得還是被人鑿穿直到今天都是一個謎。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歡迎恺撒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身披努格白,戴上法老王冠端坐在王座上,身邊坐著年僅12歲的幼弟托勒密十四世,他是新的共治者,將與克利奧帕特拉共享權勢。但女法老並沒有給身邊人一個眼神,她微笑著看向自己的臣民,手無意識地輕撫過自己依然平坦的小腹,那裏已經有了一顆種子,這是恺撒的孩子,這個孩子足以保障她成爲埃及無可爭議的法老。

托勒密十四世

公元前 47 年 6 月,克利奧帕特拉生下一個兒子——托勒密·恺撒。他被稱爲恺撒裏昂或者“小恺撒”,盡管這個孩子從未得到過父親的正式承認。

04 愛情幾何

公元前44年3月15日,羅馬龐培教廷舉行的長老院會議上,恺撒被長老們捅了23刀。

蓋烏斯·尤利烏斯·恺撒,恺撒大帝就這樣孤零零地躺在台階上死去,雙眼圓瞪,鮮血流淌。

恺撒之死

恺撒出生于公元前100年,一生南征北戰,闖出赫赫威名。公元前60年,恺撒與龐培、克拉蘇秘密結成前三頭同盟。但隨著另外兩人的死去,恺撒集大權于一身,在羅馬實行獨裁統治。

因爲害怕恺撒加冕爲羅馬國王,削弱長老院的權柄,長老會中60余人參與這場謀殺。一群人圍在恺撒身邊,看著他咽下最後一口氣,然後他們整理衣服穿過城市,向羅馬民衆高喊:“羅馬人民,我們再次自由了!”整個城市寂靜無聲,所有人都躲在家中,一言不發。

恺撒之死

得到消息的克利奧帕特拉卻渾身冰冷。

公元前 46 年末,她與托勒密十四世一起訪問羅馬,恺撒安排她住在恺撒花園內的別墅中。

恺撒授予克利奧帕特拉和托勒密十四世 “羅馬人民的朋友和盟友”,名爲朋友,實際上埃及已經變爲羅馬的附庸國。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可克利奧帕特拉的野心不止于此,恺撒前後結過3次婚,膝下卻只有1女茱莉亞·恺撒,也就是說恺撒裏昂是他唯一的兒子。現在,年長的情人死了,克利奧帕特拉那點微薄的悲傷被更加強烈的野望擊敗,暗地裏做起繼承羅馬的美夢。

羅馬人身體做出友好的姿態,心裏卻是憤怒至極。恺撒·裏昂,一個來自埃及的孱弱外鄉人,竟然還想“統治”文明強大的羅馬?這種想法著實令人無法容忍。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克利奧帕特拉掏出錢來收買權貴,希望他們能在繼承人的問題上爲兒子說話。但隨著時間流逝,心頭那點微弱的火苗越來越孱弱。四月中旬,凱撒的遺囑曝光,指定侄孫屋大維爲主要繼承人。

大失所望的女法老幹脆利落返回埃及,幾個月後,托勒密十四世死于烏頭毒素,克利奧帕特拉3歲的兒子恺撒·裏昂成爲新的共治者。

05 蒲柳韌如絲

中國封建社會,皇權父子傳承,"我可以給你,但你不能搶。" 而在古埃及的社會制度中,卻存在另一種傳承方式:父子共治。

這種方式有一些好處,例如傳承有序,上一代君主手把手教導繼任者,並且用自己的威信幫助兒子鞏固下一任君主的地位,可以順順利利將皇位傳到自己的想要繼承人手中。

克利奧帕特拉和她的兒子凱撒裏昂的浮雕,埃及丹德拉神廟,公元前一世紀

但父子共治一樣存在弊端,長期的父子共治,一定會帶來權力和利益方面的爭奪,當父子之間産生矛盾,年邁的獅王與年輕的繼任者之間,必然會引起爭鬥。

古埃及法老迎娶母親或者姐妹爲妻的習俗主要是爲了維持王室血統的純淨與鞏固家族內部權力,他們相信法老的神性可以通過純正的王室血統傳承下來。但托勒密王朝的情況比較特殊,統治者來自希臘,原本不該繼承這等“陋俗”。

克利奧帕特拉和她的宮廷,佛蘭德斯挂毯,16 世紀

故而當托勒密二世與他的姐姐阿爾西諾二世結婚之時,詩人忒奧克裏特斯爲這段婚姻辯護,將其與衆神之主宙斯和他姐姐赫拉的婚姻進行比較。這段婚姻提供了新的模式:兄妹共治、父女共治,一樣爲了維護王位傳承。父親手把手教導女兒,然後將她嫁給兒子,最終達到權力平衡。

一個即將成年的兄弟和3歲的親生子,克利奧帕特拉根本不需要考慮,幹掉弟弟,扶持兒子上位。

印有托勒密十四世頭像的錢幣

當她忙于鞏固王權的時候,羅馬勢力重新洗牌,恺撒的養子屋大維和忠誠屬下馬克·安東尼、馬爾庫斯·埃米利烏斯·雷必達在博洛尼亞公開結成政治同盟,史稱後三頭同盟。

權力鬥爭從不罕見,雷必達的權柄很快被另外兩人奪走,屋大維和安東尼重新劃分勢力範圍。屋大維統治西部,安東尼統治東部,雷必達只獲得西班牙行省和阿非利加行省的統治權。

馬克·安東尼

爲了撲滅朱迪亞的暴亂和征服安息,安東尼將目光投向了富饒的尼羅河三角洲,他從羅馬遠道而來,打算“說服”克利奧帕特拉爲自己的軍事活動提供軍饷。

孱弱的埃及已經經不起更多折騰,爲了給自己找個靠山,克利奧帕特拉再度出山,美人計雖然俗氣,但是管用。

06“愛情”故事

公元前41年夏天,安東尼寫了幾封信召喚克利奧帕特拉。

這不是他們第一次見面,早在幾年前的羅馬,安東尼就見過這位漂亮的女法老,並對她的美貌和談吐留下深刻印象。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曆史學家迪奧在《羅馬曆史》中寫道:“正如我們所知,她的美貌本身並不是無與倫比的,也不足以讓看到她的人震驚。但與她交談時你卻能感受到一種不可抗拒的魅力……她的聲音很甜美,她的舌頭就像多弦樂器,可以隨時轉向她喜歡的任何語言……”

女法老再次使用了她最擅長的戲劇風格:美麗的女人乘坐在一艘飾有紫色帆,用銀制槳劃動的金色駁船上。克利奧帕特拉被侍女打扮成愛情女神阿佛洛狄忒的樣子,懶洋洋坐在鍍金的華蓋下。漂亮的女仆都打扮成海中仙女的樣子,有的掌舵,有的操縱繩索,而法老身邊圍著幾個年輕的男孩兒,他們打扮成丘比特模樣,爲她打扇。

安東尼與克利奧帕特拉的會面,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繪,1885

安東尼還未見到女人雪白的軀體上,已經聞到一股淡淡幽香,那是尼羅河上的睡蓮,又仿佛開羅濃豔的玫瑰。

希臘作家兼哲學家普魯塔克寫道:“恺撒在她還是個小女孩,對事物沒有經驗的時候就認識了她。但現在她去拜訪安東尼,正是在女人擁有最燦爛美麗的時候。”

克利奧帕特拉的勝利,威廉·埃蒂繪制,1821

一瞬間,安東尼就被奪去了魂魄,像個18歲的年輕人一樣爲心中的女神癡狂。克利奧帕特拉並沒有愚蠢地匍匐在安東尼的腳下,那未免太過輕賤。阿佛洛狄忒是掌管愛欲的女神,她要的是掌握,而不是臣服。

她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歡迎宴會,客人們打扮成奧林匹斯衆神參加晚宴。克利奧帕特拉端著一杯美酒走到安東尼身旁,灑脫又高貴的樣子徹底征服了來自羅馬的強權者。她可不會伏在男人膝頭懇求,克利奧帕特拉與安東尼爭論、吵架,迷得安東尼丟下原本的侍妾們跟隨女法老來到亞曆山大港,住進皇宮,沉醉于美人美酒之中。

《克利奧帕特拉的宴會》,喬瓦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羅,1744

這樣的日子約莫過了1年,安東尼因爲備戰離開埃及,不久之後,即公元前 40 年,克利奧帕特拉生下了一對雙胞胎:亞曆山大·赫利俄斯和克利奧帕特拉·塞勒涅。

迫于政治壓力,安東尼回到羅馬後不久就與屋大維的妹妹奧克塔維亞結婚,重新鞏固三頭聯盟。克利奧帕特拉對此不以爲意,她借著安東尼的勢頭抓緊時間清除異己,砍了一直威脅統治的妹妹阿爾西諾的腦袋,並改善賦稅,征召奴隸,野心勃勃想要收回前托勒密領土。

馬克·安東尼的羅馬大理石半身像,公元一世紀末

3年後,安東尼與屋大維鬧翻,他讓已經懷孕的妻子自己返回羅馬,而他自己則在安條克,靜候克利奧帕特拉的到來。

克利奧帕特拉帶著3歲的雙胞胎一起來到安條克,兩個孩子一見面就親熱的投入安東尼的懷中,讓他頓然升起爲父的慈愛之心。安東尼牽著克利奧帕特拉的手,將自己征服東方的宏偉計劃和盤托出。爲了讓女法老心甘情願掏出軍饷,安東尼幹脆將前托勒密領土,包括幾乎整個腓尼基,也就是現在的黎巴嫩都交給了女法老,甚至還附贈了巴勒斯坦耶利哥周圍地區。

波特蘭花瓶上可能描繪的是馬克·安東尼被克利奧帕特拉引誘,安東尼的祖先安東則在一旁觀看,愛神在上方飛翔

公元前 37 年,克利奧帕特拉和凱撒·裏昂加冕爲埃及和塞浦路斯的共同統治者,然後又爲安東尼生下一個兒子托勒密·費拉德爾弗斯。

公元前34年秋天,安東尼志得意滿地回到亞曆山大,他與克利奧帕特拉在亞曆山大舉辦了一場模仿羅馬勝利的閱兵式。

克利奧帕特拉與安東尼

馬克·安東尼打扮成狄俄尼索斯,穿著金色刺繡長袍和高筒希臘靴子,乘坐戰車進入城市。而克利奧帕特拉則打扮成伊西斯,穿著女神的全套服飾,流蘇邊緣一直延伸到腳踝,頭上也戴上了傳統的三重王冠。

克利奧帕特拉宣布:“我與我的兒子凱撒裏昂是萬王之王,是萬王後。”這個活動被後世人稱爲:“亞曆山大捐贈”(Donations of Alexandria)。

克利奧帕特拉與安東尼

如果整個故事停留在這裏,安東尼拿的是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劇本,克利奧帕特拉與安東尼的愛情故事必然會千古傳誦,只可惜,這是個政治故事,接下來,權力鬥爭會將所有人吞噬。

07 亞克興海戰

公元前34年,三頭同盟解散。

既然雙方已經撕破臉皮,安東尼幹脆將政治聯姻對象奧克塔維亞休棄,徹底投入克利奧帕特拉懷抱。安東尼與屋大維持續多年假惺惺的夥伴關系和友誼都結束了。

安東尼宣布恺撒·裏昂爲恺撒的真正繼承人,屋大維則是一個竊取恺撒遺留下政治資本的竊賊。

蓋維斯·屋大維·奧古斯都

而屋大維則告訴羅馬人民,安東尼將羅馬寶貴的土地和財産交給了尼羅河畔的妖婦,他早已經背棄了羅馬人民。

哪有那麽多的正義,一切不過是源自對權力的貪婪。安東尼與屋大維,誰能幹掉對方,誰就能獨享權柄。

亞克興海戰

屋大維向安東尼與克利奧帕特拉宣戰,但安東尼並不慌張,因爲克利奧帕特拉提供了200艘戰艦,加上他自己的軍隊,這是一支非常強橫的武裝。而且他們已經得到各盟國國王的口頭承諾,會派遣艦隊協助作戰。兩人志得意滿,打算一舉拿下羅馬統治權,卻沒想到豪橫的軍隊中藏著一個軟肋。

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擁有比屋大維更大的艦隊,但他們的船只和船員卻沒有多少作戰能力。

克利奧帕特拉與安東尼

埃及提供的大部分船只由商船改造,船員們以奴隸爲主,吃不飽穿不暖,在奴隸主鞭子下討生活。沒幾個具有專業水手素養,更別提海上作戰的能力。

屋大維卻擁有一支受過專業訓練的艦隊,所有士兵都來自于傳統羅馬地區,大部分是平民,都是爲了贏得軍饷獲得戰利品而投入軍隊,具有強烈的“進取心”。

幾場海戰後,埃及艦隊被打得連連敗退。當真正直面可能到來的敗退的時候,安東尼與克利奧帕特拉必須直面自己的內心,什麽才是最重要的。

亞克興海戰

安東尼渴望勝利,他必須用這場勝利來證明自己是羅馬最棒的軍事統帥,也是未來羅馬共和國的主宰。他打算放棄海上沖突撤退到陸地,畢竟他的軍隊更擅長陸戰。

但在克利奧帕特拉心中,保衛埃及才是重中之重。她希望能夠在海上結束對抗,以免將戰火引至埃及的土地。

托勒密王朝的士兵

安東尼麾下的將領苦勸他轉移戰場,但克利奧帕特拉卻敦促安東尼在海上對抗,讓屋大維的艦隊遠離埃及。當羅馬人發現,自己的勸谏不如克利奧帕特拉的一句枕邊風時,原本屬于安東尼陣營中的人開始叛逃:“他已經不再是英明睿智的安東尼,尼羅河的花蛇腐蝕了他的心智。”

本就落了下風,還衆叛親離,亞克興海戰的結果顯而易見。

亞克興海戰

屋大維消滅了安東尼絕大部分軍事力量,包括410艘來自東地中海世界的精良戰船,以及更多原本按計劃要留守希臘的陸軍部隊。隨後,大批軍官、軍隊和盟國國王倒向屋大維一邊,安東尼與克利奧帕特拉陷入孤立無援之境。

本來一對恩愛“夫妻”,如今走到了盡頭,安東尼前往昔蘭尼募集軍隊,克利奧帕特拉則准備與屋大維談判。她最後的條件是:自己離開埃及,王位由恺撒·裏昂繼承。埃及願意奉上大筆金錢,只求保住埃及的獨立主權。

克利奧帕特拉對死刑犯測試毒藥,亞曆山大·卡巴內爾繪制,1887

屋大維根本沒打算與克利奧帕特拉“和解“,他一邊虛以委蛇,一邊集結軍隊,並于公元前 30 年春天入侵埃及。

08 無花果與蛇

安東尼拉出一支軍隊與屋大維對抗。但牆倒衆人推,曾經的盟友們現在變成了一把把尖刀,令他腹背受敵。

公元前30年8月1日,安東尼的海軍艦隊向屋大維投降,隨後騎兵也投降了,能征慣戰的將領走到了窮途末路。

克利奧帕特拉與安東尼

克利奧帕特拉帶著侍從躲在早就修建好的墳墓裏,她命人向安東尼傳出消息:“我將在屬于自己的陵墓中沉眠。”

這是個假消息,死了一切就結束了,活著或許能有新的希望。

安東尼聽到消息時,面色如土。他用手蒙在自己的雙眼上悲傷地道:“哦,克利奧帕特拉,我並不因爲失去你而感到難過,因爲我會立即加入。但令我感到悲痛的是,像我這樣偉大的指揮官,在勇氣上卻不如一個女人。”

安東尼之死

安東尼狠狠將手中的長劍刺向自己的腹部,他曾是羅馬的榮耀,卻被迫在53歲時結束自己的性命,不甘心嗎?成王敗寇,也沒甚好說。

屋大維命人將奄奄一息的安東尼帶進克利奧帕特拉的墓室,安東尼看著完好無損的情人,又驚又怒,轉眼卻滿臉淒涼。他一言不發,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安東尼之死

克利奧帕特拉和她的三個孩子被屋大維關進了宮殿,聽說馬上會與屋大維會面,她努力咬了咬蒼白的唇,讓血色在唇間綻開。

克利奧帕特拉鎮定心神,蓮步款款走向屋大維,她面容憔悴,神色淒婉。女法老心頭一震,努力讓自己美好的頸項看上去更加柔和一些。然而面前這個身材魁梧的男人面色如常,眼中平靜無波,仿佛一個入定的老僧一般。克利奧帕特拉明白,這是一位冷酷的政客,自己最後的武器已經失效,她收起柔媚低下的姿態,雙肩肌肉緊繃。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我會讓你活著。”屋大維淡淡地道。

克利奧帕特拉攏了攏散亂的頭發,收起了面上的淒婉:“我絕不會被引導去取得勝利。”她直言不諱地回答。

屋大維淡淡一笑:“三天內,你和你的孩子將會搬到羅馬居住。”他說完這句話,似乎完全喪失了繼續說下去的興趣,幹脆利落地轉身離開。

“我是埃及的法老,絕不會在羅馬凱旋式上被遊行。”克利奧帕特拉挺起胸膛,面向著那個消失的背影方向喃喃道。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之死

回到監禁的神廟中,克利奧帕特拉從她忠心耿耿的仆人那裏拿到了一籃無花果,果籃下藏著條眼鏡王蛇。她沒有遲疑,抓起那條劇毒的蛇放在自己的胳膊上,任由尖利的蛇牙將毒液注射入體內。

屋大維得知消息派出士兵闖入神廟,他們在那裏發現克利奧帕特拉的屍體,她的兩個侍從查米翁和伊拉斯也中了蛇毒,瀕臨死亡。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之死

查米翁將克利奧帕特拉頭上的王冠擺正,然後倒在了女王身邊。

隨著克利奧帕特拉的死亡,埃及徹底失去主權,成爲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被送到上埃及的恺撒裏昂18天後被勒死,安東尼與克利奧帕特拉所生的三個孩子戴著沉重的“金鏈子”在羅馬街道上遊行。那時雙胞胎10歲,最小的弟弟只有4歲。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3個孩子後來被交給了安東尼的前妻奧克塔維亞照顧,但幾年後,兩個男孩兒消失得無影無蹤,只有女兒克利奧帕特拉·塞勒涅在史書中留下記載。長大之後,她被嫁給了毛裏塔尼亞國王朱巴二世,至少生下1個孩子。

克利奧帕特拉是埃及最後一位法老,作爲一個女人,她實際上單獨統治了埃及數十年。

克利奧帕特拉證明女人不需要兄弟一起承擔“王權”,自己一個人就能統治整個王國,而且做的並不比男人差勁。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最可能的肖像畫,紅發,王冠,戴著鑲滿珍珠的發夾

在屋大維眼中,克利奧帕特拉根本不是什麽絕色美人,她是個陰險惡毒,狡猾如狐的對手。但凡有一條縫隙,她就能撬開一個口子。對于這樣的敵人,要麽殺掉,要麽關在眼皮子底下。爲了穩定埃及局勢,並且羞辱曾經的對手,他本想將克利奧帕特拉帶回羅馬遊街示衆,然後再關起來。他也沒想到,爲了不受淩辱,克利奧帕特拉如此決絕。

免稅文書,上面有克利奧帕特拉的簽名

屋大維從心底瞧不起女人,對曾經的對手嗤之以鼻。“不就是個以色侍人的女人嗎?” 史書由勝利者書寫,在屋大維的統治下,無數與克利奧帕特拉統治相關的曆史文獻消失了,描繪女王的藝術品、雕塑和雕像也被毀壞,關于她統治時期的文獻幾乎沒有留存。

人們不知道克利奧帕特拉非常聰明,並受過良好教育,寫過科學書籍,並在數學、化學和哲學領域都有所成就;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人們也不知道,克利奧帕特拉一次又一次獻身,從來不爲愛情,只是艱難地在王朝末期爲國家續命;

人們並不在乎,克利奧帕特拉深受埃及人民的喜愛,在她的統治時期,埃及是地中海地區最富有的國家,也是最後一個被羅馬帝國吞並的國家……

許多年後,埃及變成了羅馬的一個行省,並且成爲羅馬帝國的糧倉

被镌刻在曆史上的文字寫著:這是一位來自東方的權力欲極度膨脹的女王,作爲危險的誘惑者,利用性來迷惑有權有勢的男人賦予她權力。

羅馬曆史學家將克利奧帕特拉描繪成一個妓女,用美豔的外貌迷惑當權者,用雪白的肉體征服男人。她會東方的巫術與魔法,讓兩個傑出的羅馬人墮落,並且占據了本不屬于她的土地。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根據現代技術還原,克利奧帕特拉是一位小巧玲珑,身材豐滿的女人,她的眼睛是杏仁形的,鷹鈎鼻是她面上最明顯的特征,臉頰豐滿,下巴很小,顯然,克利奧帕特拉的魅力與外表無關。恺撒和安東尼見過的美人無數,好色之徒不會僅僅因爲性而愛上克利奧帕特拉,她的魅力來源于睿智的大腦。

古典畫家們則將克利奧帕特拉畫成一個因安東尼的死而悲恸自絕的女人,隨著時間流逝,她身上的衣衫越來越少,毒蛇咬的部位也從胳膊變成了赤裸的胸膛。

龐貝城一幅羅馬繪畫,很可能描繪了克利奧帕特拉戴著王冠並服毒自殺,凱撒裏昂站在她身後,公元 1 世紀初

莎士比亞的《安東尼與克利奧帕特拉》將兩人塑造成爲悲劇愛情的主角,將他們身上的政治性徹底抹殺。

但愛情根本無法克利奧帕特拉的複雜人生。她從來不是什麽道德家眼中的“好女人”,卻也不是後世藝術家筆下的蕩婦,克利奧帕特拉與恺撒和安東尼一樣是政治家。發現形勢比人強之際,克利奧帕特拉用女人最強大的武器,通過征服男人來征服世界。

克利奧帕特拉的大理石雕像,右上臂刻有她的漩渦花飾,戴著帶有三重烏拉烏斯的王冠

至于愛,她或許仰慕過強悍的恺撒,或許沉迷于安東尼的柔情,但她最愛的永遠是權力,永遠是她的祖國——埃及。

承認女人對權力的渴望,對國家熱愛真的那麽可恥嗎?爲什麽一定要爲這個故事籠罩上一層名爲愛情的薄紗?

以上就是被醜化的埃及最後一位女法老,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故事。

1 阅读:869